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朱高炽是朱棣的儿子,在位不足一年就英年早逝了。后妃殉葬制度其实在古代很长时间里都存在的,本来在中原王朝立已经不多见了,只不过由于后来许多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这种不良风气在中原又开始兴起了。朱元璋或许是受到元朝的影响,所以他在建立了明朝之后,也把这个制度给继承了下来,他和朱棣死后都有妃子殉葬,而且数量还不少。而到了朱高炽死后,同样如此,虽然他是“仁”宗,死后却有5名嫔妃殉葬,她们分别是:贵妃郭氏、顺妃谭氏、淑妃王氏、丽妃王氏、充妃黄氏。幸好朱高炽在位时间不长,妃子也不多,不然的话,恐怕绝对不止五位,还不知道多少人要遭殃呢,要知道朱高炽是一位非常好色的皇帝,可惜身体和生命阻止了他。
朱元璋恢复的殉葬制度,其实是有规定的,这些人基本是没有生育过的妃子,在五位殉葬的嫔妃中,其他四位的确都是没有生育过的妃子。有一位是例外的,就是贵妃郭氏。郭氏是开国功臣郭英的孙女,这个郭英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少有的被朱元璋给留下来的功臣,可见其受到的重视和信任。郭氏高贵贤淑,德才兼备进入东宫后深得宠爱,在朱高炽当了皇帝之后也同样如此。而且,郭氏还生下了三子及公主。按例,郭贵妃家世显赫,最受宠,又生下了三个儿子,这样的是不需要殉葬的。与她相近的张敬妃无子都以勋旧之女特恩免殉,那么郭氏就更没有必要了。所以关于这一点也成为了一个谜团,有人说她是自愿的,也有人说她是被迫的,被仁宗张皇后所迫,只好殉葬。
顺妃谭氏,御史谭福之女。她是在朱高炽还是太子期间纳为妾室,可是她不受宠爱,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朱高炽登基后,封谭氏为昭容,还没来得及举行册封礼,明仁宗就驾崩了,而她也成为殉葬的五人之一。淑妃王氏,王氏也是在太子宫就被纳为姬妾,不过也有说她生有公主,但公主的封号待考证。她也是五人之一。丽妃王氏,王氏是明仁宗在太子府的姬妾,明仁宗登基的时候封她为昭容。充妃黄金娣,是秀怀王正妃黄氏和嘉善公主驸马王增的祖姑,其兄长在她的墓志铭中曾提及她在仁宗生前便已被封为贵妃,但是史籍中并未有相关记载。
殉葬制度是在奴隶社会就存在着,在一定程度上,殉葬制度是非常不平等的,有权势的人死去之后就会找一些活人去殉葬,这个殉葬制度在秦始皇死后达到了高潮,后来在汉朝的时候被废。可是到了明朝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却又重新恢复了殉葬制度,当时是朱元璋的次子因病死亡之后,朱元璋就让两个妃子为其殉葬,后来也开启了明朝的殉葬制度,这是因为当时明朝是以元朝为主的,而元朝是少数民族蒙古人统治的,所以会选择用殉葬制度,所以朱元璋也跟随着元朝的制度恢复了殉葬制度。其实历史当中还有人说是因为朱元璋因为是农民出生的,所以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希望有些人能够陪自己殉葬,以免自己在死后孤苦无依。
殉葬制度是非常可怕的,是古代奴隶社会包括封建社会,君主为采用活人来给墓主陪葬的制度,是非常残酷的一种陋俗。根据历史记载,殉葬制度兴盛于商周时代,当时一些全程将自己的妻妾包括亲近的人来作为殉葬,可以说当时的殉道手段可谓是极其残忍的,有被砍头有被绳索勒死,有被毒死,还有被活埋的,司法可以说得上是千奇百怪。
