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包姓源于风姓包氏,出自中国三皇五帝之首包羲字伏羲号黄熊谥太昊后裔。现代考古相继发掘出甘肃秦安大地湾大帝里文化遗址;河南舞阳贾湖文化遗址;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遗址;使包羲及其后裔史料得以证实,其中在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发现蒙国豕韦圣物包羲太昊日月图腾。
2、包姓出自春秋时楚国大夫上将军包胥的后裔,申包胥的后人,在周敬王十四年即开始以包字为姓氏,该支包氏自此开始,汉朝时成为汉族包氏,史称汉族包氏正宗。
3、源于包姓孛儿只斤(包尔炽君)氏族。满族包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康熙帝平定蒙古察哈尔后,把察哈尔蒙古贵族包姓分配满蒙各部为奴,形成满族包姓。
扩展资料
包姓名人:
1、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嘉_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
2、包玉刚(1918年11月10日-1991年9月23日),名起然,浙江宁波人。华人世界船王。1976年被英国女王授予爵士,比利时国王、巴拿马总统及日本天皇授于勋章、奖章。1991年9月23日病逝香港。
3、包式先(1915—2003),男, 国家一级演员。工丑角。1915年10月30日出生于北京。天津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包姓
当代包姓的人口已达65万,为全国第一百八十一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52%。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包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下降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广西,这三省区大约占包姓总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甘肃、辽宁、湖北、四川、重庆、上海,这六省市的包姓又集中了27%。江苏和浙江各居住了包姓总人口的15%,并列为包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桂渝川和东北两块次聚集地的包姓分布局面。
包姓没有与其他姓氏是世仇。
包姓,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同源流姓氏,按:《姓氏寻源》卷十四"《路史》云:包牺氏后有包氏。包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2015年)上名列第一百八十四位。
《百家姓》是一部关于汉字姓氏的作品。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包是姓氏,包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同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2015年)上名列第一百八十四位,蒙古族包姓人口约380万人。包姓出自春秋时楚国大夫上将军的后人,在周敬王十四年即开始以包字为姓氏,该支包氏自此开始。
中华古姓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所谓“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规则。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的根源。大量古代文献佐证了这一观点。
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
以上就是关于百家姓中“包”姓氏的起源全部的内容,包括:百家姓中“包”姓氏的起源、包姓的现状、包姓和什么姓是世仇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