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兵秣马
[lì bīng mò mǎ]
厉兵秣马,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也作“秣马厉兵”“砺戈秣马”。
这则成语意思是把兵器磨快,把战马喂饱,形容做好战备,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其本身结构为联合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等。
成语寓意
厉兵秣马这个典故阐释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及“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涵义,这些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在弦高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弦高只是郑国一个以买卖为生的普通商人,但当他听说秦国要攻打自己的国家时,毫不犹豫地冒着破产和被识破而杀头的双重危险,把自己用来做生意的牲畜送给秦军,拖延秦军进攻的步伐,充分体现了他的机智勇敢。
厉兵秣马意思是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拼音:lì bīng mò mǎ。
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译文:郑穆公派人查看客馆里的情况,就看到杞子的人马已经正在捆扎东西、磨砺兵器、喂饱战马了。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准备战斗。
扩展资料
近义词
严阵以待
拼音:yán zhèn yǐ dài。
释义:整饬阵容,做好战斗准备,以迎击来犯之敌。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枕戈待旦”的战争状况比“秣马厉兵”要紧迫很多,随时都可能开战。“秣马厉兵”只是处于一种战前准备状态,还在预防阶段。
꧁꧂
1、枕戈待旦: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
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
出处:
《晋书 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 枕戈待旦偏重在杀敌心切;指睡觉时仍不放松戒备;等待着杀敌。
2、秣马厉兵:
秣:喂牲口;厉:同“砺”,磨;兵:兵器。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 秣马厉兵偏重在战备状态。
以上就是关于厉兵秣马的拼音和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厉兵秣马的拼音和意思、厉兵秣马是什么意思、枕戈待旦和秣马厉兵的区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