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麂子是国家保护动物,但由于种类多,所以一级、二级的都有,比如黑麂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生小麂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
人类对其生存的干涉才是最重要的原因是麂子成为保护动物的原因,麂皮的质地非常的优质、舒适,经常被用来制作高档衣服和鞋子,所以麂子就惨遭大范围的捕杀。
麂子的特点:
“麂子”是一种小型鹿,为草食性动物,多以种子植物以及蕨类和伞菌为食。栖息于高山或丘陵地带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采伐迹地和河谷灌丛,经常活动于海拔1000~4000米之间的山上。
麂子在鹿科动物中算是体型比较娇小而又可爱的一种,成年麂子的最大公斤数不超过七十,体长也不会超过一百二十厘米,看起来非常的短小而又精悍。麂子腿又长又细,线条十分的优美,但是腿部力量又十分的具有可塑造性和韧性,爆发力非常的强。所以麂子是非常善于奔跑和跳跃的。
麂子是国家保护动物。
我国的麂子主要分为3种,其中黑麂的数量最为稀少,因此也被设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只允许人工繁育,但不能随意的贩卖,而赤麂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养殖需要得到许可,而体型最小的野生小麂也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
麂子的特点
麂子成体体重在35公斤以下,体长75~115厘米。 腿细有力,善于跳跃,皮软,俗称麂子。 麂子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 中国有黑麂、赤麂和小麂3种,其中黑麂为中国特有种类,是中国国家级保护动物。 麂子在白天活动,喜欢单独生活。
麂子只吃草,一般生活在丛林里,吃种子、嫩草、草、树枝等。 春季交配。 孕期在半年左右。 胎内生1~2个孩子。 喜欢的食物是山苍子、野玫瑰微、野草莓、油茶树等阔叶系植物的叶子。
不同麂子的保护等级是不同的。
我国的麂子主要分为4种, 分别是黑麂,赤麂,小麂和菲氏麂。黑麂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赤麂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菲氏麂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ver 31——数据缺乏(DD)。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哺乳类)——濒危(EN)。
野生小麂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China Key List—Ⅲ级。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近危(NT)。
黑麂致危因素与保护建议:
致危因素:分布区面积缩小,种群数量也有所下降。偷猎现象较严重。栖息地破碎化引起的雌性介导的基因流量减少。
保护建议:加强几个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保护和改善黑麂的生活栖息环境;进行黑麂的在中国的数量调查和资源评估,为进一步保护和拯救这一物种提供科学根据。加强民间科普宣传,提升民间珍稀动物保护意识。加强对非法买卖黑麂行为的打击力度。
百度百科-麂子,百度百科-菲氏麂,百度百科-黑麂,百度百科-赤麂,百度百科-小麂
麂子是国家保护动物。
麂子又名赤麂,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鹿科,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俗称“麂子”,因其天性胆小,南方沿海一带也称“黄惊”。
麂类是典型热带、亚热带森林或林缘灌丛种类,主要栖于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高山湿性暗针叶林。主要为夜行性,常单独活动,喜在林缘草坡处啃食青草,亦在疏林中食鲜枝嫩叶。通常5~7月产仔,孕期5~6个月,每年1胎,每胎3~5仔。
麂子的外形特征:
麂属动物为中小型鹿类,最大体重不超过35公斤,雄兽有角,雌兽无角,只在相应部位微有突起。麂角的角基颇长,外有毛皮包裹。角尖向内向下弯曲,基本不分叉。
成年雄兽长角后,未见脱落换角报道。有额腺(黑麂除外)以及眶下腺,但没有附跖腺。头部被毛短而细,泪窝颇大,额骨两侧缘隆起成骨嵴,向后延伸至角基部。雄兽上颌犬齿呈獠牙状。
1、叫:麂子
2、 鹿科的一属,仅雄麂具短角,角干向后伸展,角尖内弯,不分杈或仅分1小杈,角基部在脸上形成纵棱脊;被毛短而细;四肢细长,蹄狭尖;有大的上犬齿弯曲呈獠牙状 ,但较麝、獐的獠。
3、已列为国际濒危动物。
本属共6种。中国有黑麂、赤麂和小麂3种。
①赤麂,又名黄猄。为麂类中最大的1种,体长80~150厘米,肩高约55厘米;颜面部棱长;体背棕褐或暗褐色,胸部鲜棕,后腹毛色从淡黄到纯白,腋部有白色块斑,鼠鼷部、臀部、尾下为纯白色。栖息于密林 、草丛、山地丘陵 ,有时也进入居民点和农田周围。白天活动。营单独生活。性机警。以种子、嫩草、青草、树枝等为食。春季交配。妊娠期半年左右。每胎1~2仔。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
②黑麂。为中国特有种类,是中国国家级保护动物。体型略小于赤麂,体长约120厘米,肩高约 50厘米;耳短圆;侧蹄较其他麂发达;体背毛色棕黑,眼周至额部有1束鲜棕色簇状刚毛,前额、耳与两颊间有呈V字形橙栗色暗纹,腰腹部和四肢暗黑色,臀周、尾下部和鼠鼷部纯白色,边缘深栗色。栖于地势较高多岩石的密林和山坡灌丛中。以嫩枝、叶子、果实、蔬菜、豆类为食。主要在春季产仔,每胎1仔,幼仔约6~10个月性成熟。 数量较少,仅见于中国浙江、安徽、福建等省的交界处。
③小麂。麂类中最小的1种,也是中国特有种类。叫声如犬吠,故又称吠鹿或犬麂。体长70~90厘米,肩高约40厘米;脸短,颜面棱也比赤麂短;体背毛色变异较大,呈黄褐、棕黑色,颈背中央有1黑色条纹,臀周、尾下、鼠鼷部亦呈白色;蹄小于赤麂和黑麂;泪窝深而圆。栖于地势较低的丘陵、小山的低谷、山坡灌丛。以嫩叶 、幼芽、青草 、果实、种子为食。全年繁殖,产后还可受孕,怀孕期约 6~7 个月,每胎1~2仔。分布于中国江苏、浙江 、福建 、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台湾。3 种麂中以黑麂数量最少,分布区狭窄,已列为国际濒危动物。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麂子麂子有哪些特点和习性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是麂子麂子有哪些特点和习性、麂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麂子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