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施”字的古诗有哪些

中越边界2023-05-01  17

1、《葛覃》

先秦:佚名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译文:葛藤是如此绵长啊蔓延在山间的谷中,那繁茂的叶子一片青青。山谷间飞起美丽的黄莺,它轻轻地降落在灌木林丛,婉转的鸣叫声这般动听。葛藤是如此绵长啊蔓延在山间的谷中,成熟的叶子繁茂葱葱。

把它割回来煮在锅中,细布和粗布随意织成,穿着它真是其乐无穷。我虚心请教我的老师,老师教给我为妇的技艺。教给我用灰水清除内衣的油腻,教我用清水洗濯弄脏的外衣。该洗不洗的能打点清楚,洗完回家探望父母。

2、《兔罝》

先秦:佚名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免罝,施于中林。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译文: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打桩声声碎。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护卫。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就在叉路口。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帮手!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就在林深处。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心腹!

3、《硕人》

先秦:佚名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译文:好个修美的女郎,麻纱罩衫锦绣裳。她是齐侯的女儿,她是卫侯的新娘,她是太子的阿妹,她是邢侯的小姨,谭公又是她姊丈。手像春荑好柔嫩,肤如凝脂多白润,颈似蝤蛴真优美,齿若瓠子最齐整。额角丰满眉细长,嫣然一笑动人心,秋波一转摄人魂。

好个高挑的女郎,车歇郊野农田旁。看那四马多雄健,红绸系在马嚼上,华车徐驶往朝堂。诸位大夫早退朝,今朝莫太劳君王。黄河之水白茫茫,北流入海浩荡荡。下水鱼网哗哗动,戏水鱼儿刷刷响,两岸芦苇长又长。陪嫁姑娘身材高,随从男士貌堂堂!

4、《子夜吴歌·夏歌》

唐代: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译文: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5、《观游鱼》

唐代: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译文:闲下来围着水池看着水里的鱼自由地游动,正好遇到小童摆弄钓鱼船。一样地喜欢鱼但是心态却不一样,我来喂食你却来垂钓。

1 在古汉语中,哪些词表示被贬职,哪些词表示

一)左迁 [ zuǒ qiān ] 1)降官,贬职。

①南朝 梁 沉约 《立左降诏》:“是故减秩居官,前代通则;贬职左迁,往朝继轨。”(意思:所以说削减官职,是前代的通行法则,贬职降级,是继承以往朝代的做法。)

② 唐 柳宗元 《送李渭赴京师序》:“过洞庭 ,上湘江 ,非有罪左迁者罕至。” (经过洞庭,再上湘江,不是有罪责而被贬职的人很少。)

2)向东部迁徙。 二)贬谪 [ biǎn zhé ] 古代官吏因过失或犯罪而被降职或流放。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赞成》:“﹝ 郑虔 ﹞由是贬谪十馀年,方从调选,授广文馆博士。”(意思:郑虔因此被贬谪十多年,才又被调选,授予广文馆博士之职。)

三)贬黜 [ biǎn chù ] 降职或免去官爵。 《汉书·韦玄成传》:“有司劾奏,等辈数人皆削爵为 关内侯 。

玄成 自伤贬黜父爵,叹曰:‘吾何面目以奉祭祀!’”(意思:部门官员向皇上弹劾,很多人都削爵降为关内侯,玄成悲伤自己把父亲的爵位给降了,悲叹道:“我还有什么面目去祭祀先祖呀!)

扩展资料:

贬职的反义词: 一)荣升 [ róng shēng ] 指人升迁(多用于称颂)。 二)升迁 [ shēng qiān ] 调离原工作,另任比原职高的职位。

三)擢升 [ zhuó shēng ] 指官职提升。 四)晋升 [ jìn shēng ] 提高(职位、级别):~中将。

~一级工资。 五)高升 [ gāo shēng ] 职务由低向高提升:步步~。

六)升擢 [ shēng zhuó ] 提升;擢升。

2 文言文中表示“升官”、“贬官”的常用词是什么

文言文中表示“升官”、“贬官”的常用词是:

1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2 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3 荐:由地方 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4 举:由地方 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5 授:授予官职。

6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7 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8 复:恢复原职务。

9 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10 仕:做官。

11 任:担负、担任

12 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

13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14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15 窜:放逐、贬官。

16 免:罢免官职。

17 夺:削去,罢免。

18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19 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

3 ·文言文中表示升官贬官常用词是什么

升官: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 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 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贬官:"谪"字表示贬官。具体如"谪守","谪戍" 也可单字使用。还有"贬""降"等。

"迁"一般可以指升官也可以指贬职。古代右尊左卑。所以"左迁"也是贬职的意思。

4 文言文翻译《李之才》

①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人朴且率,自信,无少矫厉。师河南穆伯长。伯长性庄严寡合,虽挺之亦频在诃怒中。挺之事先生益谨。尝与参校柳文者累月,卒能受《易》。

②挺之初为卫州获嘉县主簿,权共城令。所谓康节先生邵尧夫者,时居母忧于苏门山百源之上,布裘菜食,且躬爨以养其父。挺之叩门上谒劝其习性命之学。康节谨拜,悉受业。世所谓康节先生之《易》者,实受之挺之。

③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或惜之,则曰:“宜少贬以荣进。”友人石曼卿独曰:“时不足以容君,君盍不弃之隐去?”再调孟州司法参军。时范忠献公守孟,亦莫之知也。忠献初建节钺守延安,送者不用故事,出境外。挺之独别近郊。或病之,谢曰:“故事也。”居顷之,忠献责安陆,独挺之见之洛阳。前日远境之客,无一人来者。忠献于是乎恨知挺之之晚。

④友人尹师鲁以书荐挺之于叶舍人道卿,因石曼卿致之曰:“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三十九。能为古文章,语直意邃,不肆不窘,固足以蹈及前辈,非吾所敢品目。而安于卑位,颇无仕进意,人罕能知之。其才又达世务,使少用于世,必过人远甚。幸其贫无赀,不能决其归心,知之者当共成之。”曼卿报师鲁曰:“今之业文好古之士至鲜,且不张,苟遗若人,其学益衰矣,是师鲁当尽心以成之者也。吾素不喜屈谒贵仕,以挺之书,凡四五至道卿之门,通焉而后已。道卿且乐荐之,以是不悔。”挺之遂得应铨新格,改大理寺丞。会曼卿与龙图阁直吴学士遵路调兵河东,辟挺之泽州佥署判官。于是泽人刘仲更从挺之受历法,世称刘仲更之历,远出古今。在泽,转殿中丞,丁母忧。甫除丧,暴卒于怀州守舍。时友人尹子渐守怀也,子渐哭挺之过哀感疾,不逾月亦卒。挺之葬青社。

参考译文

李之才,字挺之,是青社人。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人质朴而且坦率,很自信,没有一点点造作勉强的样子。拜河南穆伯长为师。伯长性情庄重严肃很不合群,即使是挺之也经常处在他的呵斥和怒气之中。李挺之侍奉先生更加恭谨。他曾经参与校订柳宗元的文章好几个月,最终能够传授《易经》。

李挺之最初担任卫州获嘉县主簿,暂时代理共城令(官职)。世人所说的康节先生邵尧夫,当时在苏门山百源之上为母亲守孝,把粗布衣服当做皮裘穿,把蔬菜当做主食,并且亲自生火做饭来赡养他的父亲。李挺之上门拜访,劝说他学习关于万物的天赋和禀受的学说。康节先生恭谨拜师,全将学业继承下来。世人所说的康节先生的《易经》,实际上是从李挺之那里学习、传承过来的。

