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和系统演化的角度来看,“谏”这个词在近代以前被广泛使用,但并不指向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随着当代党和国家监督制度的发展,“谏”有了特殊的制度含义和形式。
在古代汉语中,“解”字往往有多重含义。为了区别它,“解”和“解”这两个字就属于这类同源词。“小心”是表示准备和警惕。比如《新书·大政治》里有一句话:“唉,小心!多好的箴言啊!与人民为敌者必胜。”之后又引申出警示本省人不犯错误的含义,如荀子中的“不知戒者,后有戒也”,毛《诗序》中的名句“言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之”等。这个意思后来写了更多的训诫。“免”字由“免”和“强”组成。造字的本义是,即使能力不够,也要尽力去做一件事。后来引申出劝人努力,鼓励人的意思。据《隋书》记载,隋文帝即位时为梁太子萧琮,曾“赐相谏书”,是最早的“谏”与“劝”的搭配表达方式之一。后来,萧琮“不把他当宝贝,退朝纵酒”,杨迪皇帝命史灵阳“宣旨谏”,无异于与萧琮“谏谈”。宋太宗在任时,曾命各地衙门在大堂前立碑,南刻“贡圣明”,北刻“二丰二禄,人膏人肥”。人易虐,天难欺。十六个字,叫做“戒石”,意在让各级官员出入衙门时引以为戒。这十六个字的出处,其实是五代以后蜀国的宗师孟昶写的官谚。原文最后一句,有一句劝诫“劝子为戒”。此外,在古代,“戒”“戒”还是一个体裁,用于武戒、自戒、他人戒等。,如唐代著名人物姚崇为警示官员秉公执法而写的《统领天平》,以及他生前写的经典家训《统领儿女散文》。官方的各种训诫、训诫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警示教育作用,但到了近代,“训诫”逐渐成为表达警告、鼓励之意的常用词。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员领导干部改正错误、成长进步的法宝。在党的七大期间,毛泽东同志三次引用“我什么都知道,我什么也不能说;说者无罪,听者被警告;有变化就没有鼓励”,提醒全党不断检讨工作,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在强调端正党风的基本要求时指出,“党章对这些有明确的规定,每个党组织都要要求每个党员逐一对照,开展自我批评和相互批评,必要时给予纪律处分”。这一时期党组织与党员干部之间的谈心谈话、相互批评、检讨检查等诫勉活动,更倾向于党的组织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没有经过专门的提炼和系统的塑造。上世纪90年代,在山西、河北、湖北黄冈和四川宜宾,政府、法院、军队等系统的一些单位先后试行了领导干部诫勉制度。一些地方和部门创新了诫勉的流程管理,如四川宜宾,建立了诫勉台帐过账核销管理法;有的做了比较全面的制度设计,如黄冈地委对诫勉的对象、情形、形式、后续考核、处理等都做了相应的规定。这些探索为党中央谋划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使诫勉制度成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基层发挥创新精神的制度产物。
1998年5月,中组部发布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暂行规定》对诫勉作出了规定,要求对考核中被评定为基本称职的领导干部予以诫勉,限期改进,并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其领导职务。下月下发的《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总结推广诫勉制度等干部监督方面的经验,逐步形成制度规范。中央纪委对各地各部门试行的诫勉谈话制度也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能发现问题,早打招呼,及时提醒,解决在萌芽状态。2003年底,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将实践中发现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上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其中包括专门的谈话和诫勉制度,规定领导干部在政治思想方面出现问题,应当及时进行诫勉。这是中央党内法规首次对诫勉制度作出一般性规定。
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对建立和完善谈话函询制度作出了连续部署。2005年,全国有5.6万名领导干部受到诫勉谈话,其中一些人甚至被调离岗位或给予纪律处分。“谏”一时间成为热词,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底,党中央出台了《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函询暂行办法》,规定党员领导干部有不认真履行职责,给工作造成一定损失等七种情形的,应当进行诫勉谈话。诫勉谈话后不改正或改正不明显的,给予批评教育,督促改正,或作出组织处理。这是中央第一部对诫勉谈话的申请、适用、后续和处理作出具体规定的党内法规。此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诫勉制度的网络越来越密,各种规定越来越普及,制度的有效性日益凸显。
2015年6月,中组部印发《关于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诫勉的实施细则》,详细规定了领导干部按照有关规定应当进行诫勉的13种情形,虽未违纪,但造成不良影响,或者虽违纪,也可以进行书面诫勉。
2016年7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其中将诫勉作为对失职渎职、情节轻微的党员领导干部的问责方式。在此之前和之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纪律处分条例》等监督纪律法规对告诫作出了衔接性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法规的监督问责规定, 《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等法规,以及《党政领导干部考核条例》等数十部中央党内法规的相关规定,相继吸收了规定的告诫措施,使告诫成为“红脸”
监察法赋予监察机关监督、调查和处置的职责,规定监察机关可以根据监督调查结果,对在岗位上有违法行为的公职人员采取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等四种处置措施。《监察法》配套条款如《公职人员行政处分暂行规定》进一步规定了诫勉等措施。2018年修订的《公务员法》将第九章“惩罚”改为“监督和惩罚”,并增加了告诫,作为监督和处理与公务员有关的问题和违反法律规定的案件的措施。这些衔接设计使告诫成为党内监督执纪和国家监督处置的重要方式,是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有机统一、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说到底就是要解决党内存在的与自己初衷和使命相悖的各种问题。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意识和向内看的勇气。”“如果逃避治病,就治不好,本来可以治好的病就拖成不治之症。”训诫制度正是通过“训诫”看到问题出在哪里,通过“规劝”找到正确的方向。既体现了及时施用农药和刀具的严格管理,也体现了关心和帮助的真挚爱心。它在止症、出露、防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苏单位: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链接
诫勉谈话的有关规定(节选)
对失职行为,情节较轻的,以谈话或者书面形式予以诫勉。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2016年7月8日)
坚持党内谈话制度,认真开展提醒告诫谈话。发现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有关党组织负责人应当及时提醒谈话;发现轻微违纪问题的,由上级党组织负责人予以训诫、说明或者自行检讨,由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签字后,向上级纪委、组织部门报告。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2016年10月27日)
党员违反党纪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但有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或者本条例分则另有规定情形的,可以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或者组织处理,免予党纪处分。违纪党员免予处分,应当作出书面结论。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18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