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表面积有两种:一是重量比表面积,就是单位重量的比表面积,例如Sw=3000平方厘米/克。二是体积比表面积,就是单位体积的比表面积,例如Sv=15000平方厘米/立方厘米。
两者关系,重量比表面积
比重
=
体积比表面积。
体积比表面积可以换算成平均粒度,即粒度报告单中的D(3,2)。如果体积比表面积单位是平方厘米/立方厘米,那么,D(3,2)
=
60000/Sv,单位μ,微米。
用D(3,2)
算比表面积,它是把颗粒当着球形,实际颗粒几乎都不是球形;所以,算出值与实际的比表面积有不小差异。
将物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称为物体的“比表面积”。这个数据对纳米材料的性质有重要影响。一般球形颗粒的表面积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其体积与直径的立方成正比,故其比表面积与直径成反比。随着颗粒直径的变小,比表面积将会显著增大,说明表面原子的大小所占的百分比将会显著增加。例如,直径大于01微米的颗粒,表面效应可忽略不计,而当尺寸小于01微米时,其表面原子的百分比急剧增长。甚至1克的超微颗粒,表面积的总和可高达100平方米,这时的表面效应将不容忽略。超微颗粒的表面与大颗粒物体的表面是十分不同的。若用高倍率电子显微镜对金属超微颗粒进行电视摄像和实时观察,就会发现这些颗粒没有固定的形态,随着时间的变化会自动形成各种形状(如立方八面体、十面体、二十面体)。这种状态既不同于一般固体,又不同于液体,这是一种准固态。在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照射下,表面原子仿佛进入了“沸腾”状态。尺寸大于10纳米后就看不到这种颗粒结构的不稳定性,故大于10纳米的微颗粒具有稳定的结构状态。
对超微颗粒而言,尺寸变小,其比表面积必然显著增加,从而产生出种种奇异的性能。
1、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单位是m2/g。通常指的是固体材料的比表面积,例如粉末,纤维,颗粒,片状,块状等材料。
2、比表面积另一种定义:面积/体积。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分外表面积、内表面积两类。国标单位m2/g。理想非孔性物料只具有外表面积,如硅酸盐水泥、粘土矿物粉粒等。
比表面积英文为 specific surface area,指的是单位质量物质所具有的总面积。分外表面积、内表面积两类。国际标准单位为㎡/g。
表面积是固体与周围环境,特别是液体和气体相互作用的手段和途径。一般有下列三种作用:
1) 固体-固体之间的作用:表现为自动粘结,流动性(流沙),压塑性等。
2) 固体-液体之间的作用:表现为浸润,非浸润,吸附能力等。
3) 固体-气体之间的作用:表现为吸附,催化能力等。
比表面积,一般情况下是指固体状材料的比表面积,比如颗粒,粉末,纤维,片状,块状等。其定义为单位质量物质的比表面积。何为“单位质量”,一般指的是1g的质量。面积计算单位是m2
那么比表面积的单位就很明显为m2/g。
比表面积英文写法:specific
surface
area,或者行业内页叫surface
area。缩写是SSA。
不同材料的比表面积值不同,小的可能1m2/g左右,大的达到几千m2/g。一般的作为吸附剂,催化剂的材料比表面积都很大,这跟其使用目的息息相关。
比表面积的测试原理,目前国际通用的是FSORB2400为基础的气体流动法原理和VSORB2800为基础的静态容量法原理。
1、表面积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πr^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6a^2。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2πrh。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2、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单位是m2/g通常指的是固体材料的比表面积,例如粉末,纤维,颗粒,片状,块状等材料。
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物质的总表面积,即每克物质总表面积,单位为:
m2/g比表面积是粉体材料,特别是超细粉和纳米粉体材料的重要特征之一,粉体的颗粒越细,其比表面积越大,其表面效应,如表面活性、表面吸附能力、催化能力等越强。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换算比表面积全部的内容,包括:如何换算比表面积、有人能帮我解释什么叫做比表面积吗、比表面积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比表面积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