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特产蓝印花布的介绍是什么?

文言文骂人2023-04-02  52

在南通地区,自古以来民风淳朴,在明清时期,由于南通当时的气候地理环境非常特殊,温暖湿润,特别适宜棉花和“蓝草”的生长,并且“蓝草”和棉花种植在当地农村十分普遍,再加上当地的民间纺织技术又十分发达,家家都有木制的纺车和织机,家家可闻布机声,户户都有织布娘。故在明清时期,南通的染织蓝印花布的作坊已发展成有规模的街市,据明代《南通县志》记载,在"染织局"登记在册的手工染坊就有十九家之多。 在众多印染蓝印花布艺人中南通的吴元新是其中一位,他从小对美术兴趣浓厚,17岁进印染厂做学徒,工作后于1989年考入中央美院深造。为继承和发展这项古老的民间工艺,吴元新为了收集图案文样,走遍了江浙一带乡间的田园农舍。除了没日没夜地沉浸在蓝白世界内苦苦钻研,他就是走路也不会放过有用的“目标”。2000年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个人蓝印花布艺术馆,并收藏了近千件民间的蓝印花布图案。 蓝印花布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时期,古时称为药斑布。《古今图书集成》卷中记载:“药斑布——以布抹灰药而染青,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充衾幔之用。”明清时期,药斑布已普遍流行于民间,所以老百姓又称之为浇花布,在这基础上发展至今。蓝印花布最具典型的就是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的图案。这种蓝白底相交的传统工艺有着繁杂的制作工艺流程。 南通民间蓝印花布,全凭人工手纺、手织、手染而成。其图案全凭手工镂刻,每幅刻好的纸版都似剪纸艺术。蓝印花布制作工艺第一道就是镂刻花版,在牛皮纸上勾出大体的图案,用自制刻刀以刀代笔,进行镂刻,镂刻中有分刻面、刻线、刻点的手法,刻面主要采用断刀的刀法,来表现大块图案,这也是蓝印花布中最具典型的刀法,刻线要刻得流畅、通顺,蓝印花布图案中的线又分阴线、阳纹。“刻点”一般用自制的工具舂子来舂,点一般在图案中起装饰作用。除了镂刻以外还有替版,早期用过的版面通过涂色把图案保留下来,再进行镂刻,这样可以反复使用。花版镂空后,经刷桐油加固,分类保存,需要用时就可直接印纺染浆。织好的白布从织布机取下,在印纺染浆之前要洒上水润湿,这为了让白布更好地吸收染浆。蓝印花布的染浆是用黄豆粉和石灰调制的,黄豆粉和石灰的比例是一比七,再加上水调成糊状,把刻好的花版放在白布上就可以进行刮浆。刮浆时要注意用力均匀,接版时要把布和花版放在边沿,这样才能使版面匀称相接,印好染浆的白布需要两天的时间阴干,待灰浆晾干后,投入缸内染色。 蓝印花布蓝得清纯,是因为采用了植物染料——蓝草。据《光绪通州志》记载:“种蓝成畦,五月刈曰头蓝,七月再刈曰二蓝,甓一池水,汲水浸之入石灰,搅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于染布,曰小缸青。出如皋者尤擅名。”春播秋收,叶子浸放在石潭中,几天后去掉腐枝,放入石灰或海蛤粉,使之沉淀。沉淀后的染料似土状,俗称"土靛"。每年的五月七日,南通人收割当地出产的植物染料——蓝草,作为蓝印花布的染色颜料进行加工。在明代,蓝靛是进贡朝廷的贡品,它给蓝印花布打上了纯厚而凝重的底韵。植物染料经特殊配方,制成了印染蓝印花布的染缸水,每口染缸有一人多高,里面盛着千年不死的活水,印花的白布和刷上灰浆的布匹被投入染缸,微生物不断在染缸水中运动,给没有灰浆的部分染上蓝色,有灰染的部分则保留了原先的白静,染缸水赋予了蓝印花布灵秀之气。精心养护染缸是祖传的绝活,不传外人。为了保密,染缸人总是在每晚仔细察看染缸水后,及时调整他们的配方。每天凌晨赶在染布以前,都用一种神秘的方法来判断是否可以染布,通过头上的油渍和染料融合的多少来判断染料是否成熟,方可以染布。染缸水是蓝印花布的生命之源,染缸人也是染坊中受尊敬的艺人。东方文化的古老和神奇,在蓝印花布的染印技艺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染好布匹通过晾晒后再进行刮灰。刮灰是第四道工艺,把染色以后的防染浆刮掉。刮浆时特别要小心仔细不能刮坏棉布。染好的布去了浅浮灰浆,密封处露出本色。灰浆块大的地方,灰层在染色的卷动中自然裂开,蓝靛随着裂缝渗透到坯布上,留下了人工无法描绘的自然纹理。自然纹理就是蓝印花布艺术的灵魂。 蓝印花布的美是淘洗出来的美,经过反复淘洗再来晾晒。将染好的蓝印花布挂在太阳底下晒的情景,确实叫外地人感到惊奇,一幅幅蓝布从高高的云天,直挂而下,太阳照着的时候,蓝印花布发出耀眼的光芒,一朵朵别致的花儿,仿佛呼之欲出,而当风吹过的时候,那些悬挂的布匹们则做着优美的舞蹈,给人一种眨眼的功夫就有可能飞上天去的感觉,我们在这些悬挂的蓝印花布前站了很久,欲读出它的清新,读出它缤纷图案下的深厚文化底蕴,读出织就它坚韧质地的江南织女灵巧的手,读出描绘、染制那清纯图案的染布工人乌青的手和美丽的心灵。 蓝印花布有青铜饰纹的高古,汉砖瓦的粗犷,宋瓷的典雅,苏绣的细腻,剪纸的简洁,织锦的华贵。深沉的蓝与纯静的白,在普通的棉布上组成了多姿多彩、寓意古象的文样。质朴素雅、含蓄优美之中,饱含着浓郁的乡俗民情。我们说蓝印花布得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原因是它的平民化。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格调朴素、高雅,蕴含着我们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调,经过岁月的淘洗,焕发着越来越迷人的魅力