挺之的器量很大,世上很难有懂他的人,(他)漂泊失意,很久都不能升职。有人替他感到惋惜,他就说:“应当把小的贬职当做荣升。”只有友人石曼卿说:“世俗不能够容纳你,你为何不远离世俗而隐逸山林呢?”又调任孟州司法参军。当时范忠献公守孟州,也不能够了解他。起初范忠献持节钺镇守延安,送别的人不采用旧例,一直送到境外,只有李挺之在近郊道别。有人诟病非议他,李挺之告诉他们说:“这是旧例。”没有多久,范忠献责守安陆,只有李挺之到洛阳拜见他。以前送他到远郊的人,没有一个来。这时范忠献悔恨了解李挺之晚了。

友人尹师鲁用书信向舍人叶道卿推荐李挺之,通过石曼卿送信,说:“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纪三十九。他能写古文,语言直白意蕴深邃,既不过于放纵也不显得拘谨,本来就足以赶得上前辈,不是我所能品评的。但是他能够安于低微的官位,一点也没有强求升官进职的意思,人们很少能够了解他。他的才能又通达世务,假如稍稍被时世所用,一定超过当世一般人很多。幸亏他贫穷没有钱,不能使他的归隐之心决绝,了解他的人应当共同来成就他。”石曼卿回复尹师鲁说:“现在专门从事写文章爱好古文的人非常少,而且声名不为人所知,如果遗漏了这样的人才,那么古学就会更加衰落了,这就是师鲁你尽心来成就他的原因吧。我向来不喜欢屈意拜谒权贵高官,因为推荐挺之的信,一共有四五次到道卿门上拜谒,直到把信送达后才停止。况且叶道卿乐意举荐他,所以我不后悔。”李挺之于是能应选新的官职,改任为大理寺丞。恰逢石曼卿与龙图阁直吴学士遵路调兵往河东,征召挺之为泽州佥署判官。于是泽州人刘仲更跟从李挺之学习历法,世人称道刘仲更的历法,远远地超出古今历法之上。在泽州,转任殿中丞,遭逢母亲丧事。刚一除丧,就突然死在怀州守舍,当时是庆历五年二月。当时友人尹子渐镇守怀州,子渐哭悼李挺之过于哀痛感染疾病,不到一个月也死了。李挺之安葬在青社。

5 举火求贤这篇文言文的阅读答案

齐桓公①知宁戚②,将任之以政。群臣争谗③之曰:“宁戚,卫人也,去④齐不远。君可使人问之,问之而固贤,而未晚也。”公曰:“不然⑤。问之,患⑥其有小恶⑦。以⑧其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⑨失天下之士⑩也。”乃夜举火而爵⑪之为卿。

(选自李贽的《初谭集》)

注释

①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

②宁戚: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

③谗:说坏话;在别人面前说陷害某人的坏话。

④去:距离。

⑤然:这样。

⑥患:担心。

⑦恶:缺点。

⑧以:因为。

⑨所以:原因

⑩士:有才能的人。

⑪爵:大摆筵席。

译文

齐桓公很了解宁戚这个人,想要任用他管理国事。大臣们竞相说宁戚坏话:“宁戚,是卫国人,距离齐国不远。大王可以派人了解一下,了解后确实贤明,再用他也并不晚啊。” 齐桓公说:“不能这样!去了解情况,担心(会得知)他有一些小缺点。因为这些小缺点,而忘掉他的大美德,这就是一些君主失去天下有才能的人的原因。”于是连夜拿着火把把他请来,并封他为官。

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群臣争谗之曰

②去齐不远

③患其有小恶

④不然

⑤乃夜举火而爵之为卿

2、下列“以”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将任之以政

B以其小恶

C能以径寸之木

D以丛草为林

E我以日初出时去人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然”字与“不然”中的“然”字用法相同的是( )。

A豁然开朗

B父利其然也

C若听茶声然

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4、翻译下面句子。 以其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

5、简要评价齐恒公其人。 6、读了本文,谈谈你的收获。

答案:

1、①说坏话②距离③担心④这样⑤拜

2、AD

3、B

4、因为这些小缺点,而忘掉他的大美德,这就是一些君主失去天下有才能的人的原因。

5、果断、思维敏捷、有独到的人才观。

6、要用辩证的眼光看人,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缺点就否定一个有大长处的人。

6 文言文 帝黜御史 翻译

高拱,字肃卿,新郑人。

嘉靖二十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

过了一年授任编修。穆宗居住裕邸,出阁讲读经书时,高拱和检讨陈以勤同时担任侍讲。

世宗回避说起确立太子的事,而景王又未到封国去,宫廷内外因而存在不安和疑惑。高拱在裕邸侍讲九年,启示王更加勉力孝顺谨慎,讲解切中事理。

王很推重他,亲自写了“怀贤忠贞”几个字赐给他。积功升迁为侍讲学士。

严嵩、徐阶依次主持国家大政,认为高拱将来必定得到重用,就将他推荐给世宗。封为太常卿,负责国子监祭酒的工作。

四十一年升为礼部左侍郎。不久调吏部兼学士,主管詹事府的事。

升任礼部尚书,召入值班房。撰写斋词,皇帝赏赐他飞鱼服。

四十五年封为文渊阁大学士,和郭朴同时进入内阁。高拱和郭朴都是徐阶所荐引的。

世宗居住西苑,内阁大臣的值班房就在宫苑中。高拱尚未有儿子,就将家迁移到靠近值班房,市场私自出来。

有一天皇帝病了,误传病危,高拱地将用具搬出来。开始时徐阶很亲近高拱,荐引他进宫值班。

高拱一下子成了权贵,负气很抵忤徐阶。给事中胡应嘉,是徐阶的同乡,因为曾经弹劾高拱的亲戚而感到自身处境危险,又看到徐阶正跟高拱有怨恨,就弹劾高拱没有坚守在值班房,已经将用具搬到外面去了。

世宗病得危急,也不明白这些事。高拱怀疑胡应嘉受徐阶指使,非常恨他。

穆宗即位,升任少保兼太子太保。徐阶虽然是首辅,然而高拱却自以为是皇帝的旧臣,多次跟他抵触,郭朴又帮着他。

徐阶渐渐地感到不能忍受。而这时候以勤和张居正都进入内阁,居正也曾经在裕邸任过侍讲。

徐阶起草遗诏诋通张居正商议,高拱心里更加不平。恰当此时商议皇帝登基奖赏官兵以及请皇上裁决大臣去留的事,徐阶全部不同意高拱的主张,二人间的怨恨就更加深了。

应嘉主管吏科,协助部院考察。事情将要完成,忽然谏诤有些过错应该制止。

皇帝指责他自相矛盾,交到阁臣商议怎样罚罪。郭朴愤激地说:“应嘉没有人臣应有的礼貌,应当削职为民。”

徐阶在旁瞄了一眼高拱,见高拱发怒,就勉强依从了这个意见。谏官们认为真实高拱因私怨逐应嘉,就纷纷地上奏章弹劾他。

给事中欧阳一敬弹劾高拱尤其用力。徐阶对于高拱辩解的奏疏,所草拟的旨意中表示慰问和挽留,却不是很指责弹劾的人。

高拱更加发怒,在内阁中就相互仇恨辱骂起来。御史齐康替高拱弹劾徐阶,齐康因此被罢黜。

于是向朝廷进言论列高拱的没有一天停止过,南京的科道以至拾遗都涉及这件事。高拱自己心里也无法安宁,请求辞官回乡,于是就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书、大学士的身份回家养病。

时在隆庆元年五月。高拱由于旧学而得到皇上的垂爱关注,他的性格倔强直爽而任意行事,很喜欢计较恩怨,结果不能在原来的位置上继续下去。

而不久徐阶也请求辞官回乡。三年冬天,皇帝召回高拱授以大学士兼管吏部的职务。

高拱就完全推翻徐阶所做的,凡是先朝得罪的官员由于遗诏而起用和得到周济的,一切作罢。而且上疏极力阐述说:“《明伦大典》颁布已经长久了。

现在议事的臣子却假托诏旨,凡是因议论礼制而获罪的都给以表彰,将使献皇在庙堂里的神灵怎么样来享受祭祀?先帝在上天的魂灵怎么样得意安心?而陛下逢年逢节祭祀又中怎么样答谢颂扬二圣?臣认为不可以这样。”皇帝很同意他的看法。

