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叫端阳节、午日节、五一节、初五节、艾节、端午节、午、午日、夏节。它最初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历来是多民族的民间节日,为全民强身健体,预防疫病,避邪毒,祈求健康。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各有渊源,有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相斥说、吴越民族图腾祭祀说。其中,民间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观点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死于汨罗江的忠臣屈原。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的医生、爱国诗人屈原听到了秦军攻打楚国都城的消息。他心如刀割,毅然写出了杰作《怀沙》,并将抱石投入汨罗江自尽。人们曾乘船沿河捕鱼,沿河招魂,把粽子扔到河里,防止鱼虾蚕食他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