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50多岁的人容易患肩周炎


肩周炎全称叫肩关节周围炎,又被称作“五十肩”。为什么这样称呼呢从临床观察看,患肩周炎的多是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所以临床也常称之为“五十肩”。至于为什么在50岁左右时,肩周炎的患病率最高,至今仍是现代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中医古代文献《黄帝内经》中记载:“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形坏而无子也。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意思是说女子在七七四十九岁左右,男子在七八五十六岁左右时,是人体功能由强壮转向衰退的转折阶段。

中医理论认为女子以阴血为本,其根在肝。肝能藏血而主持筋的功能,筋的功能正常,依赖肝血的濡养。男子以阳气为本,其根在肾。肾能藏精而主持骨的功能,骨的正常功能依赖于肾精的滋养。精血可以互相转化资生,所以肝肾可以互相滋养。中医观察人类生长发育的经验认为,在50岁左右时,人体的生理功能常突发性减退,出现肝肾亏损精血虚少而筋骨失养,这就形成了易患肩周炎的内在因素。

现代研究认为,人类的生长、发育、衰退和死亡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在50岁左右时,正是人类生命周期由壮年向老年退化的阶段,在此阶段,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性腺功能明显减退,由此极易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不适应,即出现所谓的“更年期综合征”。一方面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必然会影响血管运动功能和新陈代谢;另一方面,从生理学的角度看,此阶段人体各个系统的组织细胞老化和退化,在运动系统则突出表现为骨质疏松,筋肉松弛无力。由于中老年后,体质渐衰,体力活动减少,肩部运动量小,又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的影响,使血液循环减慢,部分毛细血管网关闭,血液供应差,导致肩部软组织新陈代谢减退,出现退行性变。此时再有任何伤害性刺激作用于肩部,均可导致泛发性的炎症和变性,出现炎性渗出,纤维组织增生和导致组织间粘连,进一步继发疼痛性挛缩或废用性萎缩,表现为肩臂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

从临床观察看,并不是所有的人到50岁左右都会患肩周炎,说明只有具备一定的内外因条件,才能引起患病。这些条件可能包括既往有肩部的急性扭挫伤病史,或者肩臂部的慢性疲劳性损伤的病史,或者肩臂部经常受风寒湿侵袭的病史等。此外某些非体力劳动者肩臂劳动量及活动量小,肌肉不发达,在老年性退行性变,肌肉、韧带和骨关节功能低下的情况下,即使无明显诱因,也易发生肩周炎。

总之,肩周炎的发生需要一定的内外条件,除了自身生理机能的退化外,外伤及日常对肩膀护理的不注意也容易导致肩周炎。所以,爱护自己的肩,减少患肩周炎的几率。如果患了肩周炎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俯身哑铃飞鸟动作中使肩胛骨后缩的肌肉是背后方肌群。俯身哑铃飞鸟是一个单关节动作,主要是肩部的水平外展,肩外展是肩肱节律的其中一个动作,肩肱节律,肩关节的运动时各关节间的协调运动,手上举做肩外展动作时,肩胛骨会同时转动,此协调运动称为肩肱节律性。

肩峰有三种形状,当肩峰处于第三形,形状如同鹰嘴,此时容易引起肩峰撞击。肩关节撞击是指肩关节的肱骨头大结节在外展的时候转到肩峰上。当肩关节外展,甚至包括:穿衣服、拿东西、坐公交等,均会引起肩关节撞击。肩关节撞击的第一受力组织是肩袖,长此以往还会引起肩袖退变损伤。因此,需要格外关注肩关节的异常状况,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一、肩关节的构造

      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是典型的球窝关节,关节盂小而浅,边缘附有盂唇,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关节囊外有喙肱韧带、喙肩韧带及肌腱加强其稳固性,唯有囊下部无韧带和肌加强,最为薄弱,故肩关节脱位时,肱骨头常从下部脱出,脱向前下方