司法部门根据法律治了方士王金等人儿子弑父的罪。高拱又上疏说:“人君死于非命,不能够寿终正寝,这种说法非常不好听。

先帝临朝统治国家四十五年,活了六十多岁。晚年患病,经过一年去世,长寿而善终,并不是突遇凶险猝然而死。

现在说先帝被王金所害,胡说是不得善终,天下后世将会把先帝看成什么样的君主。请将这事下交司法官员讨论更改。”

皇帝又同意高拱的话,命令减罪为充军。高拱再出来任职,专门同徐阶结怨,他所发表的意见都是想中伤徐阶来加重他的罪责。

幸而皇帝仁爱温和,没有完全追究。徐阶的儿子辈在乡里很横行。

高拱就派前任知府蔡国熙为监司,记录下他各个儿子的罪恶,然后都被遣去充军。用来压抑徐阶的办法,无所不至。

等到高拱去职了,徐阶才得以解脱。高拱谙熟政体,怀有经世济民的才干,所建议和陈述的都批准实行。

他在吏部,心想全面地了解各类人才,就将簿册交给各官吏,让他们写上贤良或不贤良,注明爵位乡里和姓氏,逢月逢年邀请会见。这样即使仓促间选用某一个人,也都选用得当。

又当时正担心着边境安全的事,就请求增设兵部侍郎,来作为总督人选的储备力量。由侍郎而总督,由总督而兵部尚书,内外轮流调换,边境的人才自然宽裕,又认为用兵是一种专门的学问,非平时熟悉就无法应付突发事件。

储备和培养兵部尚书一类人才,应当从兵部所属的官员开始。因此应该谨慎地选择所属的官员,多选有智谋有才力通晓军旅之事的,长久的任用他们,不让调到别的部门去。

将来边境地区兵备和督抚的人选,都从这些人中调用。再调用各边境地区的人才来充实机关,正如吏部和各省已实行的旧例那样,那么陈述和答覆的情形就能不会互相抵触,并且加重赏罚来鼓励他们。

凡边境地区的机关,责任很重大,不宜交给杂职的官和降谪的官去充任。

1 王山救范尧章柩文言文翻译

原文 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淳于意受赂,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

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精可使者!”于是少锐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

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路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书闻,上悲其意,此岁即除肉刑法。 注释 ⑴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

⑵传:驿站的车马,此指用专车押送。 ⑶之:往,到。

⑷长安:汉朝国都,今陕西西安市。 ⑸缓急:紧急。

⑹少女缇萦:最小的女儿缇萦。 ⑺齐:古地名,今山东省 ⑻廉平:廉洁公平。

⑼坐法:因为触犯法律。 ⑽当刑:判处肉刑。

当,判决,判处。 ⑾刑者:此指遭受砍手足刑罚的人。

⑿续:连接,接续。 ⒀入身:古时刑律可把罪人收入官府为奴,此指这种惩罚。

入,没收。官婢:官府中的女仆。

古有规定,若子女愿做奴婢,可赎父罪。 ⒁悯:悲悯。

⒂此岁中亦除肉刑法:这段时间有误,据《史记·孝文本纪》,文帝废除肉刑当在文帝十三年,所以前文所说文帝四年与此矛盾,当作文帝十三年。 翻译 汉文帝的四年中,有人上书告发淳于意。

按照刑法应当专车押送他向西到长安。淳于意有5个女儿,跟着(囚车)在哭。

淳于意生气,骂道:“生女儿不生男孩,危急时没有人能帮忙。”这时小女儿缇萦因父亲的话而悲伤,就跟父亲向西行,上书说:“我的父亲做官吏,齐地的人都说他清廉公平,如今犯法应当获罪受刑。

我为(受刑而)死的人不能复生感到悲痛,而受过刑的人不能再长出新的肢体,即使想改过自新,也没办法了。我愿意舍身做官府中的女仆来赎父亲的罪过,让(他)能改过自新。”

皇上听到后为她的意愿感到悲伤,这年就去除了肉刑法。

2 ~~冯恩传~~文言文翻译,求解

冯恩,字子仁,松江华亭人。

幼年是孤儿,家庭贫穷,他的母亲亲自督教他学习。等到年龄大一点,知道竭力学习。

除夕之夜无米下锅而且天在下雨,房室尽湿,冯恩在床上读书神情自若。登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官行人。

出外慰劳两广总督王守仁,向王守仁执礼为弟子。 不久提升他为南京御史。

按过去的惯例,御史有时审理案件,不定案就移交给刑部,刑部定案后,不再向御史通报。冯恩请尚书仍然向御史通报,诸位曹郎喧哗,说御史以我等为属吏。

冯恩说:“不敢这样,想知道事情的本末,好进行检查核实。”尚书不能拿什么来为难他。

之后,巡视上江。指挥张绅杀人,冯恩立即将他处死。

考察赴朝廷觐见官吏,南台照例先行检举。都御史汪钅宏专权,请求到北台去,等到事情完毕,才允许论列。

冯恩和给事中林士元等人上疏争辩这件事,才使得恢复原来程序。 皇帝采用阁臣的建议分建南北郊祀,并且想让皇后行蚕礼于北郊,诏令廷臣各抒己见,但诏令中屡次斥责持有异议的人为邪徒。

冯恩上言说“:人臣进言非常困难,明诏下令直谏,又诋毁直谏的人为邪徒,让人适从哪一个呢?这不是陛下的意思,一定是左右奸佞的人想借其说而暗中诋毁的缘故。而今士风日下,以缄默不语为老成,以语言正直为矫激,已经祸及到忠直的人。

如果事先担心有异议,而逆诋之为邪,那么必定是雷同附和,然后才行。况且天地合在一起祭祀已有一百多年,怎么能轻易改变?《礼》说‘:男不言内,女不言外。

’皇后深居九重,岂适合远出郊野?希望陛下迅速罢去二项提议,不要被讨好您的人所误。”冯恩写疏章时,自己估计要得到重罚。

等到疏上奏后,皇帝不给他加罪,冯恩因此更加感奋。 十一年(1532)冬天,彗星出现,皇帝下诏书征求直言。

冯恩以天道远、人道近,来详细指称大臣的邪正,他说: “大学士李时小心谦抑,解拨纷乱不是他的长处。翟銮附势持禄,惟事模棱。

户部尚书许赞谨厚和易,虽然缺乏果断,必定没有不必要的开支花费。礼部尚书夏言,很有学问,是豪放的才士,驾驭任用他,可能是救时的宰相。

兵部尚书王宪刚直不屈,通达有为。刑部尚书王时中,不知进退,委靡不振。

工部尚书赵璜廉介自持,制节谨严。吏部尚书左侍郎周用,才学有余,正直诚实不足。

右侍郎许诰讲论便捷,学术迂腐不正。礼部左侍郎湛若水聚徒讲学,素行未合人心。

右侍郎顾鼎臣警悟疏通,不局限于偏长,是足以重任之器。兵部左侍郎钱如京安静有操守。

右侍郎黄宗时虽然擅长文学,但因人成事。刑部左侍郎闻渊存心正直无私,处事精详,可以寄托以辅佐之任。

右侍郎朱廷声笃实不浮,谦虚俭约有操守。工部左侍郎黎滑稽浮浅,才也有为。

右侍郎林廷木昂才学气度不凡,通达而不拘泥。” 而极力疏论大学士张孚敬、方献夫,右都御史汪钅宏的奸诈,他说: “张孚敬刚恶凶险,嫉妒多变。

近来都给事中已经痛说了他,用不着重复。方献夫外表看起来谨厚,内心实际上奸诈。

以前在吏部,私庇乡里,报恩复仇,无所不至。去年伪称有病离去,陛下派遣使者征他回来,礼意恳切。

他却态度傲慢,入山读书,一直等到传旨另外任用他,然后才高兴地上路。以吏部尚书另外使用,不是想入阁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方献夫的疾病痊愈的原因。

