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不如一代是社会心理还是社会现象

倒立的好处2023-04-26  19

社会心理,绝不是现象。先不具体说我们从穴居人进化到今天高铁飞机了。为啥觉得一代不如一代,因为和你同岁的牛人,是你看着他长起来的,你看见过他落魄,看见过他干一些不那么好的事儿,他的底儿你都知道,他在你眼里是个人不是神(甚至可能还不是个很好的人)。他要写本自传,你说不定还会笑“好多不露脸的事儿他都没说”。然而以前的人呢?我们不知道,只能从他留下的自传,和各种别有目的的成文资料去了解他。并不是谁都像季羡林那么真性情的,所以我们就只能看修饰过的各种“死者为大”“为尊者讳”的东西了。然后自然而然就会感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啊,还是三代盛世民风淳朴。

因为贾府所面对的环境已经改变了,贾府后代逐渐不被统治者看重,而且贾府享受了太久的安乐,已经慢慢失去了危机感,后代已经不想奋进,自然一代不如一代了。贾府的发家,与王朝的建立有关,因此统治者是很看重贾府的,才会为贾府封官赐爵。贾家也才得以晋身为四大家族之一,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贾家渐渐没落,最大的表现就是贾府一代不如一代。

这种能力上的衰败其实是正常的。就像红楼梦里面说的,一个家族往往是撑不过百年的,贾府在发家到贾宝玉这一代,也差不多是百年的时间。根据历史发展的规律,贾家的败落是合理的。而败落的原因有两个,分别是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这两个因素互相影响,导致了贾府最终吵架,树倒猢狲散。

首先是外在因素。一百年前的贾府和一百年后的贾府是不一样的。一百年前的贾府深受皇恩,统治者感恩贾府对国家的付出,自然是尽量照拂的。而在一百年后,贾府的功绩已经影响不了现在的统治者。“一朝天子一朝臣”,统治者只想培养自己的势力,对于这些早已没有功绩的贵族家族 ,是很不看好的。

统治者对贾府的态度不好的另一个原因,也是贾府败落的原因,就是后代的能力差。如果贾府的后代居安思危,还知道努力和奋进,在朝堂上做出自己的业绩,统治者自然也会重用贾府。可贾府的后代都是纨绔子弟,不爱读书,只知道享乐。他们没有能力解决贾府的危机,最终只能随着贾府的败落而四分五散。

总的来说,贾府一代不如一代,是因为贾府在朝廷越来越不受重视,也是因为贾府的后代不长进,任由贾府走下坡路。

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很少有能超过300年的,除了汉朝和宋朝,期间还中断过一次。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还是封建王朝的皇帝基本都是一代不如一代,那为什么历朝历代都会这样呢?

秦始皇嬴政

第一点、集权专制,专制是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大一统王朝的特色,只要是专制,一个王朝就不可能一直延续,不出百年就会由盛转衰。这是因为皇帝的权力太大了,军政大权和生杀大全都集于一人之手,而权力会腐蚀人心,明君还能节制,但昏君就会利用权力追求享乐。

第二点、不知民间疾苦。开国皇帝大多出身布衣,如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尝尽人间艰辛,亲身经历了前朝是怎样覆灭的,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水能覆舟亦能覆舟。因此开国皇帝及最初的几位皇帝,大多能勤勉治国。

汉高祖刘邦

但是,王朝后期的皇帝大多生于深宫长于深宫,从小锦衣玉食,不了解国情,也不知民间疾苦。这样的人指望他能成为明君的概率很低,所以王朝中后期盛产庸君和昏君,如唐僖宗、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嘉庆帝等等。

第三点、信息与交通不便,中国古代相对比较落后,没有电话、汽车、互联网等先进科学产品。因此皇帝下达的圣旨,要完全传遍全国一般要几个月以上。和平时期还好,而在王朝后期尤其末期,却是致命的弱点,这也是封建王朝造反频繁的原因之一。

明太祖zhuyuan

第四点、家天下,中国古代从夏朝开始就家天下,皇位继承只传给皇室中人,如父传子、兄终弟及等等。从西周开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到了秦始皇时期,由于国家已是大一统,皇位继承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家的兴亡都掌握的皇帝手里。选对继承人则国家兴,反之则衰亡。

举几个例子,如秦始皇之后的秦二世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秦朝在他的瞎折腾下迅速灭亡。汉宣帝明知太子不行,最后还是传位给太子,也就是汉元帝,导致汉朝盛极而衰。宋哲宗之后宋徽宗、宋孝宗之后的宋光宗等等。

以上就是关于一代不如一代是社会心理还是社会现象全部的内容,包括:一代不如一代是社会心理还是社会现象、为何《红楼梦》中的贾府一代不如一代、为什么中国皇帝总是一代不如一代,只有开国之君做得好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871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