      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属球窝关节。关节盂周缘有纤维软骨环构成的盂缘附着,加深了关节窝,肱骨头的关节面较大,关节盂的面积仅为关节头的1/3或¼,因此,肱骨头的运动幅度较大。关节囊薄而松弛,下壁尤甚,附着于关节盂的周缘,上方将盂上结节包于囊内,下方附着于肱骨的解刨颈。关节囊的滑膜层包被肱二头肌长头腱,并随同该肌腱一起突出于纤维层外,位于结节沟内,形成肱二头肌长肩关节头腱腱鞘,肩关节周围的韧带少且弱,在肩关节的上方,有喙肱韧带连接于喙突与肱骨头大结节之间。盂肱韧带自关节盂周缘连接于肱骨小结节及解刨颈的下分

      肩关节为全身最灵活的球窝关节,可做屈、伸、收、展、旋转、环绕运动,加以关节头与关节窝的面积差度大,关节囊薄而松弛等结构特征,反应了它具有灵活性运动的肌能,肩关节周围有大量肌肉通过,这些肌肉对维护肩关节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但关节的前下方肌肉较少,关节囊又最松弛,所以是关节稳固性最差的薄弱点,当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位向后跌倒时,手掌或肘部着地,易发生肩关节的前脱位

二、肩关节解刨

      肩关节是由六个关节组成,分为肩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喙锁关节、肩胛胸壁间关节。

因为肱骨头较大,呈球形,关节盂小而浅,肩关节仅包绕肱骨头的⅓,关节囊薄而松弛,所以肩关节是人体运动范围最大而又最灵活的关节,它可做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环绕运动,但肩关节的这个结构上的特点虽然保住了它的灵活性,但他的牢固稳定性都较其他关节差,是全身大关节中结构最不稳固的关节,最常见的是向肩关节的前下脱位,因为关节的上方有肩峰、喙突及连于其间的喙肩韧带,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肩关节的前、后、上部都有肌肉、肌腱与关节囊纤维层愈合,增强了其牢固性,而只有关节囊的前下部没有肌肉、肌腱的增强,这是肩关节的一个薄弱区,因此当上肢外展时,在外力作用下或跌倒时,如上肢外展外旋 后伸着地,肱骨头可冲破关节囊前下方的薄弱区,移出到肩胛骨的前方,造成肩关节前脱位,这时患腱塌陷,失去圆形隆起的轮廓,形成所谓的“方肩”

三、肩关节的运动

      肩关节的运动是各关节间的协调运动,肩肱关节运动时肩胸连接处随之运动,此协调运动成肩肱节律性,肩关节外展至30度或前屈60度,肩胛骨是不旋转的,称为静止期,在此之后肩胛骨开始旋转,每外展15度,肩关节转10度,,肩胛骨转5度,两者比例为 2:1,当外展至90度以上时,每外展15度,肩关节转5度,肩胛骨转10度,两者比例1:2

      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在正常情况下为:

前屈上举150-170

后伸40-45

外展上举160-180

内收20-40

水平位外旋60-80(或贴壁45)

水平位内旋70-90(或贴壁70)

水平屈曲135

水平伸展30

肩关节的活动是以胸锁关节为支点,以锁骨为杠杆,因此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又可因肩胸关节的活动而增加,肩关节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肩部易发生如上所述的疾患

          参与肩关节运动的肌肉主要为肩部肌肉,而且肩关节运动需在上臂肌肉协助下共同进行。肩关节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要有良好的肩胛部肌肉使肩部保持相当的稳定,其二是肱骨头和关节盂之间保持密切相接(这主要是由肩袖来完成),因此肩关节的运动骨骼肌并不单纯地只供给关节动力,在稳定肩关节方面也起很大作用

参与肩关节活动的肌肉有:

屈:喙肱肌、三角肌前束、胸大肌、肱二头肌

伸:背阔肌、三角肌后束、肱三头肌

内收:胸大肌、背阔肌、肩胛下肌

外展:三角肌中束、冈上肌、肱二头长头

旋内:背阔肌、胸大肌、肩胛下肌、三角肌前束

旋外:冈下肌、小圆肌

  胸小肌是导致圆肩的罪魁祸首之一?!来看看胸小肌功能:

    肩胛骨前引(前伸)

    肩胛骨下降(下沉)

    肩胛骨下回旋

    提肋(助吸气)

起点:以分散的肌齿起自3,4,5肋骨的前面(靠近肋软骨与肋骨的结合处)

    肌纤维走行:肌纤维斜向外上方止点:肩胛骨的喙突

    功能:牵引肩胛骨向前下内方。肩胛骨固定,可上提肋骨

    神经支配:胸内侧神经(C5-T1)

