诗经《氓》。
意思为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叶子新鲜润泽,比喻生活美好的时期。
《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借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及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这是一首短短的夹杂抒情的叙事,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全诗六章,每章十句,但并不像《诗经》另外各篇采用复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运发展的顺序,自然地描绘抒写。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注:复沓:又叫复唱,指句子跟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是诗歌或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可以起到突出思想,加重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及提醒读者的效果。
一、《氓》诗中的比兴手法:
1、第三章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是起兴,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写桑叶鲜嫩,告戒斑鸠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女子不要与男子沉迷与爱请形成对照,诗意相连。
2、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是起兴,比喻弃妇面容憔悴与被弃的痛苦。写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由“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3、第六章的“淇则有岸,湿则有泮”是“反衬男子变化无常”,这一句可作为以下四句的起兴。从比这个角度分析,他本身具备反喻(本体不具备喻体的特点),强喻(本体的特点在程度上超出喻体)的特点。比喻氓的变心是无边无际不可捉摸的。
二、比兴手法的作用:
1、、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2、用桑叶由嫩绿到枯黄来喻人的逐渐衰老,人的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3、如果我们将“桑”与“淇”的诗句整和,就会发现诗中所选取的兴象都是主人公日常生活中常见景物,取身边景物作比兴材料,这正是我们后代作品中常用的即景比兴。这些对于塑造形象,突出主题,加强诗的思想意义,都起了积极作用。
4、比兴手法的运用,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可以这样说,虽是春秋作品,但是诗中的比兴手法还是高度成熟的,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扩展资料:
原诗(节选):
《氓》先秦:佚名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释义:
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穷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
赏析:
由于诗人感情的强烈,对所爱者或所憎者,虽不在面前,但觉得如在面前,向他陈诉或斥责,这就是呼告的特征。它在抒情诗中用得最普遍。《氓》诗第三章诗人叙述她的被弃,心情愤激,把个人的命运和当时一般女子的命运联系起来,仿佛有一群青年女子在她面前,她把自己的痛苦告诉她们。
在恋爱过程中,要警惕男子将来会变心,自己将难摆脱祸害:“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释义: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这几句呼告,唱出了对男女不平等社会现象的强烈悲愤。第六章又转为呼告的形式,“及尔偕老,老使我怨(释义: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这时好像氓站在面前,斥责他的誓言是个欺骗。接着以少时两情融洽,言笑宴宴,信誓旦旦的情景,反衬氓今日的负心。
悲愤之情,又达到了高潮。最后又高呼“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释义:哪料反目竞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如果这里不用呼告手法向氓发出斥责,是不足以解恨的。
这首诗音调铿锵自然,富有真情实感。诗中用了不少“蚩蚩”、“涟涟”、“汤汤”、“晏晏”、“旦旦”等叠字形容词,它们不但起了摹声绘貌的作用,且加强了诗的音乐性。《诗经》民歌的章法,多半是叠章复唱的。由于《氓》诗作者感情复杂,叙事曲折,故分章而不复唱,这在《国风》民歌中是少见的。
以上就是关于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翻译全部的内容,包括: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翻译、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以士耽。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