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陈北薛"中的"北"指的是哪里,"陈"指的是哪里

南宫仆射2023-04-02  21

历史上关于“南陈北薛”有四种说法。

“陈黯薛令之孙”说:此说见朱熹作于宋淳熙二年(1175年)春的《金榜山记》。朱熹在文中称“金榜山在嘉禾廿三都。北有岭曰薛岭。岭之南唐文士陈黯公居焉岭之北薛令之孙徙居于此。时号南陈北薛……”

“陈黯薛令之”说:此说出自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版《泉州府志》。该书卷之二《舆地志》称“嘉禾屿……西北有岭曰薛岭,岭之南唐文士陈黯居焉岭之北薛令之徙家于此。时号南陈北薛……”成书稍迟的《闽书》亦持此说。清乾隆《泉州府志》、《同安县志》和道光《厦门志》均误称此说始于《闽书》。

“陈黯薛沙”说:清乾隆《泉州府志》引《名胜志》资料,载有薛沙小传,称“薛沙,长溪人。令之裔孙。为龙溪尉,因卜居同安嘉禾屿。人称所居岭为薛岭。岭之南陈黯宅在焉。时号南陈北薛……”

“陈夷则薛令之”说:《嘉禾陈氏谱》称“夷则迁嘉禾屿,与学士薛令之同里巷。乡人遂有南陈北薛之称……”

以上四说均有破绽,难以成立。

朱熹的《金榜山记》最大的问题是,文中称陈黯“十八举不第”,后隐居金榜山,但同时又称陈黯住薛岭之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金榜山的地理位置是在薛岭的西南方约10里处,而传统说法的“南陈”指的是早期迁居厦门岛、居住在薛岭南坡一带的陈姓。从《颖川嘉禾陈氏族谱集成·南陈实录》的有关记载看,“南陈”的居住地在薛岭以南不超过5里的范围内,即今乌石浦、后坑一带。另外,从现有的资料看,陈黯是否是嘉禾屿人还难有定论。唐史《艺文志》称他为南安人,这似乎与嘉禾屿人的说法相符,因为唐代的嘉禾屿属南安县,但《漳州府志》却称他为莆田人。从个人经历方面分析,陈黯自幼失父,家境困难,40岁以后才参加科举考试,到老也不曾考得一官半职,才到金榜山隐居,并无其他资料可以证明他住在薛岭之南。在朱熹之前的同安县尉张翥所作的《嘉禾风物咏》,称“南陈北薛”为“衣冠陈氏族,桃李薛公园。”显而易见,布衣之身的陈黯同“衣冠陈氏族”的官绅之家是对不上号的。

万历《泉州府志》指“南陈”为陈黯,“北薛”为薛令之。对此前人已有辩驳,认为薛令之为神龙二年进士,陈黯为会昌时人,相去百二十年。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如何可称“南陈北薛”﹖另外,如前所述,陈黯也不可能住在薛岭南坡。

如果陈黯住薛岭之南的说法不能成立,那么“陈黯薛沙”说也不能成立。此说还有一个疑点,那就是薛沙是如何出现的。明万历《泉州府志》中并无薛沙的任何记载,但清乾隆二十八年编修的《泉州府志》却突然冒出个薛沙来。该志称薛沙为“令之裔孙”,但又说不清辈份,福安的薛氏族谱中也找不到关于薛沙的任何记录。该志又称薛沙任“龙溪尉”,因而卜居嘉禾屿,所居岭人称为“薛岭”。薛沙既非嘉禾屿人,又在龙溪任职,即使真的“卜居”嘉禾屿,也必是在卸任之后。龙溪当时为“中下”县,县尉为从九品下的最低级的官员,职责是“分判众曹,收率课调”,这样的一个卸任官显然是配不上“桃李薛公园”这样的声望的。更何况,如果“陈黯薛沙”说可以成立,那么薛沙与陈黯必为同时期人。而陈黯迁居嘉禾屿之时已有“薛岭”之地名,亦即薛沙之前已有“薛岭”之地名,故“薛岭”不可能因薛沙而得名。

“陈夷则薛令之”说亦难成立。《陈氏谱》称陈夷则与薛令之“同里巷”,既然是芳邻,怎么有可能被称为“南陈北薛”呢?且陈夷则其人其事,除陈姓的族谱稍有提起之外,其他典籍均无记载。且《颖川陈氏大成谱·南陈实录》称陈夷则入厦时间为唐建中二年(781年),此时,薛令之已去世约30年,二者不可能并称“南陈北薛”。

总之,由于年代久远史料散失,“南陈北薛”究竟是谁,成为厦门地方史研究的一个谜团。

在南京定都的朝代有:孙吴(或称东吴、三国吴)、东晋、南朝宋(或称刘宋)、南朝齐(或称萧齐)、南朝梁(或称萧梁)、南朝陈这六个朝代。

1、陈朝(557年—589年),史称南陈或南朝陈,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为陈武帝陈霸先于永定元年(557年)代南梁所建立,定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传五帝,共历三十二年。

2、南朝梁(502年~557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由雍州刺史萧衍取代南齐称帝,定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国号梁,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国号为梁。因皇室姓萧,又称萧梁。