现在又派遣他兼管吏部,他必将呼引朋友同类,执掌威福之权,不大坏国事不会停止。像汪钅宏,则如鬼怪,不可比述。

他所仇恨的只有忠良,他所图谋的只有报复。今日上奏降某官,明日上奏调某官,这些官员不是他所憎恨的就是宰相所憎恨的。

我想不到陛下将汪钅宏寄托为心腹,而汪钅宏逞奸务私以至于达到如此极端。而督察院处于纲纪的首位。

陛下如果不早用忠厚正直的人代替他,万一御史领命外出,效法他的刻薄来希求称职,为害天下生民百姓,能承担天下之言吗?所以我说张孚敬是根本的彗星;汪钅宏是腹心的彗星;方献夫是门庭的彗星。这三颗彗星不除去,百官不和,庶政不平,虽然想消弭天灾,不可能获得成功。”

皇帝得到疏章后大怒,将他逮捕下锦衣狱,追究主使他的姓名。冯恩一天天遭受拷打,多次濒临死亡,他的话始终没有改变。

只是说御史宋邦辅曾经到过南京,谈到朝政和诸大臣的得失。于是一并逮捕宋邦辅并且下狱,夺去他的官职。

第二年春天将冯恩转移到刑部狱中。皇帝想按妄自上言大臣德政律问他的罪,致他于死地。

尚书王时中等人说:“冯恩的疏章毁誉各有一半,不是专颂大臣,应当减罪戍边。”皇帝更加恼怒,说:“冯恩不是专门指责张孚敬三个臣子,只因为大礼的缘故,仇君无上,死有余罪。

王时中是想欺公鬻狱吗?”于是革除王时中的官职,夺去侍郎闻渊的俸禄,贬郎中张国维、员外郎孙云,调到极边任杂职,而冯恩竟被判死刑。冯恩的长子冯行可十三岁,伏在殿阙讼冤。

日夜匍匐长安街,见到有冠盖的官员经过,就攀车呼号乞求搭救,终究没有敢说话的人。当时汪钅宏已迁吏部尚书,而王廷相代他任都御史。

因为冯恩被问的罪名不适当,王廷相上疏请求宽恕他,皇帝不听。 等到朝审,汪钅宏担任主笔,面向东而坐,冯恩独向殿阙而跪。

汪钅宏命令士兵拽冯恩面向西,冯恩起立不屈。士兵呵斥。

3 女性去世柩文怎么写

悼亡诗

(魏晋)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周惶忡警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隟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4 安守清贫文言文翻译

渤海郡鲍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儿,字少君。

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为他的清贫刻苦而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了他。(少君出嫁时)嫁妆陪送得非常丰厚,鲍宣不高兴,就对妻子说:“你生在富贵人家,习惯穿着漂亮的衣服和装饰,可是我实在贫穷低贱,不敢聘娶。”

妻子说:“我父亲因为您修养品德,克勤克俭,所以让我嫁给您,既然侍奉了您,(我)听从您的命令。”鲍宣笑着说:“(你)能这样,这是我的心意了。”

少君就全数退回了那些侍从婢女服装首饰,改穿(平民的)短衣裳(汉代贵族的衣服不是深衣,就是长衫),与鲍宣一起拉着小车回到家乡。(她)拜见婆母礼节完毕后,就提着水瓮出去打水,按妇道去做,乡里的人对她非常称赞。

5 文言文翻译《李之才》

①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人朴且率,自信,无少矫厉。师河南穆伯长。伯长性庄严寡合,虽挺之亦频在诃怒中。挺之事先生益谨。尝与参校柳文者累月,卒能受《易》。

②挺之初为卫州获嘉县主簿,权共城令。所谓康节先生邵尧夫者,时居母忧于苏门山百源之上,布裘菜食,且躬爨以养其父。挺之叩门上谒劝其习性命之学。康节谨拜,悉受业。世所谓康节先生之《易》者,实受之挺之。

③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或惜之,则曰:“宜少贬以荣进。”友人石曼卿独曰:“时不足以容君,君盍不弃之隐去?”再调孟州司法参军。时范忠献公守孟,亦莫之知也。忠献初建节钺守延安,送者不用故事,出境外。挺之独别近郊。或病之,谢曰:“故事也。”居顷之,忠献责安陆,独挺之见之洛阳。前日远境之客,无一人来者。忠献于是乎恨知挺之之晚。

④友人尹师鲁以书荐挺之于叶舍人道卿,因石曼卿致之曰:“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三十九。能为古文章,语直意邃,不肆不窘,固足以蹈及前辈,非吾所敢品目。而安于卑位,颇无仕进意,人罕能知之。其才又达世务,使少用于世,必过人远甚。幸其贫无赀,不能决其归心,知之者当共成之。”曼卿报师鲁曰:“今之业文好古之士至鲜,且不张,苟遗若人,其学益衰矣,是师鲁当尽心以成之者也。吾素不喜屈谒贵仕,以挺之书,凡四五至道卿之门,通焉而后已。道卿且乐荐之,以是不悔。”挺之遂得应铨新格,改大理寺丞。会曼卿与龙图阁直吴学士遵路调兵河东,辟挺之泽州佥署判官。于是泽人刘仲更从挺之受历法,世称刘仲更之历,远出古今。在泽,转殿中丞,丁母忧。甫除丧,暴卒于怀州守舍。时友人尹子渐守怀也,子渐哭挺之过哀感疾,不逾月亦卒。挺之葬青社。

参考译文

李之才,字挺之,是青社人。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人质朴而且坦率,很自信,没有一点点造作勉强的样子。拜河南穆伯长为师。伯长性情庄重严肃很不合群,即使是挺之也经常处在他的呵斥和怒气之中。李挺之侍奉先生更加恭谨。他曾经参与校订柳宗元的文章好几个月,最终能够传授《易经》。

李挺之最初担任卫州获嘉县主簿,暂时代理共城令(官职)。世人所说的康节先生邵尧夫,当时在苏门山百源之上为母亲守孝,把粗布衣服当做皮裘穿,把蔬菜当做主食,并且亲自生火做饭来赡养他的父亲。李挺之上门拜访,劝说他学习关于万物的天赋和禀受的学说。康节先生恭谨拜师,全将学业继承下来。世人所说的康节先生的《易经》,实际上是从李挺之那里学习、传承过来的。

挺之的器量很大,世上很难有懂他的人,(他)漂泊失意,很久都不能升职。有人替他感到惋惜,他就说:“应当把小的贬职当做荣升。”只有友人石曼卿说:“世俗不能够容纳你,你为何不远离世俗而隐逸山林呢?”又调任孟州司法参军。当时范忠献公守孟州,也不能够了解他。起初范忠献持节钺镇守延安,送别的人不采用旧例,一直送到境外,只有李挺之在近郊道别。有人诟病非议他,李挺之告诉他们说:“这是旧例。”没有多久,范忠献责守安陆,只有李挺之到洛阳拜见他。以前送他到远郊的人,没有一个来。这时范忠献悔恨了解李挺之晚了。

