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对应的月份是农历一、二、三月,夏季对应的月份是农历四、五、六月,秋季对应的月份是农历七、八、九月,冬季对应的月份是农历的十、十一、十二月。
春季是指我国农历从立春到立夏这一段时间,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夏季是指从立夏至立秋的这一段时间,包括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6个节气。
秋季是指从立秋到立冬这一段时间,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冬季始于农历的立冬,止于次年的立春,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6个节气。
四季由来
我们的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的同时,也在绕自身的地轴自转。不过地轴并不垂直于公转轨道面,而是有一个23度27角分的倾角。正是因为这个倾角的存在,才会使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且白昼比黑夜长,所以北半球气温处于一年中最高的时候,为夏季。这时太阳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且黑夜比白昼长,因此,南半球处于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冬季。
当地球绕太阳再公转半圈时,太阳的直射点由北回归线移向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逐渐减少,由夏季进入秋季,进而转入冬季。而南半球却正好相反,由冬季进入春季,进而过渡到夏季。
对于四季代表的具体月份,古今中外有不同的划分依据:
近代将阳历3到5月划分为春季;6到8月为夏季;9到11月为秋季;12月到第二年2月为冬季。
古代划分依据是:夏历的1到3月为春季,4到6月为夏季,7到9月为秋季,10到12月为冬季。
也有按照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时令来区分。
西方天文学史上曾按照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来区分四季。
扩展资料:
在气候上,四个季节是以温度来区分的。在北半球,一般来说每年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在南半球,各个季节的时间刚好与北半球相反。
参考资料:
按照月份分季度,一年分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冬季。1月20日为春分,即进入春季。6月21日为夏至,即进入夏季。9月23日为秋分,即进入秋季。12月21日为冬至,既进入冬季。以上的日期均以新历为标准。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应气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四季变化
四季的递变全球不是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变冷,南半球由冷变热。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在不同季节有周期性变化规律。
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地球上的四季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
它影响或者决定地球环境中很多事物的运动节律,尤其是生物适应最为明显。季节转换涵盖了气候变化、物候变化等多方面特征。四季的周期变化,也标示着事物的发展过程,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
划分有不同的标准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划分:
一、天文学上:以四个中气即"二至二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作为四季的开始它是按我国农历节气的一种分法
二、中国古代:多用"四立"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它也是按农历节气的一种分法
三、在公历(格里历)一般以1月份为最冷月,7月份为最热月,故以公历3月、4月、5月份为春季,6月、7月、8月份为夏季,9月、10月、11月份为秋季,12月、1月、2月份为冬季这种四季的分法,较适宜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此分法适用性差
四、在农历上还以农历的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季这种划分方法也存在适用性差的问题
第一种划分法和第二种划分法和第四种划分法都是按农历(含节气和农历月份)划分的
如有用 求采纳
以上就是关于春夏秋冬对应的月份全部的内容,包括:春夏秋冬对应的月份、中国的四季是按什么月份来划分的、一年四季怎么划分月份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