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创造出一个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蓝白艺术世界。蓝印花布的纹样图案都来自于民间,反映了百姓的喜闻乐见,寄托着她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在题材和内容上,老百姓那种健康和质朴的心灵,在民间蓝印花布上得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因而蓝印花布确实真实地反映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和艺术积淀。

蓝印花布的图案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戏剧人物,但更多的是由动植物和花鸟组合成的吉祥纹样,采用暗喻、谐音,类比等手法尽情抒发了民间百姓憧憬美好未来的理想和信念,因此在民间的传统习俗上,蓝印花布占有相当位置。以前,女儿出嫁时一定要带上母亲早已准备好的一条用靛蓝布做成的饭单,这样的习俗是显示女儿嫁到男家后“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的治理家政能力。姑娘出嫁时的衣被箱里必定会有一、二条蓝印花布被面,大都是龙凤呈祥,凤戏牡丹图案的“龙凤被”,称之为“压箱布”。可见在当时蓝印花布是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蓝白的世界,很美!

江浙一带蓝印花布的主要产地就在江苏的南通地区。明清以来,江苏南通是中国棉纺织基地,所印制的蓝印花布"衣被天下",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延续至今,以手纺、手织、手染的方法制作生活用品,印染图案以植物花卉和动物纹样为主,也有简洁的几何图形。它以耐脏耐磨、结实经用、图案吉祥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以和谐的蓝白之美闻名于世,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自然,清新。南通是全国研究开发和生产民间蓝印花布的重点地区,被誉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

蓝印花布源于秦汉,兴盛于商业发达的唐宋时期,《古今图书集成》卷中记载:“药斑布——以布抹灰药而 典雅朴素。染青,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充衾幔之用。”

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之际,药斑布已普遍流行于民间,所以《古今图书集成》物产考曰:“药斑布俗名浇花布,今所在皆有之。”《光绪通州志》记载:“种蓝成畦,五月刈曰头蓝,七月刈曰二蓝,甓一池水,汲水浸入石灰,搅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以染布,曰小缸青。”