友人尹师鲁用书信向舍人叶道卿推荐李挺之,通过石曼卿送信,说:“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纪三十九。他能写古文,语言直白意蕴深邃,既不过于放纵也不显得拘谨,本来就足以赶得上前辈,不是我所能品评的。但是他能够安于低微的官位,一点也没有强求升官进职的意思,人们很少能够了解他。他的才能又通达世务,假如稍稍被时世所用,一定超过当世一般人很多。幸亏他贫穷没有钱,不能使他的归隐之心决绝,了解他的人应当共同来成就他。”石曼卿回复尹师鲁说:“现在专门从事写文章爱好古文的人非常少,而且声名不为人所知,如果遗漏了这样的人才,那么古学就会更加衰落了,这就是师鲁你尽心来成就他的原因吧。我向来不喜欢屈意拜谒权贵高官,因为推荐挺之的信,一共有四五次到道卿门上拜谒,直到把信送达后才停止。况且叶道卿乐意举荐他,所以我不后悔。”李挺之于是能应选新的官职,改任为大理寺丞。恰逢石曼卿与龙图阁直吴学士遵路调兵往河东,征召挺之为泽州佥署判官。于是泽州人刘仲更跟从李挺之学习历法,世人称道刘仲更的历法,远远地超出古今历法之上。在泽州,转任殿中丞,遭逢母亲丧事。刚一除丧,就突然死在怀州守舍,当时是庆历五年二月。当时友人尹子渐镇守怀州,子渐哭悼李挺之过于哀痛感染疾病,不到一个月也死了。李挺之安葬在青社。

6 有部文言文我不知道叫什么,有,久之,亲友劝复举进士,皆不听

原文

孙侔字少述,世吴兴人。父及,仕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卒,侔方四岁,从其母胡氏家扬州,母亲教之。侔虽幼,已能自伤其孤,悲泣力学,七岁能属文。既长,读书能得圣人深意,多所论撰。庆历、皇祐间,与临川王安石、南丰曾巩,知名于江淮间。安石自序所谓“淮之南有贤人焉,曰少述,余得而友之”者也。侔内行峭洁,少许可,不妄戏笑。所居人罕识其面,非其所善,造们弗见,虽邻不与之通。其论曰:“文,气也、君子之气正,众人之气随。行之于身而正者,然后为文,故必见诸行;行不正,则言无以信于世。”故侔之诗严劲简古,自成法度,如其为人。尝举进士不中,母病且革,颇恨不及见其仕。侔呜咽自誓床下,终身不求是仕进。葬其亲苏州之阳山,庐墓终丧。久之,亲友劝复举进士,皆不听。侔志节刚果,不为矫激奇诡之行,而气貌足以动人,所至一坐为之凛然。视权幸与善宦者,意若奴隶之,以故不能者相与排毁之。侔闻,自持愈厉,不少降屈。故相晏殊颇称其才,知制诰唐询、刘敞、钱公辅尤尊礼之。询嘉佑中守苏,表其孝行,赐素帛。又荐之曰:“履道而常其守,处贱而得其安。”敞为扬州,论其贤,以为孝弟,“求之朝廷,吕公著、王安石之流也”。诏以为试秘书郎、扬州州学教授。侔凡五辞,卒不赴。敞守永兴,奏请侔安抚司,亦以病免。英宗即位,知制诰沈遘王陶荐侔及汝阴王回、常秩三人,又不赴。熙宁三年,翰林学士韩维复荐之,以为常州团练推官,又不受命。侔初罢举进士,穷无所归,天章阁待制王鼎以女妻之,世多称鼎为能好贤。侔贫,自奉俭约,家人化之,妻子相对蔬茹而已,闺门雍雍如也。

孙侔简介:字少述,与王安石、曾巩游,名倾一时。早孤,事母尽孝。 志于禄养,故屡举进士。 及母病革,自誓终身不求仕。客居江、淮间,士大夫敬畏之。

译文参考:

7 文言文翻译守文沈厚有谋略,颇知书,每朝退,习书百行,出言温雅,

1、守文沈厚有谋略,颇知书,每朝退,习书百行,出言温雅,未尝忤人意。先是,将臣戍边者多致寇以邀战功,河朔诸州殆无宁岁,既败岐沟关,乃命守文以内职总兵镇常山以经略之。

释义:

郭守文为人沉厚有谋略,很精通书法,每次退朝后,练字至百行,言谈温雅,从未曾违背过别人的心意。此前,戍边的武将常常招引敌人以求取战功,河朔各州几乎没有一年安宁,歧沟关失败后,就命令郭守文以朝臣身份统率军队镇守常山来处理边事。

2、守文既丧月余,中使自北边来言:"守文死,军士皆流涕。"帝问:"何以得此?"对曰:"守文得奉禄赐赉悉犒劳士卒,死之日,家无余财。"帝嗟叹久之,赐其家钱五百万,为真宗纳其女为夫人,即章穆皇后也。

释义:

郭守文死后一个多月,内廷的使者从北边回来说:“守文之死,军士们都流涕痛哭。”太宗问:“为什么会这样?”使者回答说:“守文把所得俸禄赏赐全部犒劳士卒,他死的那天,家里没有余财。”太宗叹息了很久,赐给他家五百万钱,替真宗娶他的女儿为夫人,就是后来的章穆皇后。

8 文言文翻译在线等

晋书·孝友传

庾衮字叔褒,少履勤俭,事亲以孝友闻。咸宁中,大疫,二兄俱亡,次兄毗复殆,疠气方炽,父母诸弟皆出次于外,衮独留不去。诸父兄强之,乃曰:“衮性不畏病。”遂亲自扶持,昼夜不眠,其间复扶柩哀临不辍。如此十又余旬,疫势既歇,家人乃反,毗病得差,衮亦无恙。父老咸曰:“异哉此子!守人所不能守,行人所不能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始疑疫疠之不相染也。”

初,衮诸父并贵盛,惟父独守贫约。衮躬亲稼穑,以给供养,而执事勤恪,与弟子树篱,跪以授条。或曰:“今在隐屏(bǐng)先生何恭之过?”衮曰:“幽显易节,非君子之志也。”父亡,作篓卖以养母。母见其勤,曰:“我无所食。”对曰:“母食不甘,衮将何居?”母感而安之。衮前妻荀氏,继妻乐氏,皆官族富室,及适衮,俱弃华丽,散资财,与衮共安贫苦,相敬如宾。母终,服丧居于墓侧。

岁大饥,藜羹不糁,门人欲进其饭者,而衮每曰已食,莫敢为设。及麦熟,获者已毕,而采捃(拾取)尚多,衮乃引其群子以退。曰:“待其间。”及其捃也,不曲行,不旁掇,跪而把之,则亦大获。又与邑人入山橡,分夷险,序长幼,推易居难,礼无违者,或有斩其墓柏,莫知其谁,乃召邻人集于墓而自责焉,因叩头涕泣,谢祖祢曰:“德之不修,不能庇先人之树,衮之罪也。”父老咸亦为垂泣,自后人莫之犯。抚诸孤以慈,奉诸寡以仁,事加于厚而见之义方,使长者体其行,幼者忘其孤。孤兄女曰芳,将嫁,美服既具,衮乃刈荆条为箕帚,召诸子集之于堂,男女以班,命芳曰:“芳乎!汝少孤,汝逸汝豫,不妆疵瑕。今汝适人,将事舅姑,洒扫庭内,妇之道也,故赐汝此。匪器之为美,欲温恭朝夕,虽休勿休也。”而以旧宅与其长兄子赓、翕。及翕卒,衮哀其早孤,痛其成人而未娶,乃扶柩长号,哀感行路,闻者莫不垂泣。

公元275年春天,河南发生瘟疫,万户萧蔬,白骨累累。庾衮的两个哥哥染瘟疫死了,二哥庾毗染病在床,生命垂危。庾衮的父亲决定全家外逃,只把庾毗留下。庾衮看着两口尚未安葬的灵柩和痛苦不堪的二哥,于心不忍,坚持留下照顾二哥。瘟疫是恶性传染病,又是不治之症,庾毗病到如此地步,已无生的希望,全家人再不外逃,都有染病死亡的危险。都劝庾衮一快逃生。庾衮宁死不愿离开二哥,家人只好洒泪而别。