后来的殉葬制度在明朝实行70多年之后,被明英宗朱祁镇给废除,这是因为当时明英宗被俘虏,当时明英宗朱祁镇的皇后一心为了救自己的丈夫,所以拿出了全部的钱财来营救明英宗朱祁镇,后来明英宗朱祁镇重夺皇位之后,就为了自己的妻子选择下令废除了殉葬制度。而且当时明英宗朱祁镇的父亲想要让明英宗朱祁镇的生母孙皇后来殉葬,让小小年纪的明英宗朱祁镇差点母,所以所以这个制度也非常的不满。
最后殉葬制度是中国历史古代统治阶级非常残酷的一种制度,这个制度是不应该再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的。
明朝第一位"皇贵妃"唐贵妃殉葬是因为明朝一直有殉葬的制度,而且唐贵妃属于前君王的宠妃。景泰八年,明代宗病重被明英宗夺取君王之位,明英宗中为了避免潜在的隐患,他清除前君王的势力是势在必行的。
唐贵妃是明代宗生前非常宠爱的贵妃,她不仅拥有自己的势力,而且也有可能拥有明代宗的子嗣,所以让唐贵妃殉葬是最保险的方式。
明代中期间他的子嗣并不多,只有一子二女,儿子还早早夭折。明代宗一共拥有两位皇后,一位是王皇后,在景泰三年被废,另一位是杭皇后,在景泰七年病故。皇贵妃相当于副皇后,唐贵妃在剩下的后宫女子当中地位最高,实际上掌管了后宫,所以唐贵妃如果她给明代宗生下孩子的话,她晋升为皇后是很顺理成章的。
明代宗非常宠爱唐贵妃,历史上记载过两件小事可以看出明代宗对唐贵妃的宠爱程度。一是唐贵妃的父亲和邻里,因为土地的事情有一些争执,但是她的父亲没有仗势欺人,此事得到了明代宗的夸赞,后来还给了唐贵妃的父亲很多土地。另一件事是唐贵妃骑马受到惊吓,明代宗特意交代相关人员挑选最好的马精心驯养,以便唐贵妃以后骑。
从这两件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明代中对唐贵妃的宠爱,当时明代宗仅仅30岁左右,唐贵妃20左右,所以他们留下自己的指示是非常有可能的。
不过明代宗身体不好,在景泰八年他就病逝了,如此一来,他的后宫佳丽无人照料,命运自然是悲惨的。按照明朝的制度唐贵妃等人被迫殉葬。她们殉葬对新任君王非常有利,一方面可以免去善后的麻烦,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势力的隐患。古代的女人无论是身份高贵还是身份平凡都很难自己掌握命运。
2020年开年大剧《大明风华》,是近年来少有提及明初残酷殉葬制度的电视剧。
当然,剧中对明初嫔妃殉葬制的描述,是太子妃张氏口中的「后宫无所出者殉」,其实大大减轻了其残酷程度。
明初真实历史中,除正宫皇后外,所有妃嫔无论是否生育,都要殉葬,只有皇帝或太后特旨赦免的个别妃嫔,才能免死。
明太祖朱元璋,与和皇后马秀英是结发夫妻,共历贫贱患难,恩爱至深,
然而,并不妨碍他同时广纳妃嫔,有封号的后妃四十六人,生下了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
朱元璋一直自诩只好读书,不好女色,对后宫这些女人,毫无怜惜之情,甚至复古了千年之前的人殉制度,死后将她们尽数打包带走。
事实上,朱元璋之所以广纳妃嫔,也只是为了尽可能多的繁衍后代,把自己从孤身一人繁衍成一个枝繁叶茂的大家族,儿子可以用来封藩一方,女儿可以用来联姻和笼络功臣,从而让自己建立的帝国,根基尽可能巩固。
这同样也是历史上绝大多数帝王,明明有心爱之人,一样要广纳后宫的根本原因。以古人的平均寿命和极高的婴孩夭折率,以及产妇死亡率,只有一个妻子,对整个王朝的社稷前途,都实在太危险了。
