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非马的典故

鲁斯图2023-04-22  23

相传在战国时期,赵国一带的马匹曾遭受一种烈性传染病的影响,导致大批战马死亡。而秦国为防止瘟疫传入,便在函谷关口贴出告示:“凡是赵国的马不能入关!”

一天,公孙龙骑着一匹白马来到函谷关前,被关吏阻拦了下来。当被警示说:“赵国马匹不得入关”,公孙龙却辩解说:“白马非马,怎么不能过关呢!”

起初关吏还斩钉截铁地说:“白马是马!”

可听那公孙龙娓娓道来时,慢慢就糊涂了。公孙龙说:““马’只是名称而已,白’则是指颜色,名称和颜色不是一个概念。”这是说,白是一切白色的共性,而不是马,马是一切马的共性,而不是白。白马指白色的共性加上马的共性,所以白马并不是马。

这下给关吏整懵了,越听越糊涂,听得云里雾里的不知该如何对答,只好让公孙龙和白马都过关去了。

白马非马的通俗意思:白色的马不是马

哲学追求事物的真实,面对“白马非马”的论述,首先要明白其本意,不然会落入掩耳盗铃似的逻辑谬误。这里“白马”就是白色的马,一种有特定属性的动物。“马”就是马这种动物,是范围限定到“种”这一层次的一个生物类群的总称。

理解这一论述的关键在于理解其逻辑连词“非”,这里的“非”即“不是”,而“是”的含义是有多重的,其中有“属于”、“等同”等意思,也就有“包含于”和“等价于”的逻辑关系。而“白马”的概念是属于“马”,但不等价于“马”的。

白马非马之由来:

公孙龙以其白马非马的诡辩之术让许多大儒无言以对。后来据说:公孙龙过关,关吏说:“按照惯例,过关人可以,但是马不行。”公孙龙便说白马不是马,一番论证,关吏听了后连连点头,说:“你说的很有道理,请你为马匹付钱吧。”这个典故也和对牛弹琴类似。

庄子在《齐物论》当中,引用了“白马非马”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有一天,公孙龙骑马通过一个关口,被守卫拦下来,说:人可以进,但是马不行。

公孙龙说:怎么判断一个东西是马呢?马有四个蹄子和一个长脸,这是从马的“外形”上定义的马。但是,这个说法,没有规定马的“颜色”。

“外形”、“颜色”不是一个定义角度,所以白色的马就不是马。

守卫又说:你有白马,不能说是没有马。既然不能这么说,那么白马不就是马了吗?”

公孙龙反驳到:如果说“要一匹马”,那么黄马、黑马可以满足要求。但是,如果说“要白马”,那么黄马、黑马就不符合要求了。两种要求不一样,这不就说明白马不是马吗?

守卫说:照你这么说,马有了颜色就不是马了。难道世界上有无色的马吗?如果没有,怎么能说所有有颜色的马都不是马?

公孙龙说:如果马没有颜色,就只有马的外形,那么就不存在白马,这不正好说明“白马非马”吗?

公孙龙的 “白马非马”确实很荒谬,但是,他说的话却没有错话,为什么?

汉语中的“是”,有两个意思:

一个是“等于”,A是B,B是C,那么A等于B等于C。

另一个意思是“属于”,白色的马属于马这个物种,**的马、黑色的马也属于马这个物种,这是常识。

公孙龙用的逻辑是,“白色的马”不等同于“马”,两者是从属关系,确实不相等。

公孙龙用形式逻辑把人绕晕,很容易就能让对手哑口无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  

学会这种形式逻辑的方法,遇到难题时,这也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方法。让对方跟着自己的思路走,把对方带入自己的逻辑之中。能解决难题的方法都是好方法。故事中,公孙龙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带上马通过关口,就是解决了难题。

2-

工作、生活中,如果遇到这么一个人,跟着对方的思路,按照对方的逻辑去跟他辩论,一定是辩不赢的。

遇到这样的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避开具体概念的陷阱,直接点出逻辑本身的错误。

别去讨论什么“马的定义”“白马符不符合”“颜色规定还是外形规定”之类的具体问题。

要看到这些叽叽喳喳的讨论,都停留在概念层面,根本经不起客观事实的检验。

以上就是关于白马非马的典故全部的内容,包括:白马非马的典故、白马非马的通俗意思、庄子寓言故事:白马非马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348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