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辖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和铁东、铁西、立山、千山四个城区。全市总面积9252平方公里,总人口339.6万人。其中市区面积624平方公里,人口145.6万人,是我国拥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之一。
��鞍山在辽东半岛对外开放城市中,具有“中、通、丰”的优势。
��即地理位置适中,在辽东半岛对外开放区域中是连接以大连为前沿,以营口、锦州、丹东为两翼,以沈阳为腹地的中部城市群的要冲。
��交通便利,境内辟有长大铁路、海沟铁路、海岫铁路、哈大公路、沈大高速公路以及鞍山至北京、佛山和惠州的空中航线,并开通了鞍山至北京的始发列车。
��资源丰富,市区周围铁矿储量逾百亿吨,占全国储量的四分之一;南部和东南部是菱镁矿富集地带,约占世界储量的四分之一;滑石矿是我国三大产地之一,储量居世界之首;岫岩地区素有“玉石之乡”的美称,拥有丰富的玉石资源;此外,农产品资源、地热资源、旅游资源等也相当丰富。
��这些优势为鞍山的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与合资合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鞍山这座城市,虽然建置较晚,但他的历史却很久远。在这里曾产生过绚丽多彩的文化,是远古时代人类发祥地之一。从考古发现的海城小孤山古人类遗址证明,在距今约2万年前,人类就开始在这里生息繁衍。此外,在海城境内的析木、牌楼、大屯、岔沟、腾鳌等地都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石棚、石器;在鞍山旧堡区发现有战国晚期的青铜戈、铜镞等,进一步证明,在这里同中原一样,很早就脐入了人类文明的行列,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远在战国秦汉之际,今鞍山市境域大部一直受辽东郡首县襄平县等县的管辖。今海城市境域则为西汉辽东郡新会县、辽队县、安市县辖地。今台安县境域则为西汉险渎县辖地。今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域亦属燕国辽东郡襄平县辖。此后延续2000多年,或属于郡辖,或属于国辖(如西晋设辽东国),或属于道辖、路辖、卫辖、府辖、州辖,以至于省辖、县辖,其建置依代相续。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鞍山市行政建置几经变化,鞍山市或属于行政区,或属中央、或属省辖。对下基本定型于目前市管县体制。
��战国(公元前475一公元前221年)今鞍山市境域属于燕国辽东郡。
��秦代(公元前221一公元前207年)今鞍山市境域隶属于辽东郡。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两汉在今东北地区的县级行政建置增多。
��西汉,今鞍山市境域属于幽州辽东郡;
��东汉,今鞍山市境域属辽东郡和辽东属国。
��三国和西晋(220一316年)今鞍山市境域隶属于幽州辽东郡襄平县、新昌县、辽队县、安市县、昌黎郡昌黎县。
��东晋·十六国(317一420年)今鞍山市境域先后隶属于前燕、前秦、后燕辽东郡。 其后一度为高句丽所割据。今台安县部分境域则为北燕所管辖。
��南北朝(420一585年)北朝之际,今鞍山市城区及海城市境域为高句丽所割据。
��北魏(386一534年),今鞍山市境域大部分为高句丽割据。今台安境域隶属北魏营 州建德郡广都县(今锦州市北镇县)。
��隋代(581一618年)今鞍山市城区和海城市境域及台安县部分境域为高句丽所割据。今台安县境域辽河以西部分为隋朝直接管辖,属燕郡怀远镇。
��唐代(618一907年)今鞍山市大部境域,唐初为高句丽所割,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收归唐朝统割。在今东北地区实行道、府、州制。分属河北道安东都府辽城州都督府、安市州和河北道燕州辽两县,巫闾守捉城。
��辽代(907-1125年)今鞍山市境域原有州县数度易名,均隶属东京道辽阳府。
��金代(l115一1234年)今鞍山市境域隶属于东京路、北京路、易苏馆路。
��元代(1271一1368年)今鞍山市城区及海城市境域隶属于辽阳路辽阳县(今辽阳市)。今台安县境域隶属于广宁府路望平县。岫岩满族自治县隶属盖州路。
��明代(1368一1644年)今鞍山市境域隶属辽东郡指挥使司辽中卫、海州卫、广宁卫、盖州卫。
��清代(1644一1911年)今鞍山市境域分别隶属于奉天府辽阳州、海城县、锦州府镇安县和盖平县、奉天行省东边道。