而朱元璋死后,那些生育了皇子的妃嫔,全部都被他勒令殉葬了,即使她们的儿子已经是封藩一方的藩王,也都不能免死。哪怕是年仅3岁的幼女宝庆公主的生母,在野史中被赦免了,其实一样也没破例。
更残酷的是,从皇次子秦王早死,秦王妃王氏(蒙元名将王保保之妹)被朱元璋勒令殉葬起,亲王郡王的正妃如果“无所出”,就是没有生育儿子,也要和侧妃、姬妾一起被强迫殉葬,生下儿子的才能免死。
明仁宗郭贵妃生下3个皇子,又是功臣之女,尚且不免于被殉葬,反而是另几个无子嗣的老妾,和仁宗张皇后关系好,就被赦免了。另有敬妃张氏是名将张辅之女,也得到了特旨赦免。
《大明风华》剧中,李朝进贡他们“全贵妃”所生的“婴宁长公主”给朱棣做了“朴妃”,这本身就肯定不符合历史,因为李氏朝鲜作为明朝藩属国,国君只是郡王,既不能有“贵妃”也不能有“公主”,更不姓朴。
而且, 如果按真实历史来,朝鲜进贡的“安贵妃”和“朴妃”姊妹,无论如何折腾,是否生下子嗣,都注定难逃殉葬噩运。
所以,为了剧情需要,才要在剧中将殉葬制改成了「后宫无所出者殉」,让“安贵妃”有一个努力折腾的动机。
至于当时的明朝为何有如此残酷的殉葬制度,愿意入宫攀龙附凤的女子还络绎不绝,原因也很简单,当不了嫔妃的宫女更苦……
明朝的宫女,生病了不给医治,而且是终身制,到死不得出宫,明神宗王皇后好酗酒,打死的宫女上百人。
另一方面,这些后宫女子, 同样也过着封建社会女性最顶端最奢华的生活。特别是高位嫔妃的物质和礼制待遇,甚至远远超过了名声赫赫、殚精竭虑的国家重臣。
她们如有幸生下子女,相对于大明王朝其他几乎所有人而言,那是真正的高高在上,身份之别如鸿沟天鉴,而且这种地位差距,同样被当时所有人视为天经地义。
而且,明初那些殉葬嫔妃的家人,有个专门称呼“朝天女户”,可以世袭锦衣卫千户、百户的官职,这是比类朝廷一品大员才有的待遇了。
要知道,于谦打赢北京保卫战,也只是让儿子于冕得到了“世袭锦衣卫千户”的世职。
历史上,明宣宗朱瞻基死时,除了胡皇后、孙皇后肯定不用殉葬,还有生下皇次子朱祁钰的吴贤妃被特别赦免。
朱元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可他同时也是一位非常残暴的君主,他的一生中杀死了无数的人,有很多人其实是无辜的。他的一些政策,也是引发了很多人的不满,这也导致他在后世的风评会呈现明显两极化。其中,朱元璋最大的污点之一无疑是采用殉葬制度,在他死后,有很多的宫人都被迫殉葬。殉葬制度起源是比较早的,不过人们对于这种制度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原始社会时期,这是非常不人道,十分残暴的做法。在殷商时期,像商纣王就提出禁止殉葬,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反对殉葬,这种风气才渐渐消失。
可到了明朝,殉葬制度又开始恢复,在洪武朝之后,一直到英宗朝才开始渐渐废除。当然,殉葬制度并不是真正消失了,其实一直到清朝,殉葬制度也还存在,有很多的后妃也都是被迫殉葬,她们的命运确实很悲惨,可这就是皇室无情残酷的地方。朱元璋是从底层一点点打拼上来的,他可以说见惯了这世界的残酷,他继位之后,对百姓相对来说也还不错,确实能让国家休养生息。那么朱元璋他为何要选择执行殉葬这种野蛮残酷的制度呢?显然,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有一定的关系。