村里能跑动的人都跑了,跑不动的在家等死,死了也无人收埋。没过几日,村里只剩下庾衮、庾毗兄弟二人。庾毗高烧不退,昏迷不醒,庾衮日夜守护在二哥的身旁,想想兄弟二人从小在一块儿读书,一块儿放羊,一块儿下田劳动,眼下二哥就要离开自己,心里有说不出的凄苦,不觉流下泪来。庾衮读书很多,略知一些草药的医用。这天,他喂了二哥几口米汤,就挎起箩筐,拿着铁铲,沿一条大堤跑了十几里,挖了几味草药,煮了一碗黑水,端到二哥面前,哭着说:二哥,你就把这碗黑水当菜汤喝了吧。

蝼蚁尚且贪生,人能不惜生命?将死的庾毗还燃烧着一丝生命的火苗,他听了小弟的话,用尽最后一丝力量把一碗黑水喝了下去。庾衮又用一浸透了凉水的布敷在二哥的胸口上,便跪在二哥的身旁。他看着哥哥,哥哥很安静,他知道死神今夜要降临到二哥身上。庾衮一合眼,朦胧中走到地狱的大门,一下子就看到几百张熟悉的脸,这些新鬼都是村里的乡亲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有一种屈死哀怨。他感到自己也染了病,就要来到地狱了。他刚想跨进去,忽然想到哥哥还病着,还有在外的父母,要靠自己养活。一阵风吹动了一扇门。庾衮醒来,东方已发亮,他惊奇地看到,二哥的嘴唇动了,一会又微微睁开了眼。庾衮高兴极了,跑到院子里蹦了几下。到了中午,二哥想吃点东西,家里什么都没有了,他在村里跑了一圈还是两手空空,他跑到村前一条小河边,跳到冰凉的水中摸鱼,一个时辰才摸了两条小鱼。庾衮的两条腿麻木了,站不起来,他就在地上滚,好长时间身上才有了热气,他又摘了一些榆树叶,做了一碗鱼汤。二哥喝得好快,夸弟弟做的汤有味道。庾衮苦笑着说:没有一粒盐一滴油,你说有味道。

就这样,庾衮早出晚归,靠挖野菜摸鱼虾度日。想不到二哥的病一天天好起来,庾衮也没染上瘟疫。

到了夏季,瘟疫过去了,父亲带着一家返回,看到兄弟俩,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总以为兄弟俩早死了呢,想不到有这样的奇迹,老人大呼曰;异哉此子。

1 文言文翻译

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圭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圭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译文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号醉翁。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一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标明我的乐趣罢了。”客人说:“你的乐趣怎么样呢?”居士说:“我的乐趣可以说得尽吗!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得意忘情时,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件,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身体感到劳累,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使我没有生病也已经显得憔悴,人没有老却精神已衰竭,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品上呢?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如果)某一天天子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这便是我标明我的乐趣的原因。”客人又笑着说:“您知道官车、官服、符信、印绶劳累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这五种物品也会劳累心力吗?”居士说: “不是这样。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苦了,又有很多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祸

患。我将选择哪方面呢?,“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来,握着手大笑说:“停止辩论吧,区区小事是不值得比较的。”

过后,居士叹息说:“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我素来羡慕他们,这是我应当离职的第一点理由。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至今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强壮时尚且如此,现在既老又多病,凭着难以支撑的身体去贫恋超越的职位俸禄,这将会违背自己平素的志愿,自食其言,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三点理由。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离职也是应当的,还要再说什么呢!”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2 古文翻译

黄帝到具茨山去拜见大隗,方明赶车,昌宇做陪乘,张若、謵朋在马前导引,昆阍、滑稽在车后跟随;来到襄城的旷野,七位圣人都迷失了方向,而且没有什么地方可以问路。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少年,便向牧马少年问路,说:“你知道具茨山吗?”少年回答:“是的。”又问:“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少年回答:“是的。”黄帝说:“真是奇怪啊,这位少年!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少年说:“治理天下,也就像牧马一样罢了,又何须多事呢!我幼小时独自在宇宙范围内游玩,碰巧生了头眼眩晕的病,有位长者教导我说:‘你还是乘坐太阳车去襄城的旷野里游玩。’如今我的病已经有了好转,我又将到宇宙之外去游玩。至于治理天下恐怕也就像牧马一样罢了,我又何须去多事啊!”黄帝说:“治理天下,固然不是你操心的事。虽然如此,我还是要向你请教怎样治理天下。”少年听了拒绝回答。

黄帝又问。少年说:“治理天下,跟牧马哪里有什么不同呢!也就是去除过分、任其自然罢了!”黄帝听了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天师”而退去。

3 文言文翻译《李之才》

①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人朴且率,自信,无少矫厉。师河南穆伯长。伯长性庄严寡合,虽挺之亦频在诃怒中。挺之事先生益谨。尝与参校柳文者累月,卒能受《易》。

②挺之初为卫州获嘉县主簿,权共城令。所谓康节先生邵尧夫者,时居母忧于苏门山百源之上,布裘菜食,且躬爨以养其父。挺之叩门上谒劝其习性命之学。康节谨拜,悉受业。世所谓康节先生之《易》者,实受之挺之。

③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或惜之,则曰:“宜少贬以荣进。”友人石曼卿独曰:“时不足以容君,君盍不弃之隐去?”再调孟州司法参军。时范忠献公守孟,亦莫之知也。忠献初建节钺守延安,送者不用故事,出境外。挺之独别近郊。或病之,谢曰:“故事也。”居顷之,忠献责安陆,独挺之见之洛阳。前日远境之客,无一人来者。忠献于是乎恨知挺之之晚。

④友人尹师鲁以书荐挺之于叶舍人道卿,因石曼卿致之曰:“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三十九。能为古文章,语直意邃,不肆不窘,固足以蹈及前辈,非吾所敢品目。而安于卑位,颇无仕进意,人罕能知之。其才又达世务,使少用于世,必过人远甚。幸其贫无赀,不能决其归心,知之者当共成之。”曼卿报师鲁曰:“今之业文好古之士至鲜,且不张,苟遗若人,其学益衰矣,是师鲁当尽心以成之者也。吾素不喜屈谒贵仕,以挺之书,凡四五至道卿之门,通焉而后已。道卿且乐荐之,以是不悔。”挺之遂得应铨新格,改大理寺丞。会曼卿与龙图阁直吴学士遵路调兵河东,辟挺之泽州佥署判官。于是泽人刘仲更从挺之受历法,世称刘仲更之历,远出古今。在泽,转殿中丞,丁母忧。甫除丧,暴卒于怀州守舍。时友人尹子渐守怀也,子渐哭挺之过哀感疾,不逾月亦卒。挺之葬青社。

参考译文

李之才,字挺之,是青社人。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人质朴而且坦率,很自信,没有一点点造作勉强的样子。拜河南穆伯长为师。伯长性情庄重严肃很不合群,即使是挺之也经常处在他的呵斥和怒气之中。李挺之侍奉先生更加恭谨。他曾经参与校订柳宗元的文章好几个月,最终能够传授《易经》。

李挺之最初担任卫州获嘉县主簿,暂时代理共城令(官职)。世人所说的康节先生邵尧夫,当时在苏门山百源之上为母亲守孝,把粗布衣服当做皮裘穿,把蔬菜当做主食,并且亲自生火做饭来赡养他的父亲。李挺之上门拜访,劝说他学习关于万物的天赋和禀受的学说。康节先生恭谨拜师,全将学业继承下来。世人所说的康节先生的《易经》,实际上是从李挺之那里学习、传承过来的。

