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常说的三种情绪,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氧立得2023-04-25  20

贪嗔痴在 佛教文化 中被称为是三毒,因为这是三种心病,而这三种心病一旦发作,就会引发熊熊烈火焚烧的炙热之苦。对人的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痛苦的来源。那么这三种情绪到底是怎么表现的呢?让我们一起往下看看吧!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治疗此三毒的方法: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戒,是道德的有轨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心;定,是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可以对治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引起的嗔恨;慧,是对于生命以及宇宙实相的如实了知,从而对治愚痴。

贪是指染着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着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佛教说的贪嗔痴意思是:

1、贪:就是自己喜欢的,希望它越多越好,永远不失去。

2、嗔: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便拒绝,反对,如果有人做了自己不喜欢的,就生气发火。

3、痴:就是不了解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从而想去抓住自己贪爱的,想去抗拒自己所不想要的,而宇宙万物根本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在一定条件下消失,根本没有一个可以抓得住的东西。由于这种愚痴,才产生了贪爱与嗔恨,自寻烦恼。

可以理解为“人性的本质三要素”。每个人都具备,其中,痴是愚痴,是本源,所以以“猪”来代表,因为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是饿起来了,猪是连自己的小猪仔都会吃的,是愚痴第一。其次是贪,对所有想要得到的东西都抱着贪婪的心力,所以用“鸽子”来表示,鸽子性贪,喂鸽子的人就知道,它会一直吃食物,直到撑死为止;嗔指的是嗔恚,最典型的是蛇,一碰它就会竖颈怒目,龇牙咧嘴,发出“嘶嘶”的声音,随时就要下口。所以这是人的最大的障碍,佛教的修行就是针对它而来的,叫“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贪,就是自私自利,只为自己着想。

嗔,就是管不住自己的这张嘴,老说不好的话。

痴,就是人们常说的傻,为某件事过于着迷。

恨,恨别人,讨厌别人,心生憎恨别人之心。

爱,过度的偏爱或溺爱。

恶,恶事 坏的想法。

欲,欲望,无边无尽的念头。

扩展资料:

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佛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戒、定、慧“ 即是对治 ”贪、嗔(chen-)、痴“ 的方法。

戒,是指一种有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行为标准,斩断因为沾染喜爱外物而生起的执着贪心;

定,是针对内心的修炼和自我耐性的培养;凡事先自省,向内求;避免外向的暴躁和苛求他人引发的嗔恨;

慧,是对于宇宙生命种种实相,有了透彻、圆融的了知,从而脱离愚痴;不再惘于事理,迷于因果;善解世间因缘的相续,明白生死流转的根本,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贪嗔痴

嗔就是生气的意思,痴也称之为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

1、嗔详细介绍

就是生气的意思,生气有很多种类,比如人家骂我们,不能忍受,起嗔心,继而将矛盾升级。虽然有时我们表面上不声张,内心不舒服了也是一种嗔。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我们拼命追求和贪恋;嗔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我们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

2、痴详细介绍

痴也称之为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比如人是怎样来的?死后怎样去?我们统统不理会,不以为然,甚致嘲弄他人对此有兴趣等都是痴。对于真理、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等不相信,感到好笑或无知,都是痴的表现。

还有一种愚痴就是对是非不分明,人家跟我们讲对的,我们以为是错;人家跟我们讲错的,我们却以为讲对。总之,自以为是,过于执迷于自我的一切都为痴。

佛家三念:

1、“贪”是指陷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并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

2、“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嗔恚是三毒中最重、其咎最深的,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3、“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痴”既为一切烦恼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烦恼之一。而且它是随顺其他诸根本烦恼共同起着作用。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无明,断灭痴愚。

问题一:佛教说的贪嗔痴什么意思 佛教中的三毒: 贪,是对于喜好的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佛认为,人类的种种苦难(如烦恼、争斗等)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贪欲心、怒心和愚痴心,即所谓“三毒”。也是人类身、口、意等一切恶行的根源。其实,贪欲是对名声、财物等自己所爱好的东西没有满足的一种精神作用;怒是对不合自己意思的憎恨,从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宁的一种精神作用;愚痴是指愚昧无知、不明事理的一种精神作用。这些精神作用的扩张,使得人类相互间争夺不已、仇恨不已,以至永远不知道解脱苦难的真正道路在哪里。佛陀教导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就是要人们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养,去除贪欲心、怒心和愚痴心,净化自己的心灵。而在具体实践上,则是要人们以布施去转化贪欲心,以慈悲去转化怒心,以智慧去转化愚痴心。佛认为,“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大乘起信论》),说:“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问题二:贪嗔痴分别是什么意思 简单说 贪:就是想得到的欲望。见一切利益都想要就是贪心。佛说:贪心堕饿鬼道。 嗔:就是愤怒,怨恨的心里。不如意就容易生嗔恨心。有顺理嗔,无理嗔,无名嗔三种。佛说:嗔心堕地狱道。 痴:就是不明道理,不知好歹,遇事处理起来不明智

