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襟是衣服的哪个部位?

速录机2023-03-28  33

衣襟指的是上衣和袍子前面、胸前的那一部分,也被称为“ 衣衿 ”。

古代常指的是交领或者脖子到胸口这部分,也指上衣的前幅。古装更易区分衣襟的位置。中国古代的服装,大多都是两边衣襟的穿法,而且左襟是盖在右襟上面的。古装剧中,人们会把东西放在胸口那个位置,两襟的这种穿法就是为了方便放取物品,衣襟指的就是胸前这一部分。

这是古代的一种穿衣文化,象征着文明,而并非蛮夷。

衣襟的起源:

人类大多数都是右撇子,所以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的文化里面,都不免会出现重右轻左的现象。单从衣襟的处理方法,便可以看得出历来都是左撇子吃亏的。中国的传统服装,两边衣襟的穿法,自古以来都是左襟叠盖在右襟之上,而因为衣襟是朝右开,所以便称为“右衽”。

这种穿衣方式的起源,当然为了方便惯用右手的人伸手入怀中拿放随身物件。但既成正统之后,“右衽”便成为华夏文化“尊礼成服”的概念里一个基本象征“文明”的符号,可以用来识别“左衽”的蛮夷之邦。

这个袖子指得是外衣袖子,宽宽大大,别忘了,里面还有内衣呢,其实是在内衣袖子的内侧,距手腕约现在尺寸20公分处缝制了一个口袋,袋口朝斜上方,只固定袋口,袋底不固定,盛物后,无论胳膊怎样运动,口袋自然下垂,不影响胳膊运动.行走时,只要胳膊稍微弯曲,载物的口袋就自然依附在胳膊上了,也不可能摇摆.

捉襟见肘,是指人太穷,做内衣省布料,不做袖子,成马夹了,或不穿内衣,只穿个外衣充门面,人穷,要口袋也没有用,没有什么可装的.外衣的袖子又做的太短,把衣襟一扯,坏了,袖口到了胳膊肘上了.

还有个说法叫,两袖清风,那是说明不贪污,两个袖子里面的兜里没银子,可以随便摇双胳膊,摔双袖子,能扇起自然的清风来,如果一只胳膊有吗内,那只能摇另一只胳膊,身体不平衡,摇出的气来是偏的,自然就不是一身正气了.

不过,至于古人为什么喜欢摇胳膊,大概是古代的广播体操吧.

指古代交领或衣下掩裳际处,后亦指上衣的前幅。

衣襟就是衣服在人的前襟或者说是胸襟的部分。

前襟或者胸襟就是指脖子下方到胸部的部分,就是小腹以上,脖子以下,也分左前襟和右前襟,以乳沟为分界,上前襟和下前襟基本以乳头为界,前襟对应的是后襟。

引证解释:

亦作" 衣衿 "。古代指交领或衣下掩裳际处。后亦指上衣的前幅。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二:"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北史·酷吏传·田式》:"其所爱奴,尝诣 式 白事,有虫上其衣衿,挥袖拂去之, 式 以为慢己,立棒杀之。"

清 吴伟业 《吴门遇刘雪舫》诗:"已矣勿复言,涕下沾衣襟。"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说完,她撩起衣襟狠狠的抹了把脸,提起小桶,就往外走。"

扩展资料:

相关诗词:

《大雨苗苏》

[南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梧桐更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作者简介: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衣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2937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