现代所见蓝印花布的样式,多数为明清一代的作品。这些以蓝印花布制成的蚊帐、被面、包袱、头巾、门帘等生活用品,朴素大方、色调清新明快,图案淳朴典丽,曾深受欢迎。因此,染坊业一度成为地方上的显业。史载宋元之际桐乡蓝印花布极为繁荣,形成了:织机遍地,染坊连街、河上布船如织的壮观景象,其中,石门(古称玉溪)的“丰同裕”、“泰森”等染坊店一时成为行业中的翘楚。所制“瑞鹤鸣祥”、“岁寒三友”“梅开五富”、“榴开百子”等久负盛名。

蓝印花布一般可分为蓝地白花和白地蓝花两种形式。蓝地白花布只需用一块花版印花,构成纹样的斑点互不连接,例如:梅、兰、竹、菊。白地蓝花布的制作方法,常用两块花版套印,印第一遍的叫“花版”,印第二遍的叫“盖版”。盖版的作用是把花版的连接点和需留白地之处遮盖起来,更清楚地衬托出蓝色花纹印花。另一种印制白地蓝花的方法,是以一块单独的印花版衬以网状物,花版的纹样无需每处连接,刻好后用胶和漆将花版粘牢在大面积的网状物衬底上,然后再刮印浆料。有的蓝印花布还是双面的,这就需要在正面刮浆干透后,利用拷贝桌在反面对准正面纹样再刮浆一次,这样染后就可得到双面的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是一种曾广泛流行于江南民间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她那朴拙幽雅的文化韵味,在我国民间艺术中堪称独树一帜,千载之下散发着东方文化魅人的芳香。

中国人利用蓝草的色素染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后期的大思想家荀子,目睹绿色“蓝草”的色素转化过程及染出由黄变绿、由绿变蓝、再变青的过程,发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感叹,成为形容后人超过前人的千古名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由蓝靛染料发展成为蓝染的工艺技法,所染出的大青、绀青等色也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主要颜色。

北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种蓝》专门记述了从蓝草中撮蓝淀的方法:“七月中作坑,令受百许束,作麦秆泥泥之,令深五寸,以苫蔽四壁。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以木石镇压令没。热时一宿,冷时再宿,漉去荄,内汁于瓮中,率十石瓮,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手摔之,一食顷止。澄清泻去水,别作小坑,贮蓝淀著坑中。候如强粥,还出瓮中,蓝淀成矣。”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制蓝淀工艺操作记载。蓝印花布的染料是以蓝草为主要原料,蓝草依其科属的特性与生长环境,主要分为四种,即蓼蓝、山蓝、木蓝、菘蓝。江苏以盛产蓼蓝闻名;浙江、福建、云南、贵州适宜种植山蓝;山东、湖北宜种蓼蓝、菘蓝; 台湾地区以种植木蓝、山蓝为主。当时人们应用蓝草加工蓝靛,主要用于染青布(纯蓝布),还用于绞缬、夹缬的染色。

古代漏浆防染印花历史悠久。早在北朝就出现了用镂空花版和防染剂的蓝底白花布(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古城北朝遗址曾出土蓝底白花毛布残片),其花纹用大小点构成,但花点互不连接,且有花版的接版现象,原称蜡缬。到了唐代盛行后又统称染缬。

其中还包括绞缬和夹缬,夹缬工艺是用特定木板缕刻而成,然后把布匹对折夹在两片刻有同样花纹的木板中间,捆扎后注入需要的颜色或者投入染缸中染色,待去掉夹板后,便显出蓝底白花图纹。因夹缬工艺较为复杂,所刻花版费工费时且容易变形。南宋时代有人把此法加以改进,用于印染蓝花布,又名为“药斑布”。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记载:“药斑布出嘉定及安亭镇。宋嘉定中(公元1208——1224年)有归姓者创为之。以布抹灰药而染色、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作被面、帐帘之用。”药斑布中“药”即染色原料——蓝草,“斑”是防染浆剂印后构成的纹样大小斑点。这些斑点可以防止染上蓝色,保留坯布白色,故称“药斑布”,俗名浇花布。

