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带来的人流物流十分巨大,且持续不断增长,尤其是到了春运,暑运等节假日期间,运力问题十分突出,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我国既有线的铁路网等级较低,运力趋于饱和,历经6次提速已经没有提速的空间,所以发展更高速度更大运量的高速铁路已经是势在必行。
第二: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机车企业掌握了高速列车核心技术,高速铁路施工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加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有条件,有实力建造高速铁路。
第三:中国地广人密,人均收入失衡,只有发展多元化的交通体系才能满足人民的出行需求,尽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直逼10万公里,国内机场数量激增,航线不断加密,但是高速公路只适合短距离运输且速度慢运量小能耗高,民航的高票价也让大多数老百姓望而却步,而铁路既能满足运量,也相对经济,所以铁路货运有市场,客运更是无可取代。
第四:高速铁路安全便捷,速度快运量大,依靠电力驱动,无污染,零排放,世界上包括巴西,印度,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美国等诸多国家都有发展高速铁路的愿望,市场巨大,这也是我国高铁为什么要走出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五:高速铁路工程投资数额巨大,对于拉动国民经济,带动水泥,钢材,电力设施等行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又能增加就业机会,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自2008年我国首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以来,我国已先后建成通车昌九城际铁路,京广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东南沿海线,广深高速线,向莆高速铁路等线路,目前通车里程超过一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受到了很多外国媒体的高度赞扬,惊叹中国高铁发展的速度,堪称奇迹。当然也有很多批评的声音,某些国外媒体称中国高铁偷袭他国技术,实际上也确实有这么回事。但是我国发展高铁的线路就是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它符合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创新突破,走出去。做的比别人更好。不然中国高铁在国际市场以及关键机车技术上永远没有自己的话语权。
中国高铁领先世界,这其中包括了技术方便,里程方面,还有工业方面等等。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成就显著
中国的高速铁路位居第一,首先反映在全球最大的运营规模上。目前,中国拥有2万多公里的高速铁路,就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而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高铁国家,远远超过日本、西班牙、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所有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总和。根据2016年7月发布的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将在3年内达到3万公里,2025年达到3.8万公里,这是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
科技创新是引领世界的关键因素。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中国高铁引领世界的关键因素在于创新。正是技术创新和工业技术进步导致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高铁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04年前的技术积累期,二是2004年至2008年的技术引进期,三是2009年至今的整体自主创新期。
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能力
说到高铁,子弹列车总是在脑海中浮现,因为“和谐”子弹列车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高铁的象征。事实上,高速铁路包括高速列车组和铁路轨道,即所谓的在线和离线部分。在线部分主要是汽车,离线部分包括接触网、桥梁、轨枕、隧道和路基等几个部分。高铁不同于磁悬浮。目前,我国高速铁路主要采用轮轨模式。中国高速铁路的创新表现出在时间线索上厚积累、薄发展、锐生成的特点,以及在空间平面上多点多面全面创新发展的特点。
中国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始于奥运前夕,从此铁路甩开了那个慢速度常晚点,高速铁路的运用也改变了人民的出行方式和生活习惯,同时在促进京津协同发展助力奥运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以此同时,高速铁路是用钱铺起来的。据统计,就2016年一年我国高铁运送旅客数就为14亿人次,相当于去年中国人每人都乘坐了一次高铁。
在东南沿海地区日均运送量更是达到了81.8万人,客座率更是达到了80%以上,更是有不少的人会认为,高铁部门肯定会盈利不少钱吧?但事实却恰恰的相反,中国的高铁大多数都在亏钱的。
截至2016一季度,中国高铁公司已经负债突破4万亿元,可能看到这个数字,大家很难相信那个一票难求的“铁老大”是亏损的,但事实就是这样。
有人会问铁路负债4万亿,为啥会欠这么多钱?
首先得益于银行贷款高投资,这还是值得肯定的,铁路职工的成本高,低价车票。
高铁每公里的基准票价是每公里0.48元,中国84%的高铁最低票价低于基准票价,也就是说,中铁总此刻扮演了一个公益组织的角色,实惠让给了百姓,却独自扛起了包袱。
负债4万亿,为什么中国还在不停的建新的? 因为高铁之于国人,是一个时空观念上的革命,将中国变小、世界变大,还能够给市民带来方便,再一个,高铁作为中国战略“武器”,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