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个爵位。
姚启圣(1624~1683年),字熙止,号忧庵,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隶汉军镶红旗。清朝康熙年间政治家、军事家,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之一。
康熙二年(1663),乡试中举,授广东香山知县,因擅开海禁,罢官从商。三藩之乱后,捐资募兵,投入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麾下,署诸暨知县,屡献奇谋,擢为浙江温处佥事。
康熙十五年(1676),劝降耿精忠,迁福建布政使。
康熙十七年(1678年),升任福建总督,负责平台事宜。
康熙十九年(1680),率兵攻克海澄,收复金厦,迫使郑经退兵澎湖,授兵部尚书衔、少保兼太子太保、右都御史。康熙二十一年(1682),协助水师提督施琅收复台湾。功高不赏,郁郁而终于福州。
姚启圣为政统军执法严明,在收复台湾过程中功勋卓著。著有《忧畏轩奏疏》、《忧畏轩文告》等。
扩展资料:
姚启圣主要成就:
一、平定三藩
姚启圣在追随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平定耿精忠叛乱之役中声名鹊起,其以不凡的勇气和谋略,协助康亲王攻克收复了江浙陷于耿精忠部署的土地,并一路进取福建,彻底平定耿精忠叛乱。
二、收复台湾
(1)击退刘国轩
康熙十七年(1678年),郑成功部将刘国轩率军进攻福建沿海,攻陷漳州门户海澄。姚启圣上任后迅速进剿郑军,很快扭转败局,迫使刘国轩收缩兵力在漳州附近,为后续逐步收复台湾奠定基础。
(2)制订平台方略
姚启圣上任伊始即向康熙奏请自己的战略部署,提出以“剿抚并用”的方式,一边攻取收复失地,一边招抚敌方不坚定的盟军将领。这一策略正适合清初国情,很快被康熙采纳,使得清廷顺利收复台湾。
(3)招抚郑军
姚启圣以从郑氏集团内部分化瓦解,逐渐削弱敌方势力的方式智取郑军。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漳州设置“修来馆”,以高官厚禄招降郑经部属,先后有陈士恺、郑奇烈、朱天贵等名将携所属官兵近五万人投诚,可谓成效显著。
(4)壮大水师
清朝初年,朝廷没有强大水师,对于盘踞海岛的郑军久无良策。姚启圣担任福建总督期间奏请朝廷委派重臣专职水师提督, 重视水师事务。康熙于是调拨万人从江浙选战船百余艘,从湖广拨发新式西洋火炮,大为增强福建水师的力量。
(5)恢复经济
姚启圣收复金厦后,上书恳请诸岛终止移民,最大限度恢复因连年征战、清廷“迁界禁海”政策而遭受严重破坏的地方经济,保护了百姓的利益。
(6)荐举贤良
姚启圣与大学士李光地,共同保举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为平台选将做出关键性决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姚启圣
首先是因为姚启圣是一位汉人,当时清朝是满人当政,如果汉人的权力太大肯定会受到满人势力的嫉妒。所以如果他不功成身退的话,将来的下场可能就会像当年的韩信一样凄惨。
所以姚启圣那个时候心中是心知肚明,他必须得功成身退,否则就算自己不退迟早也会被人家陷害,到时候可能连命都保不了。因为那个时候索额图和很多清朝的满族官员是清朝的主要势力,而索额图又非常嫉妒他的功劳。而康熙名面上给姚启圣很大的权力,但其实却用索额图等清朝老臣牵制姚启圣。所以姚启圣也明白,康熙心里还是不想太重用汉人。
康熙本身也是一位满人皇帝,他是代表满人利益的人,他也必须得为满人做主。所以在康熙的心里是又想利用汉人才能,但是又害怕汉人做大。其实从康熙的态度和表现中,姚启圣也感觉到了自己在朝廷是不可能待的长久的。
其实康熙一直在等姚启圣说出急流勇退、功成身退的话。虽然康熙知道姚启圣的办事能力非常强,但是他也知道姚启胜是一位汉人,太重用他就会让满人不满。在康熙心里需要汉人他们才能出来做官,但是朝廷如果不需要汉人了,汉人就要急流勇退。
所以姚启圣就聪明的选择了功成身退,因为他不想像当年的韩信一样死无葬身之地。他聪明地学起了张良,闲云野鹤游山玩水。所以纵使他再有才华,但是在满人说了算的朝廷里,是没有他的容身之处的。
而且当时姚启圣已经70多岁了,年近古稀的年纪也没有太多精力和朝廷的满人势力作对,姚启圣认为自己一生风光过这就够了,退隐之后在家还可以享清福,何乐而不为呢?