元代女纺织技术专家黄道婆,系江苏松江乌泥镇人(1958年划归上海市),幼为童养媳,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虐待,逃到崖州。在海南居住30年,学得黎族的纺织技术,后返回故乡,引进黎族纺织工具并加以改进,制成捍、弹、纺、织等一整套生产工具,传授错纱、配色、棕线、挈花等纺织技术,促进了松江一带棉纺业的发展。元、明以后,棉花广为种植,并“纺之为纱,织之为布”,松江及南通地区纺纱织布,已是“家户习为恒业”。明代中叶,已发展为棉纺织品的集散地,该地区濒江临海,土质气候适宜棉花种植,所产棉花不仅量多而且质地好,为手工纺织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该地的农民家家以此为副业,所产的布匹不仅满足了生活,还销往全国各地及日本、欧洲。

随着棉纺手工业的发展,棉布在民间已相当普及,成为农家主要日用品。蓝草大量种植,染坊相继增加,人们对日常生活用品要求不断提高,原来的“药斑布”简单、粗糙的图形已不能满足民众的审美和生活的需求,民间艺人大胆吸收剪纸、刺绣、木雕等传统艺术图案,不断地丰富药斑布的纹样。

与此同时,随着油制伞业的发展,用桐油纸来刻花版,省工省时效果好,上油后花版耐水、耐刮性强,使用寿命长,其花纹表现更丰富,使其工艺更趋于成熟。民间蓝印花布的广泛应用,促进“印花担”队伍的迅速发展,“印花担”也叫“花担匠”,他们只印花、括浆,不染色,为农家提供各种形式的花版。这种“印花担”在江南也称“秃印作”,他们走街串巷,走乡串村,担子一头装的黄豆及石灰粉,另一头装有刮印工具和花版,任凭客户挑选花型加工,他们不间断地更换花型,以求得生意兴隆。据老师傅讲,清末,在南通地区“印花担”队伍还保持着近百人。这种上门印花便利的服务,深得农家的欢迎。农家把刮好浆的坯布送往附近染坊,或自己制作靛蓝染色。由于蓝印花布需求的不断增长,蓝草种植的普及亦推动制靛业的发展。 据南通市任港乡城港村陈玉田老人回忆,他家祖祖辈辈以种蓝草、蔬菜为生,每年农历二月开始种植小蓝(品种为蓼蓝草)。

五月份收割头蓝,大暑季节收割二蓝,每逢收割季节都要请亲戚朋友帮忙,割蓝当日大家清晨3点起床,所收割的蓝草必须在日出前完成,这样的蓝草出靛率最高。收割下来后,把蓝草捆成小捆,头向下放到1米多深的大坑里,打满水,等出蓝后把茎叶捞出,并加适量石灰水使蓝靛下沉,最后把通向蓝草大坑的另一坑中的通道口塞子拿掉,使蓝靛上多余的水流向小坑,待成泥状土靛后装于陶制的坛中,留作自用或出售给附近染坊。制蓝方法同历史上记载大致相仿。

就地取材的染布原料,自纺自织的便利工艺,使江海地区染织业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全国知名的特产地。蓝印花布的工艺由江南传到江北,由苏州及南通传遍了江苏各地区,形成了以江苏为中心的主要产地,产品除供应本地外,还畅销各地。印花的技艺由此流传和影响到全国,山东、山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东北各省先后都开设了蓝印花布作坊;各地的民间艺人又结合本地民风民情,创作符合当地审美情趣的蓝印花布纹样,从而产生了不同风格的各种图案。东北称蓝印花布为“麻花布”;由于原料中用了黄豆,湖北称为“豆染布”;蓝印花布工艺上需刻制花版,福建称之为“型染”;而在山东等地区至今仍称蓝印花布为“苏印”(因江苏是蓝印花布的发源地而得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3605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