挺之的器量很大,世上很难有懂他的人,(他)漂泊失意,很久都不能升职。有人替他感到惋惜,他就说:“应当把小的贬职当做荣升。”只有友人石曼卿说:“世俗不能够容纳你,你为何不远离世俗而隐逸山林呢?”又调任孟州司法参军。当时范忠献公守孟州,也不能够了解他。起初范忠献持节钺镇守延安,送别的人不采用旧例,一直送到境外,只有李挺之在近郊道别。有人诟病非议他,李挺之告诉他们说:“这是旧例。”没有多久,范忠献责守安陆,只有李挺之到洛阳拜见他。以前送他到远郊的人,没有一个来。这时范忠献悔恨了解李挺之晚了。

友人尹师鲁用书信向舍人叶道卿推荐李挺之,通过石曼卿送信,说:“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纪三十九。他能写古文,语言直白意蕴深邃,既不过于放纵也不显得拘谨,本来就足以赶得上前辈,不是我所能品评的。但是他能够安于低微的官位,一点也没有强求升官进职的意思,人们很少能够了解他。他的才能又通达世务,假如稍稍被时世所用,一定超过当世一般人很多。幸亏他贫穷没有钱,不能使他的归隐之心决绝,了解他的人应当共同来成就他。”石曼卿回复尹师鲁说:“现在专门从事写文章爱好古文的人非常少,而且声名不为人所知,如果遗漏了这样的人才,那么古学就会更加衰落了,这就是师鲁你尽心来成就他的原因吧。我向来不喜欢屈意拜谒权贵高官,因为推荐挺之的信,一共有四五次到道卿门上拜谒,直到把信送达后才停止。况且叶道卿乐意举荐他,所以我不后悔。”李挺之于是能应选新的官职,改任为大理寺丞。恰逢石曼卿与龙图阁直吴学士遵路调兵往河东,征召挺之为泽州佥署判官。于是泽州人刘仲更跟从李挺之学习历法,世人称道刘仲更的历法,远远地超出古今历法之上。在泽州,转任殿中丞,遭逢母亲丧事。刚一除丧,就突然死在怀州守舍,当时是庆历五年二月。当时友人尹子渐镇守怀州,子渐哭悼李挺之过于哀痛感染疾病,不到一个月也死了。李挺之安葬在青社。

4 这个文言文的翻译

刘禹锡《鉴药》

刘子闲居,有负薪之忧, 良弗知其旨。血气交沴,炀然焚如。

客有谓予:“子疾病积日矣,乃今我里有方士,沦迹于医,厉者造焉而美肥,跛者造焉而善驰,矧常病邪?

将子谒诸!”予然之,之医所。切脉、观色、聆声,参合而后言曰:“子之病,其兴居之节舛、衣食之齐乖所由

而致也。今夫藏鲜能安谷,府鲜能母气,徒为美疹之囊橐耳。我能攻之。”乃出一药丸,可兼方寸,以授予曰:“

服是足以瀹昏烦而锄蕴结,销蛊慝而归耗气。然中有毒,须其疾瘳而止,过当则伤和,是以微其剂也。”予受药

以饵,过信而膇能轻,痹能和;涉旬而苛痒绝焉,抑搔罢焉;逾月而视分纤,听察微,蹈危如平,嗜粝如精。

或闻而庆予,且关言曰:“子之获是药,几神乎!诚能遭己。顾医之态,多啬术以自贵,遗患以要财,盍重

求之,所至益深矣。”予昧者也,泥通方而狃既效,猜至诚而惑剿说,卒行其言。逮再饵半旬,厥毒果肆,岑岑

周体,如痁作焉。悟而走诸医,医大咤曰:“吾固知夫子未达也!”促和蠲毒者投之,滨于殁而有喜;异日,进

和药,乃复初。”

刘子慨然曰:“善哉医乎!用毒以攻疹,用和以安神,易则两踬,明矣。苟循往以御变,昧于节宣,奚独吾

侪小人理身之弊而已。

翻译:刘某(作者)闲居(家中),得了病, 良的食物不知道是什么味道。血脉和元气都不通畅,滚烫

滚烫的如同被火烤灼着似的。

有个客人对我说:“您的病很多日子了,如今我那有个方士(会方术之人),沦落混迹于医生(看来古代方

术高于医术。)得麻风病的去他那治疗会变成漂亮而健康的人,瘸子去他那治疗会变成善于奔跑的人,更何况常

见的疾病呢?请您去他那吧!”我同意了,来到医生那。把脉、看气色、听声音,综合诊断后他说:“您的病,

是因为起居作息时间节奏紊乱,衣食住行安排不和谐所导致的。如今五脏很难消化食物,六腑很难养育元气,只

能成为装病灶的皮囊了。我能治好的。”便拿出一枚药丸,大概有一寸见方的两倍那么大,交给我并说:“服用

这枚药丸足够祛除你的昏烦和郁结,消除病症恢复元气。但是药中是有毒的,必须病好了就停药,过量了就会打

破和谐,所以给你的剂量要少。”我拿了药来吃,过了两个晚上肿胀的脚轻松了, 感觉舒缓了;过了十天

奇痒的感觉没有了,不再会抓挠了;过了一个月可以分辨很细小的东西,听清楚很细微的声音,走高坡如履平地,

吃粗粮如同 细的食物。

有的人听说后来庆贺我,并且关心地对我说:“您所得到的药,几乎是神效啊!实在难得遇到啊。观医生的

态度,多是吝啬医术让自己显得高明,留后患让自己有财源,何不再要点药,所达到的疗效更好呢。”我糊涂啊,

拘泥于通常的观点而贪心不满足现有的疗效,猜忌诚心而迷惑于邪说,终于按照他的话去做了。等到再吃了五天

的药,那药的毒性发作,周身胀痛,如同疟疾发作。醒悟了去就医,医生狠狠地责备道:“我就知道你不通事体

啊!”下了和解的要解除毒性,所幸还在危险的边缘;他日,吃了和解的药,便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刘某感慨道:“善哉医术!用毒攻击疾病,用和解之药安定心神,改换了两样都不利,有道理啊。如果遵循

老办法应付变化了的新问题,愚昧地执着于(过去的)章法和普通的见解,岂只是我等小人治疗疾病而已。”

5 翻译文言文 木兰歌

木兰抱着机杼叹嗟,问她为谁而叹?想要听她悲戚什么,木兰感激关心强颜欢笑父亲在征兵之列,然而父亲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怎么能够走那么远的路,有儿子但尚且年少。 塞外的黄沙埋没马蹄,冷朔的寒风撕裂人的皮肤。

