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千年不闰,四千年再闰;万年不闰,五十万年再闰。
公历闰年判定遵循的规律为: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公历闰年的简单计算方法(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年份即为闰年)
1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
2能被400整除
这项规则是由16世纪格列高丽13世所订,为的是求历法准确。
以21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为例:
[四年一闰]平年是365天,二月为28天;闰年是366天,二月为29天闰年的二月比平年的二月多一天那么闰年多出的一天是从哪来的呢 这是教师应该了解的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知道一年是地球绕太阳旋转(也称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而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实际的时间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我们把平年按365天计算,实际上就少算了5小时48分46秒,四年就相差了23小时15分4秒,也就是说4年就少算了近一天所以每四年就规定了一个闰年,把这一天加在闰年的二月,以补上少算的时间,也称为"四年一闰"
[百年不闰]根据上面的叙述,每四年出现一个闰年时,但时间并不是整整24小时,所以四年一闰又多算了44分56秒按这样计算,每一百年就多算了18小时43分20秒,又将近一天所以,到公元整百年时,这一年不算闰年,以抵消多算的时间,称为"百年不闰"
[四百年又闰]按上面百年不闰的计算,每一百年又多出了5小时16分40秒,这样每四百年就多出了21小时6分40秒,差不多又是一天所以,到公元年份是四百倍数时,这一年又是闰年,称为"四百年又闰"
这就是"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道理
按推2000年是闰年,2100年就不是闰年同样道理,"四百年又闰"实际上又亏了2小时53分20秒,经过八个四百年(3200年),又要亏23小时6分40秒因此,当公元年份是3200的倍数时,还要减去一闰(也就是说公元3200,6400年,都不是闰年)这样,交叉地计算闰年,与公转的实际时间,误差就很微小了
通常每四年里有一个闰年;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和三个平年。
闰年(Leap Year)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为闰年。闰年共有366天(1月~12月分别为31天、29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
凡阳历中有闰日(2月29日)的年份,闰余(岁余置闰。阴历每年与回归年相比所差的时日)。
产生原因
通常的解释是说一年有多少天多少小时多少分钟,取整数365天后,还有多余的,累积达到一天(24小时)后,就多加一天,多加一天的这一年就是闰年。这个解释只是告诉大家怎么计算,是人为设置的东西。
最根本的原因是: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tropical year)。公历的平年只有365天,比回归年短约02422天,所余下的时间约为每四年累积一天,故在第四年的2月末加1天,使当年的时间长度变为366天,这一年就是闰年。现行公历中每400年有97个闰年。
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这样,经过400年就会多算出大约3天来。因此,每400年中要减少3个闰年。所以公历规定:年份是整百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世纪年,即使是4的倍数也不是闰年。
三年润一次,五年润两次,十九年润七次。
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汉历(民间亦称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汉历年的矛盾;
防止汉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每2至3年置1闰,古代曾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废除了固定闰周,采用无节令月置闰,因此是该闰时置闰)。
我国传统历法把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设置为一天,把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亮相重合的时候定为一个月的开始,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规定为一个月,虽然每一年的长度可能并不相等,但如果将每一年的长度平均一下,就可以发现一年大约就是回归年的长度。
这样的历法,既可以保证月圆之日是在每个月份的中间,又保证根据月份能够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而之所以能够做到调和阴阳,关键就在于“闰月”的设置。闰月使人们既可以确定一年周期的起始点,又可以调整历法上年的长度,使其尽量与回归年接近。
扩展资料:
闰月产生原因:
世界上的历法共有三类:一类是阳历,就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年的月数和月的日数可人为规定;一类是阴历,就是以月球绕地球运转一圈的时间为一个月,只有年的月数可以人为地规定;
第三类是阴阳历,就是以月球平均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为一月,但通过设置闰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数又与地球平均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相等,如中国的汉历、藏历。
所以,中国的汉历并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历。汉历中的阴历成份和阳历成份各有用处。阴历可以指明月亮的盈亏,还可以预告潮汐的大小。
阴阳历的用处更大,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它表明了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最适合指导农事活动,因此作为阴阳合历的中国传统历法才叫做农历。所以,农历并不等同于阴历,如果把农历称为阴历就不妥当了。
太阳、月亮是人们挂在天上的日历。年复一年,地球围绕着太阳不停运转,地球上的万物也在日月轮回中生息繁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闰月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闰月:古人调和阴阳的智慧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普通年份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是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世纪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对于数值很大的年份,这年如果能被3200整除,并且还能被172800整除的才是闰年。如172800年是闰年,86400年不是闰年(因为虽然能整除3200,但不能整除172800)。
扩展资料:
按一回归年365天5h48'455''计算:3200年多出16000小时153600分145600秒=18600小时26分40秒,现行公历中每400年有97个闰年。
3200年共978=776个闰年=77624小时=18624小时>18600小时,所以只能算到775个闰年,3200不是闰年,于是77524=18600,多出了26分40秒(共计1600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闰年
全年354或355天。
公历闰月29天,农历闰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公历闰月的意思是公历每四年出现一次二月29天,为闰月(闰二月);农历闰月的意思是农历一年内出现两个二月,第二个二月为闰二月,农历闰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是因为农历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2953059天)为1月,因为不能设置一个053059天,故此设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没有31天的),全年354或355天。
以上就是关于闰年多少年一次全部的内容,包括:闰年多少年一次、通常每几年里有一个闰年、闰月几年一次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