在《康熙王朝》中有一段剧情是周培公临死之前推荐了姚启圣去平复台湾。
周培公是一个很厉害的。虽然周培公一直受到朝廷的怀疑,汉人在一个满人朝廷实在是难以立足,但是依旧有他的一足之地,凭借的就是他立下的赫赫战功,因为是一个汉人,那些满清贵胄们依旧对他看不起。
自然周培公是一个文人,他也有他的傲气,也看不起那些打打杀杀的满人们。但是他是真心实意的希望这个国家好。所以在他病重之前依旧向康熙推荐了姚启圣,去平复台湾,他希望国家能得到统一。即使可能康熙会对他有所怀疑,但是为了国家他不顾一切。
因为他也知道康熙是一个明君,他会重用汉臣的,只要有本事有能力。不像之前的皇帝总是只用满人 也知道康熙能够识人之人用人。这真的是难能可贵。
所以即使病重,他依旧想着康熙,想着朝廷想着国家。所以台湾叛乱了,他就推荐姚启圣去治理,因为自己实在是无能为力了,希望推荐姚启圣之后,康熙能够知人善用。最后我们也知道康熙还是很有谋略的,他听从了周培公的建议,任用了姚启圣,果不其然,台湾也成功收复了。
所以虽然周培公死了,但是他的功劳还是非常的大的,如果没有他,可能康熙不会去任用姚启圣,或者说没有那么快的启用他,那么台湾的收复又会拖来拖去。
康熙皇帝整治姚启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不断的坐牢,而且还不给他书看,让他闲着再闲着,姚启胜虽然狂傲,不过他也是一位非常爱学习的人,让他闲着肯定比做什么都难受,这就是康熙皇帝的高明之处,他利用这种方法逼得姚启胜不得不臣服。
在《康熙王朝》中曾经有提到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比较重要的三位汉臣,这三位汉臣分别是周培公、李光地和姚启圣。姚启圣是周培公发现并举荐到康熙帝身边的汉臣,可是从一开始康熙皇帝就不是特别喜欢这位汉臣。
对于姚启圣,康熙帝不仅不喜欢他甚至还有些怨恨姚启圣,虽说姚启圣的能力兼备是得到康熙皇帝的肯定的,但在电视剧中却有一幕是康熙帝骂姚启圣的画面,这一幕被传是千古一骂,康熙帝为什么要骂他?
要知道,在康熙帝之前姚启圣一直就只是一位小官,甚至不被顺治皇帝录用,他为人豪爽正义,尤其是在和康熙帝的一番话中,很明显触怒了康熙,姚启圣一生着眼于满清利益,在当官的时候就向康熙帝表明满汉之间的不平等待遇的问题。
要知道在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康熙就已经非常不满,汉人在清朝时期一直不受待见,姚启圣的这番言论在康熙帝看来不过就是“作死”,加之在之后收复台湾的过程中,姚启圣以全部身家担保施琅与之一起收复台湾的过程中两人出现分歧。
当时施琅对姚启圣不满,于是两人之间出现分歧,此时的康熙对姚启圣也渐渐忽视,早在之前康熙帝就说过自己最恨的就是姚启圣这种人,在内心里已经把他杀了一千次了,对于仇人葛尔丹、郑经都没有如此怨恨的康熙为什么这么怨恨姚启圣?
因为康熙帝知道姚启圣这种人为官清廉,他虽表明顺应朝廷实际上内心对满足皇权却充满了蔑视,给了康熙一种“从道不从军”的感觉,所以对于姚启圣的巧舌如簧康熙帝更是想要将他杀之。
康熙帝知道自己无法驾驭的住这种内心从道的人,这才是他为什么这么恨姚启圣的原因。
《康熙王朝》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视剧,这其中有非常多的桥段如今还是让人津津乐道,而其中康熙重用养马的姚启圣其实让很多观众不解,但是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主要是因为当时姚启圣一直深得康熙的心腹推荐,再加上姚启圣本身就有才华,所以说就被重用了。
当时康熙可以说是一直非常相信自己的一个心腹,而他的心腹一直给他推荐一个养马的姚启圣。虽然说可能康熙一直半信半疑,但是他的心腹可以说一直受到康熙的重视,而且康熙很相信自己的心腹的赏识人的能力。因此,在心腹的强烈推荐之下,康熙就召见了这个养马的姚启圣,虽然说他的职位平平无奇,而且只是个普通百姓,但是要不是有这个伯乐的引荐,我相信姚启圣根本就没办法被康熙重用。不过如果姚启圣一直被推荐,但是有名无实的话,也不可能被重用,主要还是因为他真的有真材实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地理方面的人才。其实在当时朝廷之中非常稀缺姚启圣这样的人才,它具有经天纬地之才,可以通晓八方,所以就是这个特点才让康熙非常的喜欢。毕竟这种地理类的人才如今已经不多见了,当时康熙也很少见到,所以就想把它收归朝廷日后使用。毕竟康熙是一个十分珍惜人才而且爱惜人才的人,遇到了这么优秀的一个人,他自然不愿意放过。
而且姚启圣入朝为官之后,其实也确实发挥了自己的才能,一直给康熙眼前一亮的感觉,帮助康熙解决了很多难题,所以康熙对他的喜爱就越来越深了,因此才会重用他。毕竟姚启圣是一个又有才华又有名气而且很对康熙的胃口。