3、南齐(479年~502年),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开国皇帝萧道成曾在宋明帝在位期间担任右军将军。宋明帝去世后他与尚书令袁粲共同掌管朝政。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起兵夺位的将领萧衍。南齐覆灭,南齐是南朝四个朝代中最短命的,仅有二十四年。

4、南朝宋(420年—479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是正统王朝,是南朝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的朝代。共传四世,历经十帝,享国59年。因国君姓刘,为与赵匡胤建立的宋相区别,又称为刘宋;按五德终始之说,其为水德,又称水宋。

5、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六朝

历史上关于“南陈北薛”有四种说法。

“陈黯薛令之孙”说:此说见朱熹作于宋淳熙二年(1175年)春的《金榜山记》。朱熹在文中称“金榜山在嘉禾廿三都。北有岭曰薛岭。岭之南唐文士陈黯公居焉;岭之北薛令之孙徙居于此。时号南陈北薛……”

“陈黯薛令之”说:此说出自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版《泉州府志》。该书卷之二《舆地志》称“嘉禾屿……西北有岭曰薛岭,岭之南唐文士陈黯居焉;岭之北薛令之徙家于此。时号南陈北薛……”成书稍迟的《闽书》亦持此说。清乾隆《泉州府志》、《同安县志》和道光《厦门志》均误称此说始于《闽书》。

“陈黯薛沙”说:清乾隆《泉州府志》引《名胜志》资料,载有薛沙小传,称“薛沙,长溪人。令之裔孙。为龙溪尉,因卜居同安嘉禾屿。人称所居岭为薛岭。岭之南陈黯宅在焉。时号南陈北薛……”

“陈夷则薛令之”说:《嘉禾陈氏谱》称“夷则迁嘉禾屿,与学士薛令之同里巷。乡人遂有南陈北薛之称……”

以上四说均有破绽,难以成立。

朱熹的《金榜山记》最大的问题是,文中称陈黯“十八举不第”,后隐居金榜山,但同时又称陈黯住薛岭之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金榜山的地理位置是在薛岭的西南方约10里处,而传统说法的“南陈”指的是早期迁居厦门岛、居住在薛岭南坡一带的陈姓。从《颖川嘉禾陈氏族谱集成·南陈实录》的有关记载看,“南陈”的居住地在薛岭以南不超过5里的范围内,即今乌石浦、后坑一带。另外,从现有的资料看,陈黯是否是嘉禾屿人还难有定论。唐史《艺文志》称他为南安人,这似乎与嘉禾屿人的说法相符,因为唐代的嘉禾屿属南安县,但《漳州府志》却称他为莆田人。从个人经历方面分析,陈黯自幼失父,家境困难,40岁以后才参加科举考试,到老也不曾考得一官半职,才到金榜山隐居,并无其他资料可以证明他住在薛岭之南。在朱熹之前的同安县尉张翥所作的《嘉禾风物咏》,称“南陈北薛”为“衣冠陈氏族,桃李薛公园。”显而易见,布衣之身的陈黯同“衣冠陈氏族”的官绅之家是对不上号的。

万历《泉州府志》指“南陈”为陈黯,“北薛”为薛令之。对此前人已有辩驳,认为薛令之为神龙二年进士,陈黯为会昌时人,相去百二十年。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如何可称“南陈北薛”﹖另外,如前所述,陈黯也不可能住在薛岭南坡。

如果陈黯住薛岭之南的说法不能成立,那么“陈黯薛沙”说也不能成立。此说还有一个疑点,那就是薛沙是如何出现的。明万历《泉州府志》中并无薛沙的任何记载,但清乾隆二十八年编修的《泉州府志》却突然冒出个薛沙来。该志称薛沙为“令之裔孙”,但又说不清辈份,福安的薛氏族谱中也找不到关于薛沙的任何记录。该志又称薛沙任“龙溪尉”,因而卜居嘉禾屿,所居岭人称为“薛岭”。薛沙既非嘉禾屿人,又在龙溪任职,即使真的“卜居”嘉禾屿,也必是在卸任之后。龙溪当时为“中下”县,县尉为从九品下的最低级的官员,职责是“分判众曹,收率课调”,这样的一个卸任官显然是配不上“桃李薛公园”这样的声望的。更何况,如果“陈黯薛沙”说可以成立,那么薛沙与陈黯必为同时期人。而陈黯迁居嘉禾屿之时已有“薛岭”之地名,亦即薛沙之前已有“薛岭”之地名,故“薛岭”不可能因薛沙而得名。

“陈夷则薛令之”说亦难成立。《陈氏谱》称陈夷则与薛令之“同里巷”,既然是芳邻,怎么有可能被称为“南陈北薛”呢?且陈夷则其人其事,除陈姓的族谱稍有提起之外,其他典籍均无记载。且《颖川陈氏大成谱·南陈实录》称陈夷则入厦时间为唐建中二年(781年),此时,薛令之已去世约30年,二者不可能并称“南陈北薛”。

总之,由于年代久远史料散失,“南陈北薛”究竟是谁,成为厦门地方史研究的一个谜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3485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