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今作樽,是商周时代中国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青铜器,尊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
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较著名的有四羊方尊。尊的形体可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等几类。有肩大口尊的器形,初始当与陶质或原始青瓷的大口尊有关。
商周至战国时期,还有另外一类形制特殊的盛酒器—彝。彝通常呈鸟兽状,有羊、虎、象、豕、牛、马、鸟、雁、凤等形象。
扩展资料
延伸阅读——三星堆大口尊、圆口方尊现世:
三星堆出土的礼器中,以尊和罍最具特色,35年后重启发掘,再惊天下,三星堆祭祀坑新发现的青铜器器型厚重,造型奇幻奔放,其中圆口方尊、顶尊铜人像、青铜龙型配饰等,均属首次发现。
在3月20日的新闻通气会上,专家重点介绍了一件大口尊和一件圆口方尊。青铜大口尊是6个新发现的祭祀坑中最早发现的器物,是典型的商末南方风格青铜器,通高逾60厘米,肩部饰兽首、鸟首,整体雄浑大气,蔚为壮观,是国内发现的最大一件大口尊。
圆口方尊,国内唯一科学发掘出土的一件,另一件是传世品。专家介绍,这件铜尊不仅器型少见,纹饰也非常精美。这座方尊主体腹部纹饰名为饕餮纹,对称鸟的装饰是长江流域的特点,在中国北方地区很罕见,但是在长江中游、下游,包括三星堆遗址中,原来发掘的十几件尊当中有8件是有这种立鸟的装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尊
三星堆现在搞得全世界都为之侧目,毕竟这是远古文明啊!大部分出土的文物我们现代的科技都做不出来。
那么,有的网友就说了,就一个破青铜器有什么做不出来的啊?那你可错了,那青铜器可不是简单的铜所制成的。
所有的天然铜里都有”锌“元素,而三星堆的青铜里前人就将锌元素去除了,怎么去除的呢?神奇不?
不仅仅将”锌“元素去除了,而且还往里加入一种叫作”磷“的元素,这才使得青铜器可以在很多小细节上都可以浇铸成功。
一,铜尊为什么小心的清理浮土呢?
是的,有的网友应该发现了,青铜器就在那里,但是工作人员清理出坑的时候却特别小心,一点一点的清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吧,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因为对于一件器具来说,我们无法窥一斑而知全豹,不知道它到底什么样,如果贸然大胆的清理,有可能就把文物破坏了,所以特别小心的清理。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工作人员都是跪在那里清理,大家不要认为人家是在”磨洋工“,那是工作需要。
二,小心为上,无价之宝损毁不得。
那些文物是没有价格的,因为它不是用来卖的,有的网友在评论里惊呼:”这么多文物,这得多少钱啊?“,放心吧,多少钱都不卖,因为这是我们了解祖先的唯一途径。世界上是没有时光机的,也没有办法用上帝视角看看前人是怎么过生活的,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土文物,然后慢慢的研究,才能知道古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面对这么一堆可以探寻古人的文物,可不得小心点嘛!难道像你一样拎个大铁锹就去挖啊!
