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帝反封建与反封建反侵略有何区别

反帝反封建与反封建反侵略有何区别,第1张

封建的对象是一样,是自己国家封建势力。

反帝:帝国主义重点是对国家的经济的侵害,说白了只是为了钱。

侵略: 是一个民族或者国家希望通过暴力完全征服另外一个民族或者国家,被侵略的国家有灭种灭族的危险。反侵略的任务更加紧迫,关乎国家民族的存亡。

一个是越货,一个是杀人越货。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一、是斗争目标的双重性更加鲜明

纵观鸦片战争以来的历次反帝反封建斗争,无论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虽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双重性,但都在斗争上有所偏重,或侧重反封建,或侧重反帝,而五@四运动将反对两种反@动势力的目标明确表达出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就是他们向北洋军阀及帝国主义开火的呐喊,它的斗争的双重指向性更为鲜明。

二是群众基础更加广泛

从革命参与人员的范围看,以往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参与者为农民,戊戌变法为资产阶级和封建皇帝,辛亥革命为资产阶级和革命会@党,而五@四运动则遍及工、商、学,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广泛参与,革命洪流更加汹涌澎湃,比以往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领导者更加先进

以往革命都是农民阶级或资产阶级领导,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在五@四运动的后期,李大钊、陈独秀等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指导和推动了运动的发展,并起了领导作用。因此可以说,与以往相比,领导者的阶级成份有了鲜明的不同,发生了质的变化,推动了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逐渐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这也是五@四运动本身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

四、主力军更加先进

以往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或资产阶级,而在五@四运动中,尤其在后期,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革命的主力军,使得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革命性最彻底的阶级,它“给北洋@军阀政府重大压力,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在它和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巴黎的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工人阶级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因素。

五、影响更加深远

以往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五@四运动的影响则更加深远,它“启导了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团结”;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它促进了工人运动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预示着一场更猛烈的革@命风暴的来临。

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是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8号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名(有一名代表姓名不详),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中共二大取得的成果如下:

大会根据列宁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学说和远东大会的精神,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讨论了党的任务,通过了《中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章程》以及《关于“世界大势与中国***”的议决案》、《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的决议案》。

中国的反帝、反封建任务都是在新中国成立这一事件完成的。 

封建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其基本形式是封建等级制和庄园制。农民(或农奴)耕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绝大部分产品交纳给封建主。

上层建筑主要是以等级制为特点的封建制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以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宣扬传统道德为主要内容。在封建制度下,社会基本的阶层是封建主和农民(或农奴)阶层。

中国的封建制正式形成于公元前11世纪,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开始于公元前221年,结束于公元1912年。

封建主对于农民或奴隶的基本形式是地租,农民(或农奴)耕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绝大部分产品作为地租被封建地主剥夺。上层建筑主要是以等级制为特点的封建制国家,属于众星捧月的社会结构。

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以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宣扬封建道德为主要内容。在封建制度下,社会基本的阶层是封建主和农民(或农奴)的矛盾,并且社会等级森严,封建主世代皆为封建主,农奴世代皆为农奴,在宗法制度的影响下维护了这个脆弱的社会关系,相对于中央集权时代的社会阶层可以互相转换有本质的区别。

反帝就是反对帝国主义,也就是说反对像美国,英国这样的帝国主义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些国家出现了垄断主义,就标志他们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反封建就是反对封建主义,当时中国处于封建主义社会(通俗一点就是说当时的中国依然由皇帝当政)

重要性:

1、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

2、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国家经济和国力等各方面得到壮大发展。

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主题。在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后,在人民掌握了国家的主权后,国家的现代化事业才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

中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7月在上海举行,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要确定党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大会宣言根据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和党成立后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主要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实际上就是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并与此进行着斗争。但是80年来,从没有任何政治力量明确地提出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中共二大的主要历史功绩就是,在中国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族人民指明了现阶段革命斗争的任务和方向。

以上就是关于反帝反封建与反封建反侵略有何区别全部的内容,包括:反帝反封建与反封建反侵略有何区别、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什么、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8468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