��中华民国(1912一1949年)今鞍山市城区境域隶属辽阳县、海城县;今海城市境域为海城县。今台安县境域为镇安县,后改为黑山县,后又设置台安县;今岫岩满族自治县为岫岩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鞍山市城区境域隶属东北人民政府(1952年11月15日改为东北行政委员会), 1953年3月12日为中央直辖市。海城县、峋岩县隶属辽东省政府。台安县隶属辽西省政府。
1954年8月22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鞍山市(城区境域)为省辖市隶属辽宁省。城县先后隶属辽宁省、辽宁省辽阳专区。安县先后隶属辽宁省辽阳专区。沈阳市、辽宁省辽阳专区、铁岭专区和盘锦垦区。岫岩县先后隶属辽宁省、辽宁省安东专区。
��1959年1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鞍山市管辖辽阳市和海城县;同时撤消辽阳县建制,并入辽阳市。台安县为沈阳市所辖。岫岩县隶属安东市(1965年改名丹东市)。1961年4月29日,恢复辽阳县建制,辽阳市、县分置,均隶属鞍山市。
��1965年12月16日,辽阳县、海城县划归辽宁省辽南专区管辖。1968年12月26日,撤销辽南专区,海城县划归营口市管辖。
��1973年1月1日,国务院批准鞍山市管辖海城县。1985年1月17日,国务院决定,撤销海城县建立海城市(县级市)。1976年1月1日,国务院批准,台安县由盘锦垦区改为鞍山市管辖,1985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岫岩县,成立岫岩满族自治县,1991年12月16日,国务院批准将丹东市管辖的峋岩满族自治县划归为鞍山市管辖。
鞍山市地处中纬度的松辽平原的东南部边缘,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夏半年以偏南风为主,冬半年以偏北风为主。夏季由于热带海洋气团的入侵,雨泽丰沛,气温较高,冬季盛行极地大陆气团,降水较少,气温较低。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降水充沛,温度适宜,光照丰富,大雨、冰雹、寒潮、旱涝、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在不同年分和季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春季(3月下旬至5月)大风多,降雨少,日照长,回暖快,蒸发大,湿度小;
��夏季(6至8月)降雨多且集中,暴雨多发生在此季,高温,雨热同步;
��秋季(9至10月)天高气爽,雨量骤减,气温急降,北风渐多,初霜初冻;
��冬季(11月至翌年3月中旬)雪少北风多,干燥。
鞍山在辽宁中部偏南,沈阳以北100公里。北边是辽阳市,西边是沈阳辽中县,南边是营口大石桥,东边是丹东。下辖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
最出名的人物是:张学良
"祖籍海城,出生于台安县"
以前是先有海城后有鞍山,勉强算是鞍山人提别的人物外地人不见得知道
城市称号:"钢都"
风景名胜:
“千山”
特产:南国梨,岫玉
截止2019年,鞍山位于辽东半岛中部,属于辽宁省。
鞍山市地处辽东半岛中部,东部、北部与辽阳县为邻,东南部与凤城市、庄河巿毗连,南部与大石桥市接壤,西部与盘山县、辽中县交界。
鞍山市地理坐标位于北纬40º27′〜41º34′东经122º10′〜123º41′。全境南北最长175公里,东西最宽133公里。总面积为9255平方公里,占辽宁省总面积的8.4%。其中市区625.6平方公里。
鞍山市中心距辽宁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沈阳市89公里,东距煤铁之城本溪市96公里,南距大连市308公里。
扩展资料明朝时,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辽中卫、海州卫、广宁卫、盖州卫。
清朝时,分别隶属于奉天府辽阳州、海城县、锦州府镇安县和盖平县、奉天行省东边道。
中华民国,隶属辽阳县、海城县。
1937年,鞍山正式建市。
1949年,鞍山市城区境域隶属东北人民政府(1952年11月15日改为东北行政委员会)。
1953年,为中央直辖市。海城县、岫岩县隶属辽东省政府。台安县隶属辽西省政府。
1954年,为省辖市隶属辽宁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鞍山 (辽宁省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