胸小肌紧张的原因:

    1、长期不良坐姿,必然导致胸小肌被动缩短。肩胛骨前引,使肩部向前和向下,造成圆肩。

    2、前后肌肉肌力不平衡:比如很多人胸肌发达,背肌却很弱,当你做诸如投掷等日常动作时,胸肌牵引着肩胛骨向前收缩,久而久之肩膀就变成了半圆形。

    现在的健身房,能看到一大堆练哑铃卧推、杠铃卧推、拉索夹胸的朋友。可以说,在中国健身房,健身都是从练胸开始的。

    而且,大家可以用驼背坐姿尝试一下大口吸气,会发现,肋骨是难以正常开合的。在这种情况下,呼吸模式受到影响,颈部周围的肌肉,以及胸小肌作为辅助吸气的肌肉会不自觉的上提胸廓,更多的参与吸气。时间一长,这些肌肉都会变得紧张,反过来影响我们的身体姿态。

    3、女性心理原因:第三个原因大部分时候发生在女性身上,很多女生在青春期开始发育的时候因为害羞或尴尬一直缩着肩膀,待成年后肩膀就习惯了缩成一团,不仅肩膀看起来会窄,同时还会导致溜肩,撑不起风衣等心仪的衣服。

    4肩袖四肌、三角肌后束和菱形肌无力,过度拉长,而不良坐姿又强化了胸大肌的短缩,是胸小肌筋膜缩短。

总之胸小肌无罪,只是糟糕的生活姿态让它背上骂名!

              胸小肌缩短的危害

    1胸小肌紧张影响肩关节运动范围! 

    根据“肩肱节律”,在我们做肩屈和肩外展时,必然伴随着肩胛骨的上回旋;胸小肌挛缩后可能造成肩胛骨内缘外掀的情况。(肱骨、锁骨和肩胛骨,共同构成了我们的肩部,也称为肩关节复合体)

    当胸小肌肌紧张时,会限制肩胛骨上回旋,从而导致肩屈和肩外展无法达到正常角度。使得肩,背部锻炼中动作范围受限,导致代偿。

    2斜方肌与菱形肌损伤 

    胸小肌挛缩牵拉喙突使肩胛骨向外移位,斜方肌与菱形肌被动受牵拉导致疼痛酸困。

    3胸小肌紧张影响我们的呼吸模式 

    作为一块辅助吸气的肌肉,本应该在中高强度运动,摄氧量增大时才参与呼吸的。但是由于前面提到的姿势原因,导致了很多人的胸小肌过紧。即便在站立状态下,依然是“圆肩驼背”的不良体态。膈肌的功能受限,肋骨无法正常充分开合,不得已而倾向于“胸式呼吸”的模式。

    4手臂麻 

    胸小肌病变,致臂丛、锁骨下动静脉受累的解剖基础。

    5肩甲背神经卡压、肩胛提肌损伤(胸小肌挛缩肩胛骨向两侧移位,附着于肩胛骨内上角的肩胛提肌被动受牵拉而移位,引起一系列颈椎病症状)。

    6乳腺增生。

    1大部分人的胸小肌是需要放松的。放松的方式可以用网球进行肌肉按摩,然后拉伸。

    2除了放松胸小肌之外,还应该调整肩胛骨的位置;强化菱形肌、中下斜方肌和前锯肌等肌肉,有利于肩胛骨的稳定,保持胸小肌张力正常。

    3液波+针刀松解胸小肌,胸大肌,谁让它是帮凶!