康熙皇帝说最恨姚启圣这种人,在心里已把他杀一千次了。即使对郑经和噶尔丹,康熙也没有如此深仇大恨。为什么呢?因为未从内心归顺朝廷的姚启圣,代表的是一种知识者的清醒,是一种对满族皇权的轻篾和对官场陋习的厌恶。这种“从道不从君”的清介之气,对于专制统治者来说是很不舒服的。而如姚启圣之巧舌如簧,冷嘲热讽,擅议朝政,在康熙看来便是妖言惑众,有动摇朝纲之害,他怎能不觉着如芒在背?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社会对知识分子(所谓“士”)的看法就呈矛盾纠葛状态。知识者经常被赋予重大的社会责任,被称为“社会的良心”。同时,社会各界对“士”又偏见极深,知识者被认为是“会说不会做”的眼高手低之人,是木讷迂腐的书呆子,知识者的洁身自好、持重守节被看作是“故作清高”。
历史经验表明,中国知识者在经济-政治-文化结构中的尴尬位置,决定了他们多数人的复杂人格及其命运。专制统治者懂得,欲坐稳江山,先要聚拢人心,“人心之中,最重要的又是士子之心”,朱元璋说的简洁:“治天下以人才为本”。这是因为知识者有思想、有见解,在民间具有影响力,执政者要巩固政权,使政权获得人民的认可,取得合法性,必须先争取“士”的认可与支持。同时,“士”的才智和能量又让统治者感到恐惧。为了保证君主的权威和君权的永恒性,统治者不惜动用暴力镇压“士”的理性精神和反抗欲望。
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中,总有一些不甘于沉沦,勇于担当道义和责任的人,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敢于对不合“正道”的社会政治,做不屈不挠的反思批判,而且,社会越黑暗,统治者越残暴,知识者的这种反抗和批判越顽强,越坚韧。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从司马迁、嵇康,到柳宗元、辛弃疾、文天祥,再到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龚自珍,这样的“士”代不乏人。中国古代思想之精华,智慧之结晶,于今日仍有其重要价值者,恰恰是在这些具有坚韧意志和高贵品格的“士”的手中产生的。
看电视剧《康熙王朝》,多处令我深思且产生共鸣,最让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的是姚启圣。康熙皇帝想要煞一煞“当世奇才”姚启圣的傲气,将他独自一人关在牢里,拟将他关上三个月,传令下去:任何人皆不可与姚启圣交谈,违者重罚。狱卒都被震慑住了,谁都不敢造次。只是依旧好酒好菜相等姚启圣。一日姚启圣无聊之至,看见别人依旧不动声色的送上酒菜,他再也忍不住了,痛彻入骨地大喊“你们别老是酒呀菜呀,得拿些书呀!就是拿本老皇历来也好呀!”随即啜泣起来。长达3个月的幽禁,回京途中康熙召见姚启圣在行辕中谈话,之后姚启圣藏起了一本书。康熙知道后对他说,朕平生两样东西不送人,一是嫔妃,二是朕读过的书。这本《仕林佚语》朕还没读过,你拿去读吧!姚启圣感动得泪都出来了。
个人认为《康熙王朝》中康熙重用姚启圣主要原因是汉人、能力、与施琅的关系。
康熙重用姚启圣是因为姚启圣是汉人。当时康熙已经平定了三番,版图广大,八旗兵力不足。另外满人生活在北方,是马背上的民族,不可能善于水战。所以攻打郑氏的主力必然是汉人兵卒。用满人统领汉人兵卒很难发挥出汉人兵卒的战斗力。所以提拔汉人统帅是必然的。即使不用姚启圣,也必然要重用别的汉人。这一时期提拔的李光地等人都是这个原因。
重用汉人势在必行,那么重用什么样的汉人就是最重要的选择了。在重用姚启圣之前,康熙和姚启圣有一番殿前奏对。在奏对中姚启圣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平郑方略。这番奏对深得康熙之心。康熙从中认识到姚启圣是有这个能力的人。电视剧中康熙在夸赞姚启圣既知海战又知陆战、既知满又知汉。这样的人就是康熙的不二人选。
姚启圣与施琅有过师生之实,所以姚启圣必然十分了解施琅。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用姚启圣就做到了知彼,已经胜了一半。康熙重用姚启圣一定有这个原因。后来姚启圣果然利用自己对施琅的了解,成功的将施琅逼到了大清这一边。
最后姚启圣是浙江人,浙江与郑氏隔海相望,是攻郑的根基之地。郑氏的民众与浙江民众多有联系,甚至至亲两地。用当地人为官能更好的获得民心,安抚民心,了解民情。后来姚启圣迁界禁海,兵民冲突严重,正是姚启圣出面安定了局面。后来姚启圣又利用民情,让迁界的民众留书给郑氏的亲人,瓦解了郑氏民众的敌志,也为平郑后的稳定打下了基础。
综上所诉,康熙重用姚启圣是必然的,因为姚启圣是真正的不二人选。
以上就是关于历史上有西湖候吗,康熙王朝里面封姚启圣为西湖候,真有这个爵位吗全部的内容,包括:历史上有西湖候吗,康熙王朝里面封姚启圣为西湖候,真有这个爵位吗、《康熙王朝》中姚启圣深得圣心,却为什么又功成身退不愿为官呢、为什么《康熙王朝》中,周培公临死要推荐姚启圣平复台湾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