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是几点到几点之间


晚上是18:00到22:00之间。指从日落或晚饭至寝宴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天空通常为黑色,且气温会逐渐降低。此时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人的肉眼无法观测到太阳。

时间:

是物质的永恒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时间计量系统称为世界时系统。时、日、月、年、世纪的时间计量属天文学中的历法范畴。时间是物理学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t。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为s。现代宇宙学理论认为,宇宙大爆炸“之前”没有时间可言。“永远向前”指时间的增量总是正数。时间表达物体的生灭排列。“时间”简称“时”。时间就是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传递。

下午是从13点到18点,晚上是从19点到23点,24点也就是0点算作是凌晨。

其它时间的划分:

凌晨:从零时起到天亮前的一段时间;天快亮的时候。通常指0-5点,或0-6点。

清晨:刚刚日出的时候。通常指早上5:00-6:00这段时间,冬日要晚些。

早晨:指从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

傍晚:靠近晚上的时候,指日落以后天黑以前。冬夏时间有差异,傍晚一般是指18:00-20:00。日落不见而天色未黑,天色先黄后暗,所以亦称“黄昏”。

晚上:指从日落或晚饭至寝宴的一段时间。一般指18:00-24:00。

半夜:一般指现在的零点。古人常讲“半夜三更”,即半夜,就是三更(23:00-1:00)。

深夜:是指半夜以后,从零时起到天亮前的一段时间。与凌晨的划分时间段相同,“深夜”与“凌晨”的区别在于“深夜”通常是指前一天晚上的延续,“凌晨”则是指第二天的开始。

扩展资料:

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1、【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2、【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3、【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4、【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5、【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6、【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7、【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8、【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9、【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10、【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11、【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12、【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

每天下午6点之后算晚上,17点到18点为傍晚。23点到第二天的1点称之为午夜。通常建议在23点之前上床休息,并且每天的睡眠时间控制在6-8小时左右,避免长时间熬夜,以免造成精神疲劳。

晚上加班后吃点夜宵,是现代人的习惯。偶尔吃一次没什么,要是经常吃就要注意了,这会对人体产生很大危害的。

满足4条才是好夜宵

热牛奶,以及暖到室温的酸奶,有一定饱腹感,提供多种营养。

粥类,最好不是纯白米粥,而是添加一些延缓消化的食材,如加入燕麦、百合等食材,既能降低血糖反应,又能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应。小米粥富含B族维生素和色氨酸,也非常适合当夜宵。

热豆浆,在低能量下具有非常好的饱腹感,能及时缓解饥饿,同时又不会造成能量过剩。如能配合少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材则更好。

热汤面、碎疙瘩汤等高水分面食,可以少放一点面条和面疙瘩,添加鸡蛋和蔬菜等,煮软后也是很好的夜宵选择。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晚上吃夜宵的危害 满足4条才是好夜宵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4266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