三,金箔只有02毫米,稍不小心就是损毁。
不管是方尊也好,还是别的青铜器也好,尽最大的可能不对其进行二次伤害,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就好比三星堆里出土的金箔,薄的像纸一样,如果出土的时候做不到小心翼翼的话,那面临的只能是损毁,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在展出的时候少了一件文物,对于古人的探寻也就少了一个证物。
商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后母戊鼎初为乡人私掘,因体积过大,为防日军抢走,将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铜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新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
扩展资料:
中国境内:
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铜制品是来自陕西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残片,经检测为冶炼所得,距今6500~6700年历史。
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单刃青铜刀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古老青铜器,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铜刀。经碳14鉴定距今约5000年。此刀长125厘米,为单范铸成。没有槽及环首等成熟的后世刀具才有的部件,在刀具形成史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从考古资料来看,土耳其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金属冶炼技术的地区,中国相对稍晚却紧跟其后。但中国青铜冶炼技术掌握时间略晚。
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铜器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青铜方尊,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之中体型最大。造型雄奇,肩、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据一隅,在庄静中突出动感,匠心独运。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通体以细密云雷纹为地,颈部饰由夔龙纹组成的蕉叶纹与带状饕餮纹,肩上饰四条高浮雕式盘龙,羊前身饰长冠鸟纹,圈足饰夔龙纹。方尊边角及各面中心线,均置耸起的扉棱,既用以掩盖合范痕迹,又可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增强了造型气势,浑然一体。
此器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将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使原本造型死板的器物,变得十分生动,将器用与动物造型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并擅于把握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之间的处理,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出土器物的湖南洞庭湖周围地区在商代是三苗活动区,在此地发现造型与中原近似的铜尊,表明商文化的影响已远及长江以南的地区。
青铜器的使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期,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商朝也是青铜器最灿烂的时代。
代表作有:
1、商后母戊鼎:商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商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2002年1月18日,被国家文物局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2、_尊:中国西周晚期的铜尊最早见于商代,主要形制有圆尊、方尊、鸟兽尊等,鸟兽尊种类繁多有羊尊、牛尊、_尊、象尊等。妇好墓同出两件,整体做站立_形,头微昂,面朝天,小耳高冠,圆眼宽喙,双翅并拢,双足与尾构成3个支撑点,使_形尊体稳稳地站住。
头后为器口,盖面铸站立状的鸟,此尊整体以雷纹衬地,通体遍布十几种形状各异的动物形象。口内有铭文,为“妇好”二字。此_尊,造型雄奇,花纹绚丽,既是实用器,又是极好的艺术品,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3、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扩展资料:
青铜器历代发展
发展时期
商代早期、中期公元前16世纪一公元前13世纪。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器艺术趋于成熟的发展时期。以酒器为主的礼器体制初步建立,兵器种类增多。普遍装饰兽面纹样,构图渐趋繁密,线条峻深劲利。
分铸技术的应用已较娴熟,制范、合范技术相当进步。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在黄河、长江的中游地区多有发现,奠定了青铜艺术鼎盛的基础。
鼎盛时期
商代晚期西周早期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1世纪。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铜艺术辉煌灿烂。商代礼器的重酒体制臻于完善,满布器身的纹饰大量采用浮雕和平雕相结合的方法,精美绝伦。运用夸张、象征手法表现动物神怪的兽面纹空前发达,既壮严神秘又富有生气。
纪事何铭文在商末出现。周初礼器沿袭商制,出现了向重食体制转变的端倪。铸记长篇铭文是西周青铜礼器的重要特点。
转变期
西周中期、晚期春秋早期公元前11世纪末—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形成重食的系统。列鼎制度、编钟制度和赐命作器之习已经形成。新器类出现,器形端庄厚重,纹饰多为动物变形,或流转舒畅,或朴质简率。
作器铸铭盛行,多见有长篇铭文的重器。春秋早期的形制和纹饰是西周中晚期的自然延续。各诸侯国普遍建立青铜铸造业,水平不一,有的范铸技术略显粗疏,大国之器仍较精严。
更新期
春秋中期、晚期战国公元前7世纪下半叶—公元前221年。春秋中期至战国,青铜艺术的发展再次出同高潮。列国青铜器趋向成熟,区域特征明显,北方晋秦、东方齐鲁、南方荆楚的青铜艺术交相辉映。器物的生活实用性加强,礼器的功用逐渐消失。
形制的创新,出现了许多谲奇精丽之器。以龙为主题的纹饰细密繁缛,人物活动的画像创造性地作为主纹出现。失蜡法和印模块范拼合法产生,镶嵌工艺绚丽工巧。铭文字体亦注重美化。战国晚期,青铜艺术趋于朴素平实。秦、汉为青铜器发展史的余辉。
参考资料:
青铜鸟尊是西周时候的物品
鸟尊所在的晋侯墓地是一处西周大型的组墓,共有九代诸侯及十位夫人的墓葬。这件鸟尊的主人是唐叔虞之子晋侯燮夫所拥有的一件高规格祭祀礼器。鸟是西周时期晋国的图腾,是连接人与天神的神物。
以上就是关于尊是一种什么容器全部的内容,包括:尊是一种什么容器、三星堆3号坑出土了一铜尊,文保专家对其进行浮土清理工作的意义何在、各个时期的青铜器及代表作是什么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