老父亲旧病复发,用什么支撑羸弱的病躯?木兰代替父亲出征,备好马匹为戎行。换掉女儿裳,洗却脂粉妆。

驾马奔赴军营,很快就成长为干练的将领。早晨屯在雪山下,傍晚露宿青海旁。

夜晚袭击燕军的支队,更俘虏了古西域的羌虏。将军凯旋,士兵重返家园。

父母见到木兰,喜极而泣。木兰享受着和父母重逢的喜悦,除却戎装整理丝竹。

过去是烈士英雄,现在是娇美佳人。 亲戚端起酒来恭贺父母,才知道生女和男子一样,门前过去的军都,十年共患难。

本来结拜兄弟交情,生死不渝的誓言。此时看见木兰,声音虽未变但容貌却变化了。

惊讶的不敢近前相见,叹息徒然唏嘘。世代有没有臣子心,能具备木兰一样的气节。

忠孝双全,千古名声不能湮灭。

6 文言文翻译

王彦章,字子明,是郓州寿张人。年轻时当过兵士,侍奉梁太祖。末帝即位,升为濮州刺史。梁、晋争夺天下成为强敌。晋军攻破澶州,虏获彦章妻子儿女,把他们送归太原,赐给他们房宅,供给的物质非常齐备,暗中派遣使者招降彦章,彦章斩杀晋军使者来断绝自己的后路。这时候,晋军已全部占有河北,用铁锁锁断德胜河口,在河的南北修筑两座城,号称为“夹寨”。而梁末帝昏庸,小人赵岩、张汉杰等人把持朝政,大臣老将大多被谗言离间,彦章虽然是招讨副使,但谋略不被采用。龙德三年夏天,晋夺取郓州,梁人非常惊恐。宰相敬翔见事情危急,把绳子放进靴中,入朝见末帝,哭泣道:“先帝夺取天下,不认为我无能,我的谋划无不采用。今强敌没有消灭,陛下不重视我的话,我不被重用,不如死去!”于是拿起绳子将要自杀。末帝使人阻止他,问他想说什么。敬翔说:“事情危急了,非彦章不可!”末帝于是征召彦章担任招讨使,用段凝担任副职。末帝问打败敌人的日期,彦章回答说:“三天。”左右的人都哑然失笑。彦章受命出兵,奔驰两天到达滑州,置办酒宴,大会宾客,暗中派人在杨村准备船只,命令六百兵士都手拿巨斧,船上装着冶炼金属的工匠,准备火炭,顺流而下。彦章(与宾客)聚会饮酒,酒宴进行到一半,假装起身上厕所,带领数千精兵,沿着河岸奔向德胜。船上的兵士举起铁锁(用火)烧断了它,于是用巨斧斩断浮桥,而彦章带领军队急攻南城。浮桥被砍断(使北城之兵无法过河援助),南城于是被攻破,只用了三日。

这时,段凝已经有了异心,与赵岩、张汉杰暗中勾结,彦章一向刚正,为梁一天天被削弱而感到愤恨,因而憎恨赵岩等人的所作所为,他曾经对人说:“等我打败敌人回去,(将)诛杀奸臣来向天下人谢罪。”赵岩等人听到这话,很畏惧,与段凝合力排挤他。唐兵攻打兖州,末帝召来彦章,让他把守东路。这时,梁的优胜兵力都交给了段凝,京城只有护驾兵五百骑,都是新捉来或招募来的兵,不可重用,就把他们交给彦章。彦章到达递坊,因为兵少而战败,彦章受重伤,战马跌倒,彦章被擒。晋庄宗喜爱他勇猛善战,想要保全他,让他活下去,派人劝慰并(把此意)告知彦章。彦章因伤卧病,躺着不能起身,仰头看着明宗,呼他的小名说:“你不是邈佶烈吗?我难道是苟且偷生的人?”于是被杀,终年六十一岁。

7 文言文翻译蒋母教子

原文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铨六龄,始令执笔学书记母教铨时,织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之,口授句读,咿唔之声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而泣曰:“儿不学,我何以见汝父!”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日:“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诸姨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孝,妹何托焉?”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 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朗朗然,与药鼎声相乱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注释 四子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 波磔(zhé):字的笔画波,撇;磔,捺 毕:都,全部 陈:摆放 左右:两边 任:任凭 夏楚:古代学校体罚用具夏(jiá),通“木贾”,即木贾木楚,荆条译文 我四岁的时候,母亲每天教我《四书》几句苦于我太小,她就削竹枝成为细丝把它折断,弯成一撇一捺一点一画,拼成一个字,把我抱上膝盖教我认字一个字认识了,就把它拆掉每天教我十个字,第二天,叫我拿了竹丝拼成前一天认识的字,直到没有错误才停止到我六岁时,母亲才叫我拿笔学写字我外祖父家素来不富裕,经历了几年的灾荒,收成不好,生活格外窘迫那时候我和年幼的仆役的衣服鞋帽,都是母亲亲手做的母亲精于纺织刺绣,她所做的绣件、织成品,叫年幼的仆役带到市场上去卖,人们总是抢着要买所以我和年幼仆役从来衣冠整洁,不破不烂 回忆我母亲教我的时候,刺绣和纺织的工具,全放在旁边,她膝上放着书,叫我坐在膝下小凳子上看着书读母亲一边手里操作,一边嘴里教我一句句念咿咿唔唔的读书声,夹着吱吱哑哑的织布声,交错在一起我不起劲了,她就拿戒尺打我几下,打了我,又抱了我哭,说:“儿啊,你这时候不肯学习,叫我怎么去见你爸!”到半夜里,很冷,母亲坐在床上,拉起被子盖住双脚,解开自己衣服用胸口的体温暖我的背,和我一起朗读;我读得倦了,就在母亲怀里睡着了过了一会,母亲摇我,说:“可以醒了!”我张开眼,看见母亲脸上泪流满面,我也哭起来歇一下,再叫我读;直到头遍鸡叫,才和我一同睡了,我的几位姨妈曾经对我母亲说:“妹妹啊,你就这一个儿子,何苦要这样!”她回答说:“儿子多倒好办了,只有一个儿子,将来不长进,我靠谁呢!” 我九岁时,母亲教我学《礼记》、《周易》、《毛诗》,都能够背诵她有空又抄下唐宋诗人的诗,教我朗诵古诗母亲和我两人都身体弱、多病每当我生病,母亲就抱了我在室内来回走动,自己不睡觉;我病稍稍好一点,她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戏母亲生病,我总是坐在她枕边不离开母亲看着我,常常一句不说,很悲伤的样子,我也很伤心地依恋着她我曾经问她:“娘,您心里不快活吗?”她说:“是不快活”“那末怎么能让娘高兴呢?”她说:“你能把读的书背给我听,我就高兴了”于是我就背书,琅琅的书声,和药罐煎药水沸声和在一起母亲微笑着说:“你看,我的病好些了!”从此,母亲生病的时候,我就拿了书在她床边读书,这样,她的病就会好。

1 经典美文摘抄(古文,现代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 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 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评释:

朱自清的《匆匆》,抓住人们日常容易忽略的物象,寄情抒怀,发表议论,叹韶华易逝,人生苦短,请珍惜时间,爱惜生命,有所作为。

时间,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却又实实在在地在人们身边无情而匆匆地流逝。朱自清以他丰富的想象力,形象地捕捉住时光逝去的踪迹。 《匆匆》的格调委婉、流畅、轻灵、悠远。全文篇幅短小,结构较为单纯,句式大多简短,燕子、杨柳、轻烟、微风、薄雾、初阳、蒸融、游丝等词语飘忽灵动,意境清隽淡远,通篇显得和谐匀称,融洽得体,而这一切又是与作者为寻觅时光流逝的踪迹,以表现思想情绪的微妙流动相一致。

2 给我无数的优美古文——要经典的,有名的

桃花源记滕王阁序洛神赋史记古文观止聊斋志异永州八记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恒惴栗。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式,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钻鉧潭记钻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

有树环焉,有泉悬焉。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钻鉧潭西小丘记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钻鉧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冷冷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古之士,或未能至焉。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已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袁家渴记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钻鉧潭。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

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奇处也。

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为“渴”。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合。

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舟行若穷,忽而无际。

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词,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柟石楠,樟柚,草则兰芷。

又有奇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水石。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飃葳蕤,与时推移。

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焉,出而传于世。

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予从州牧得之。

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酾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石涧记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

若床若堂,若陈筳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揭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

3 要100句经典励志文言文语录高级一点的,,带上翻译,,必采纳

1、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

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8、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9、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11、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12、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14、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6、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19、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2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21、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2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24、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2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2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2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2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2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3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

4 谁有8000字左右经典古文文章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裂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衫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叫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首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期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声,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5 求经典古文名篇

求学上进:志当存高远----诸葛亮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发奋忘食,乐以忘忧---孔子<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渊陶渊明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毁读书迟--颜真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老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 还有一些别的: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3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4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 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47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4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5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5l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

(《苟子·劝学》) 5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5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吕氏春秋·尽数)) 5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5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下》) 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5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5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 6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 6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史记》) 6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6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项羽本记》) 6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6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68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6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汉书》) 7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家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7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2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 7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以上就是关于带有“施”字的古诗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带有“施”字的古诗有哪些、贬职文言文、历女守柩文言文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555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