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昼短夜长,白天有几个小时

雄鱼2023-04-25  15

在北半球上,每年冬至和夏至这两天,昼夜长短的时间, 各个地方也是不同的。例如,冬至那天, 在汕头白天是10小时36分,南京的白天是10小时,北京是9小时16 分,而在爱珲白天只有8小时。

冬至这一天和夏至正好相反,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因此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扩展资料: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古时民间有在“八节”拜神祭祖的习俗,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

一昼夜是24个小时。

一昼夜即指一日一夜,24个小时。在地球不同地方,有时候一昼夜不仅仅指的是二十四小时,比如在南极与北极,有些时候一年就是一个大昼夜,半年白天,半年黑夜。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公转。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运转叫做自转,地球自转一周即一昼夜,有24小时。

昼夜节律的影响 

昼夜节律是指生命活动以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除了调节疲劳和清醒程度,这种内部的生物钟协调着发生在身体里的数百种细胞活动,如皮质醇的释放和体温(或血压)的起伏波动。

如果你认为身体里的所有分子、细胞和生理过程像管弦乐队那样运转时,那么生物钟就相当于是首席指挥家,它能确保睡眠、激素分泌、代谢、体温和免疫系统按部就班地工作。

主要纬度的夏至日和冬至日日照时间不同。

赤道地区,夏至日昼长12小时,冬至日昼长12小时,相差0小时。

南北纬20度地区,夏至日昼长13小时13分,冬至日昼长10小时47分,相差2小时26分。

南北纬40度地区,夏至日昼长14小时51分,冬至日昼长9小时09分,相差5小时42分。

南北纬60度地区,夏至日昼长18小时29分,冬至日昼长5小时31分,相差12小时58分。

南北纬66度34分及其更高纬度地区,夏至日昼长24小时,冬至日昼长0小时,相差24小时。

扩展资料:

夏至风俗活动:

1、祭神祀祖:

(1)夏至时值农作物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2)汉《周礼·春官》有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

(3)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消夏避伏: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

(4)《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2、“夏至”食品:

(1)“麦粽”与“夏至饼”: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吴江县志》:“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2)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

(3)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我国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曾写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4)冬至馄饨,夏至面: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江南一带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5)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至

以上就是关于冬至昼短夜长,白天有几个小时全部的内容,包括:冬至昼短夜长,白天有几个小时、一昼夜是多少小时、夏至的白天有多少个小时,冬至的白天有多少个小时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733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