在宋朝之后,金,元等由外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开始统治国内的很多地方,他们的统治也直接影响到了社会风气。在游牧民族里面,殉葬制度一直是比较流行的,不过像皇室里面正式施行殉葬的做法,在元朝也是比较少见的。可当时受到外部文化的影响,国内的很多习俗观念确实被大大改变了,在民间也确实开始出现各种殉葬的事情,元朝政府也曾表彰过。朱元璋建国之后,他的政权里面有大量的元朝官僚,还有很多是从原来的地主阶级上来的,这些人也带来了元朝时期官场的风气。比如在当时有人去世之后,他的妻子按照之前的惯例,就由他的弟弟来继承。在元朝的法律里面,这种做法是被允许的,还可以娶自己的庶母。
这也能看出当时人们对于伦理纲常的认知,确实是被严重影响了,朱元璋对这类的事情做了严格的治理,可他为何没有对殉葬做治理呢?显然,朱元璋眼里只要对他的统治有利,就不会去治理。明朝所执行的殉葬,倒也不是为了防止后宫干政,毕竟殉葬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没有生育的。她们也根本算不上是威胁,可朱元璋时期国家开始重整纲纪,尤其是树立新的伦理道德观念。朱元璋本人也是非常推崇儒家,他就大力采纳儒家的理念去重整社会风气,在他的强势推行下,明朝也渐渐开始成了礼教森严的时代。
这点主要就体现在对于女子的束缚上,其实英宗废除了殉葬,并不代表殉葬真就没了,它只是换了个方式继续存在而已。明朝对于女子不断进行洗脑,强调她们要讲究三从四德,甚至还出现了不少的烈女,在丈夫死后自己就选择自杀,被别的男人触碰过后,直接就把接触的部位砍掉。这些听起来都让人觉得毛骨悚然的事情,确实就发生在当时的社会,朱元璋为了整顿松散的社会,选择了用严法和严格的理念去匡正,这确实有效保障了明朝的皇权。他的国家变得越来越稳固,对于百姓的束缚也是越来越强,清朝同样延续了他们这种做法,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其实这种烈女殉夫之类的,本质上和殉葬区别不大。
有很多女子本来就不愿意死,迫于世俗社会的压力不得不选择死去,这就是礼教森严的封建社会所带来的恶果。当然,朱元璋执行殉葬也存在着一些疑问,比如朱元璋去世的时候,到底有多少人被迫殉葬,有关殉葬的说法,其实像实录这些正史里面几乎没有怎么提及。真正提起较多的,还是来自王世贞等人的作品。其实要想搞明白这件事,也并不难,因为朱元璋的陵墓孝陵就保存得比较完整,里面的地宫规模也是相当大。这些年考古学家们也是多次探测,也搞明白了地宫里面大致的架构,要想知道朱元璋是否真的执行殉葬,打开探索孝陵就能知道了。
朱元璋死后,明朝的政局也出现了极大的动乱,朱棣夺取了皇位,销毁了之前和建文帝有关的很多档案。这也导致有关朱元璋去世之后的很多细节,也都没有足够可靠的资料去了解,很多事情就真的永远成了秘密。殉葬这种说法还是应该持怀疑态度,毕竟在孝陵真正被打开之前,他是否执行殉葬也还并不好说。当然,绝大多数的人是相信他执行殉葬的,毕竟朱元璋并不是一个善茬,他确实杀掉了无数的人,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做出这样的事情似乎也不会让人觉得奇怪的,反正人们对他的印象也就那样,他要是做出什么善举,反而会让人觉得有些奇怪。
以上就是关于明朝哪个皇帝喜欢殉葬全部的内容,包括:明朝哪个皇帝喜欢殉葬、朱元璋为什么要恢复殉葬制度呢原因是什么、明朝第一位"皇贵妃"唐贵妃,为何最后却被迫殉葬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