咨询电话:15729117388

百分之95的疼痛和疼痛的位置没关系。

评估法则:退让法则,排除法则

先用退让,再用排除。

退让法则建立在被动的基础上。

中立位:肌张力平衡

颈椎整体:后伸85度 前屈50度 侧弯40度 旋转90度

寰枕关节:屈曲5度 后伸10度 共15度

侧弯5度 无旋转

寰枢关节:屈曲5度 后伸10度 旋转40-45度 无侧弯

2-7颈椎 屈曲35度 后伸70度 共105度

旋转45度 侧弯35度

寰枕关节负责精细的点头仰头

判断一块肌肉是不是责任肌-缓解症状60%

老三样

1 头颈中立位的调整

加强颈部后侧的肌肉,加强稳定

俯卧,头睡出床外双手自然放松,头颈保持中立位,肩膀放松。可加阻力。

2 肩胛骨中立位的调整

肩胛骨中立位:上角平2肋,下角平7肋,内侧缘与脊柱的距离是被测量者三个半到四个手指,上角往下的垂线和下角5-10度,肩胛骨面和冠状面30度。

肩胛骨中立位测试:做w动作,肘关节向下向后向内,小臂向后,适当用力再做动作。训练动作:开胸廓

3 运动模式

头颈后仰受限评估或疼痛 80-90度

考虑肌肉:胸锁乳突肌 前中斜角肌

运动模式:左右摇一摇放松头颈,用手掌大小鱼际放颈椎棘突两侧,辅助做仰头。

调整方式:仰卧,头伸出床外,双手中指顶在颈7棘突两侧,头自然后仰,手指往上顶到极限,7-3颈,做3-7次。颈7回旋可动,胸1回旋不可动。肩颈运动模式的调整除了头颈后伸是从下往上调整,其他都是从上往下。

肌肉排查:

1 被动抬肩缓解-锁定胸锁乳突肌-抬单侧锁定左右。

2 双侧肩屈缓解-锁定前中斜角肌-抬单侧锁定左右。如果肩疼无法肩屈则抬肋骨。

抬手臂完全改善,抬肩改善一部分,则两块肌肉都有问题,再操作单侧锁定。

在不疼痛情况下,把肩屈尽量做到极限。

后仰受限症状带有手臂不愿放下,放下症状就加重的患者,前中斜角肌肯定有问题,也会造成肩胛骨内侧缘的疼痛,手法放松肩胛骨内侧缘不会缓解,需要手法松解前中斜角肌,不能做拉伸。

抬手臂手麻可能是胸小肌紧张卡压臂丛神经。

随着体位改变症状可以减轻的患者,教练可以试着调整,如体位改变症状毫无改变,推荐看医生。

头颈左侧屈受限 40度

肌肉:上斜,胸锁,斜角,肩胛提,头颈夹肌,半棘肌。

运动模式:左手虎口卡在颈侧根部,侧屈时左右微用力往里推,右手辅助侧屈。

调整:健侧朝上,侧卧,一手侧面斜向托住头,另一手虎口卡住颈1,从颈1-颈7,被动侧屈,协同侧屈,阻力侧屈,主动侧屈。也可用坐姿。

肌肉排查

1 被动抬右肩缓解-锁定上斜,胸锁,肩胛提。如左侧回旋ok右侧回旋受限-锁定上斜,胸锁-低头抬头判断。

2 被动右肩屈缓解-锁定斜角肌,抬头低头判断后斜角还是前中斜角。

3 头颈被动后伸15-20度侧屈缓解-锁定头颈夹肌,半棘肌-用回旋来判断。

头颈右回旋受限或疼痛    80-90度

肌肉:左边的肩胛提,后斜角,头颈夹肌

右边的上斜,胸锁,前中斜角,半棘肌。

运动模式:被动做回旋

调整:仰卧一手四指扣住颈2-颈6做回旋

站着调整中立位无效,仰卧有效,还是中立位问题。

肌肉排查:

1 抬左侧肩缓解-锁定左侧肩胛提

2 抬右侧肩缓解-锁定右侧上斜和胸锁

3 左侧肩屈缓解-锁定左后斜角

4 右侧肩屈缓解-锁定右前中斜角

5 头颈后仰15-20度回旋缓解-左头颈夹肌右半棘肌-侧屈判断

乳突的手法可以快速改善头颈回旋的问题

头夹肌和胸锁乳突肌附着处

低头受限评估    45度

肌肉:斜方肌,胸锁后1/2,肩胛提肌,后斜角肌,头颈夹肌,半棘肌。

运动模式:一根手指把下巴往前下带,辅助低头。注意:看低头时是否有收下巴的状态,此时项韧带被拉紧。

调整:仰卧,屈膝,边拔头边低头,被动-协同-主动

肌肉排查:

1 被动抬肩缓解-抬单侧区分-锁定斜方,胸锁,肩胛提-回旋区分。

2 双侧被动肩屈缓解-单侧肩屈-锁定单侧后斜角肌

3 头左侧屈15-20度缓解-左侧头颈夹肌和半棘肌-回旋区分。

肩胛提肌:肩胛骨上角疼痛,低头向对侧旋转加肩屈症状加重。锁定肩胛提肌。

低头向对侧旋转,脊柱中心上背部棘突部位疼痛,问题是头颈夹肌。

低头向对侧旋转,肩胛骨内侧缘偏内的位置有纵向的酸痛,有可能是颈髂肋肌,往往是酸的感觉超过疼痛,会伴随深呼吸加重,低头向对侧旋转加重,用手法松解治标,开胸廓治根,用抬肩胛来区分菱形肌和颈髂肋肌。

最表浅的肌肉最灵活

盂肱关节可以完成120度的抬手臂,肩胛骨可以完成60度的上回旋。

肩屈120度➕肩胛骨60上回旋=180度

60度上回旋=30度胸锁关节➕30度肩锁关节

以上为肩肱节律

胸锁关节是人体唯一躯干和上肢相联的关节

肩屈60度,肩外展30度以内肩胛骨不参与。

冈上肌的拉伤往往和支臂提重物有很大关系。

让肩关节滚动的肌肉住楼上-三角肌,冈上肌。

让肩关节滑动的肌肉住楼下-肩胛下肌,冈下肌,小圆肌肉。

肩关节的滚动滑动机制

肩关节肩屈到一定角度肱骨得做外旋,否则会肩峰下撞击,此为外旋机制。

肩伸受限评估  50度

肌肉:三角肌前束,胸大肌上束,肱二头肌,喙肱肌

1 头颈中立位  2肩胛中立位

3被动肩屈,判断是否主动肌无力。

观察锁骨是否有往下,锁骨没往下,上斜方肌可能紧张。

肌肉排查:

1肩关节内旋缓解-胸大肌和三角肌前束问题-外展缓解-三角肌前束。反之

2屈肘肩伸ok-锁定肱二头肌

肩内旋受限评估  70度

肌肉:三角肌后束,冈下,小圆,肱三头肌长头。

1 头颈中立位 2肩胛中立位 3看锁骨

被动内旋ok-内旋肌无力,内旋肌向心收缩。

肌肉排查

1肘屈140度-150度ok-排除肱三

2摸对侧肩胛ok-排除三角肌后束

冈下,小圆离心收缩

肩外旋受限评估  90度

肌肉:胸大肌,三角肌前束,大圆肌,肩胛下肌。

3被动外旋ok-向心收缩外旋肌

肌肉排查

4肘屈肩伸ok-排除胸大肌和三角肌前束

  不ok-锁定胸大肌和三角肌前束

外展位肩伸来判断

离心收缩大圆肌,肩胛下肌。肩胛下肌用手法做比较好

肩外旋:冈下,小圆,三角肌后束,肱三头肌长头。

肩内旋:肩胛下肌,大圆,背阔肌,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

离心收缩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训练方式。

背阔肌在肩屈120度以上才有近固定功能。

肩胛下肌紧张,不要做推举和双杠臂屈伸。

胸小肌,肩胛提肌紧张-肩胛骨下回旋-肩胛骨上回旋受限-肩屈肩外展受限-肩峰下撞击-肩痛

肩胛骨上回旋:上斜方,下斜方,前锯肌

下回旋:肩胛提肌,胸小肌,菱形肌。

肩屈受限评估  180度

肌肉:背阔肌,胸大肌,肱三头肌长头,大圆,肩胛下,小圆,冈下,三角肌后束。

3看锁骨,锁骨不动-胸大肌,锁骨下肌有问题

460度以后辅助肩胛骨上回旋ok-激活前锯肌

肩胛骨上回旋受限-肩胛提肌,胸小肌

头略微同侧屈肩屈ok-肩胛提肌

no-胸小肌

4 脊柱同侧屈肩屈ok-锁定背阔肌

5 被动肩内旋肩屈ok-锁定胸大肌

6 肘屈不到140度-锁定肱三头肌长头

7 肩外旋ok-排除冈下,小圆

8 肩内旋ok-排除肩胛下,大圆

9 摸对侧肩胛骨ok-排除三角肌后束

10 拉长手臂肩屈ok-纵向肌肉紧张,肱三,肱二,三角肌,上斜方。

11 肩屈后半程肩外旋ok-外旋机制出问题,强化冈下小圆。

12 滚动滑动机制,一只手放肩膀上,帮助做滑动ok-强化冈下,小圆,肩胛下肌

肩水平内收受限  130-150度

肌肉:三角肌后束,肱三头肌长头,冈下,小圆,

1 肌肉排查

屈肘140度ok-排除肱三长头

内旋测试70度ok-排除冈下小圆

摸对侧肩胛骨ok-排除三角肌后束

肩水平外展受限  40-50度

肌肉: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肩胛下肌,大圆肌,喙肱肌,肱二头肌

肌肉排查:

1 屈肘肩伸ok-排除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二

2 肩外旋ok-排除肩胛下肌,大圆肌

肩外展受限评估 180度

肌肉:胸大肌,背阔肌,肱三长头,喙肱肌,小圆,大圆,冈下,肩胛下,肱二短头。

3 看锁骨不动-胸大肌锁骨部,肩胛下

4 辅助上回旋30度开始ok-激活强化前锯肌

上回旋受限-肩胛提肌,胸小肌(头侧屈区分)

5 脊柱侧屈做外展ok-锁定背阔肌

6 肩外展后半程被动加内旋ok-锁定胸大肌

7 屈肘140ok-排除肱三长头

8 肩内旋外旋-排除大圆,小圆,冈下,肩胛下。

9 拉长手臂肩外展ok-纵向肌肉紧张,肱三,肱二,三角肌,上斜方。

10 肩外展后半程肩外旋ok-外旋机制出问题,强化冈下小圆。

13 滚动滑动机制,一只手放肩膀上,帮助做滑动ok-强化冈下,小圆,肩胛下肌

背后摸对侧肩胛

关节活动:肩伸,肩内收,肩内旋,小臂旋前,肩胛骨下回旋,屈肘,桡偏

2 肩伸评估(除掉肱二长头)

3 肩内收评估-肩体后内收达到中线

被动内收ok-激活,抗阻训练。

No-三角肌中束和冈上肌

外展离心训练冈上肌0-30度

三角肌30-90度

4 肩内旋评估

5 小臂旋前评估

直臂旋前-肘窝旋转过多,控制大臂再旋前no-松解旋后肌

6 直臂旋前肘屈140ok-排除

on-旋前肘屈等长对抗

7 桡偏强化

8 头颈同侧略屈ok-斜方肌上部放松(肩胛骨下回旋不足)

双侧耸肩猛的放下手臂,手麻,头颈向同侧屈再做症状消失-为前中斜角肌,如果无改善,为锁骨下间隙的问题

冈下小圆肌出问题也会导致手麻,排除冈下小圆,胸小肌喙肱肌也检查一下

直臂水平内收不痛,屈肘内收疼痛,肩后痛,为肱三长头问题。

直臂肩屈45度对抗,肩痛-肱二长头问题

(拿破仑测试)屈肘,手放肚子,拉手腕肩痛-肩胛下肌问题

再做外旋测试也疼痛-双向确定肩胛下肌

屈肘,肘关节夹紧身体,外旋对抗,疼痛加剧-冈下小圆。

再做内旋测试也疼痛-双向确定冈下小圆

0-30度以内外展对抗疼痛-冈上肌

30-90度外展对抗疼痛-三角肌

拉伤-不能发力

刚拉伤先休息启动自愈,疼痛没那么严重的时候,加手法治疗

慢性损伤-可以发力-手法治疗

翼状肩胛,要同时考虑到菱形肌和前锯肌

肌肉收缩的强度除了阻力还取决于拮抗肌的抑制作用。

前锯肌训练

在菱形肌收紧的状态下,再训练前锯肌

站姿擦玻璃,跪姿擦玻璃,跪姿推身体。

什么是翼状肩胛骨

正常的肩胛骨紧贴胸壁,这主要是由前锯肌和斜方肌的协同收缩来完成的。

如果前锯肌和菱形肌过于紧张或者过于松弛,就可使肩胛骨失去贴胸的作用力。

我们先了解肩胛骨的功能

上提,下沉,上回旋,下回旋,前引后缩。

翼状肩胛呢,就是前引后缩占主要功能。

这个功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生活习惯,久坐的IT员工银行职员这种,每天十几个小时趴在桌子上。导致我们的肩胛骨处于一个前引的体态(就是含胸驼背)这就导致了我们牵拉肩胛骨的菱形肌一直被拉长(肩胛骨内侧跟脊柱连接的肌肉)前锯肌过于收缩无力失去功能。前锯肌长在我们的肩胛骨内侧远下角和肋骨上面附着,是一块扁的肌肉,它的强化可以是我们的肩胛骨能更加牢牢的贴紧胸腔。