问题三:佛说贪,嗔,痴 怎么解释这贪嗔痴 佛经教理中说,人有许多烦恼都是因为心灵的迷惑所致,所以,又称“烦恼”为“惑”,其中“贪、嗔、痴、慢、疑”五大烦恼属于“思惑”,也叫“修惑”,必须通过人的修行才能断除。在这五个烦恼中,“贪、嗔、痴”是最为根本的,称为“三毒”,他是人生痛苦的根本。贪,就是自己喜欢的,希望它越多越好,永远不失去;嗔,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便拒绝,反对,如果有人做了自己不喜欢的,就生气发火;痴,就是不了解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从而想去抓住自己贪爱的,想去抗拒自己所不想要的,而宇宙万物根本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在一定条件下消失,根本没有一个可以抓得住的东西。由于这种愚痴,才产生了贪爱与嗔恨,结果作茧自缚,自寻烦恼。

佛教中很少说“无妄无我”这个术语。但可以顾名思义:“无妄”,就是心无妄念,以清净的心过好每一个“现在”的日子,投入当前的事务中而心无旁骛;“无我”,就是不以自我为中心,思想语言和行为都充满智慧,决不以先入为主的念头来影响自己对人对事的态度与行为,一切都从实际出发,从众生的利益出发。

问题四:佛教中贪嗔痴指的什么意思 “贪、嗔、痴、慢、疑”五大烦恼属于“思惑”,也叫“修惑”,必须通过人的修行才能断除。

在这五个烦恼中,“贪、嗔、痴”是最为根本的,称为“三毒”,他是人生痛苦的根本。

贪:就是自己喜欢的,希望它越多越好,永远不失去。

嗔: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便拒绝,反对,如果有人做了自己不喜欢的,就生气发火。

痴:就是不了解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从而想去抓住自己贪爱的,想去抗拒自己所不想要的,而宇宙万物根本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在一定条件下消失,根本没有一个可以抓得住的东西。由于这种愚痴,才产生了贪爱与嗔恨定自寻烦恼。

问题五:佛说贪嗔痴? 佛教中的三毒:贪,是对欲望的执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嗔,是对于喜怒的偏执;痴,是对于喜好的偏执;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问题六:佛说 贪嗔痴 饿了想吃饭。困了想睡觉。没钱了想工作。

这不是贪。

不饿想吃饭。不困也睡觉。给钱了还想钱。

这才是贪。

问题七:佛说贪嗔痴:嗔心的业报有哪些 犯恚,不得八种喜悦心法。一、有损恼心。二、有恚心。三、有诤讼心。四、粗犷谄曲心。五、得凡夫害心。六、不作利益安众生心。七、身相不端严,众共不敬。八、以粗犷故,速生恶趣。

问题八:会计证考试 不用去考的,只要拿你的毕业证到会计协会申请就可以了。(二年内有效)我也是学这个专业出来的。

佛教中的贪嗔痴是:

贪是指染着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思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以为,众生生活于人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发生色、声、香、味、触等觉得。这些觉得能惹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而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着并发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而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敌视、仇恨和损害别人的心思。《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无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平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基本懊恼之一,与贪和痴一同被称为“三毒”。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蠢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以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蠢,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发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懊恼,世事之纷繁扰扰,均由此而起。因而痴为一切懊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懊恼生,必由痴故。”

佛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戒、定、慧“ 即是对治 ”贪、嗔(chen-)、痴“ 的办法。

戒,是指一种有品德的、有标准的、有害别人的生活行为规范,斩断由于沾染喜欢外物而生起的执着贪婪;

定,是针对内心的修炼和自我耐性的培育;凡事前自省,向内求;防止内向的暴躁和苛求别人引发的嗔恨;

慧,是关于宇宙生命种种实相,有了透彻、圆融的了知,从而脱离愚痴;不再惘于事理,迷于因果;善解人间因缘的相续,明白生死流转的基本,心无挂碍,无有恐惧。

降伏摆脱的先后次第:

持戒除贪,戒能生定,定力深沉,贪婪不起,定力更进,断灭嗔心,智慧显露,愚痴障除,正见正行,污染身心,因次第修,证果不远,摆脱基本懊恼,能度一切苦厄;此法真实不虚,唯信之者自证。

作于春秋时期的《礼记·大学篇》里也描绘了相似的修身安心之道,可知“其来有自”:

“知止然后有定;定然后能静;静然后能安;安然后能虑;虑然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格然后智生,智生然后意诚,意诚然后心正,心正然后身修,身修然后家齐,家齐然后国治,国治然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致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您还可以使用chatgpt帮助你查询星座百科、测姻缘、测事业运、测婚姻、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测八字、姓名速配、测终生运、复合机会,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AI(仅供娱乐):>

以上就是关于佛教中常说的三种情绪,贪嗔痴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佛教中常说的三种情绪,贪嗔痴是什么意思、佛教说的贪嗔痴的意思是什么、贪嗔痴出处于佛教,那是什么意思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713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