当上臂运动使肩胛骨上下回旋时(就是我们举起手臂或者下放手臂的时候),它就出现因脊柱缘失去牵拉而翘起,形成似蟋蟀翅膀样的畸形,所以临床据此特征而命名为翼状肩胛。

我们多数人都是菱形肌无力导致翼状肩胛比较多。

翼状肩胛评估的核心要点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翼状肩胛,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纠正肩胛骨的位置。

那么,怎样评估肩胛骨是否在处于正常位置呢?

可以按照如下方法:

(1)站立时,肩胛骨上角平第二肋骨,下角平第7肋骨

(2)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距离自己的3指,宽一点可以达4指。如果整个手掌都放进去还不够,表示肩胛骨向前突,如果两个手指就够了,表明可能存在军姿背。

(3)肩胛骨平面<30度

(4)肩胛骨上下角大约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内,下角一般比上角宽一横指。

因此,如果肩胛骨不在正常位上,就先把肩胛骨回到正中位并找到其正常肩肱节律的启动时间,这样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

翼状肩胛的2种典型类型

      在学习处理翼状肩胛前,我们要了解,翼状肩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成因和处理策略。

      第一种是在人手前屈时所出现的翼状肩胛,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针对这种,主要是前锯肌和斜方肌不能很好地协调工作,或无力而出现的翼状肩胛。针对这种情况,一般采用锻炼前锯肌的方法,只有当前锯肌力量恢复时,其翼状肩胛才会消失。前锯肌的锻炼方法我们会在第三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二种翼状肩胛的情况:第二种翼状肩是指,当手从腹部背到后面膜肩胛骨时(手臂后伸、内旋、内收)所出现的翼状肩胛。这种情况和第一种情况中引起翼状肩胛的原因不同,是由于小圆肌、冈下肌,以及前锯肌过于紧张,而菱形肌无力造成的。因此,针对这样的翼状肩胛,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松解小圆肌、冈下肌和前锯肌,强化菱形肌。或者在肩胛骨后缩的基础上练习肩关节的动作。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针对两种翼状肩的处理方法。

翼状肩的手法处理与康复训练

Ⅰ 第1种翼状肩:强化前锯肌

前锯肌训练之被动训练

双手稳住肩胛骨外侧缘,让患者向前够物并保持10s。接着可以在不同长度下进行锻炼。

前锯肌训练之俯卧撑

训练时一定要注意姿势的标准。

前锯肌训练之持物上举

通过哑铃单臂侧上举等动作,可以很好地锻炼前锯肌。

前锯肌训练之拉弹性带前上举

坐立位,弹力带一端固定在脚下,另一只手向斜上方拉弹力带。

Ⅱ 第2种翼状肩:松解前锯肌

操作要点

Step 1 侧卧位,需治疗一侧向上,治疗师站在病人的胸前

Step 2 将一只手放在病人胸廓的侧面,手指在肩胛骨上面拇指位于第9肋骨上

Step 3 用拇指向深部按压,以指向肩胛骨的弧线方向滑动拇指,直至肩胛骨下角

Step 4 将拇指向上一个肋骨移动并重复治疗过程,每一次结束的位置都在肩胛骨外侧缘更靠上一点的地方。当拇指触到形成腋窝后壁的肌束时,用拇指向着肩胛骨滑动按摩下面的肌肉

Ⅲ 第2种翼状肩:强化训练

菱形肌训练要点(本训练也可有效训练中斜方肌)

俯卧位,双手外展90°,拇指朝上,做水平外展(T  Y训练)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50多岁的人容易患肩周炎全部的内容,包括:为什么50多岁的人容易患肩周炎、俯身哑铃飞鸟动作中使肩胛骨后缩的肌肉是什么、肩峰撞击症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452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