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都是农业强国

聚客2022-06-06  25

世界农业强国为何发达?20年后中国或将转型为“农业强国”!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是一个农业相对落后的国家。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探索的道路上,在农业科技、经济和社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发现各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会受到严重制约。

那么如何将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变废为宝”,成为发展的一大助力呢?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向其他农业大国学习,这些国家在相同方面更加优秀,从而取长补短。

世界农业强国为什么发达?如何取长补短?

日本农业

日本是亚洲唯一真正发达的国家,综合实力位居亚洲第一。不仅其经济发展良好,日本农业也值得学习。在很多日本农业中,“第六产业”经常被拿出来研究。

第六产业的模式是连接农业、工业及其服务业,形成二、三产业为第一产业服务的创造性模式。运行这种模式可以让农业不再是种植养殖那么简单。它集加工、销售等配套设施于一体,使其程序更加系统化,整合发展农业可以增加收入。

德国的农业

德国是欧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其科技、工业、精密仪器等领域的发展处于世界前列,农业尤为发达。甚至有人说德国是农业强国,农业水平不逊于美国。德国能够成为世界农业强国有三个原因:

1.农业机械也差不多。

过程中农业机械尤为重要,在机械代替人力的情况下工作效率和质量极佳。当然,机械性与德国自身发达的工业设计和创意是分不开的。

2.农业管理

德国农协是其国内比较有实力的组织,功能设施和福利服务都比较完善。德国农民加入农协,不仅会提供技术培训,还会为本国农民提供信息、物资等购销服务,以及农产品购销方面的帮助。

3.农民年收入高。

德国农民收入比较高,所以很多人可以赚钱,也愿意在各地赚钱。除了农产品的日常销售,还有政府对农业的高价。据网上不完全统计,德国农民的收入比普通城市白领还要富裕。愿意从事农业的人越多,农业的发展就越大。

根据研究报告,德国人口为8312万,但农民人数只有160多万。随着160多万农民的大规模耕作,种植的农产品不仅养活了整个德国,还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也就是说,德国一个农民养活150个人。

在农业领域颇有建树的德国,近年来也在探索转型之路——农业将从机械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型。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德国要达到300人的目标是不在话下的。”

德国在推进“数字农业”的过程中,对其从业者的要求非常高。通常其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农业教育并持证上岗,其中特殊岗位需要出国深造。

法国的农业

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农业出口国。其农业发展和科技程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法国农业的成功离不开农业合作模式。

在农业发展的现阶段,农业合作社已经融入了农业和食品,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所有环节。不仅如此,它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农业技术和机械的推广以及农村的社会化服务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法国农业合作社模式的优势如下:

1.集中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法国农业合作社主要由传统的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销售组成,为成员提供加工、储存、运输、贸易、金融和保险等更广泛领域的技术和信息。它们是一个完整、顺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合作社集中了某些方面的资源,另一方面,所有的服务和资源都可以在生产过程中节约成本。

2.维护农民利益。

法国农业合作社连接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合作社作为一个整体拥有比单个农民更大的话语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农民的市场话语权,维护了农民的经济利益。

美国农业

美国农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高度发达,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的农业是现代化的模式,这使得美国农业生产高度发达,在世界上极具竞争力。现代美国农场有这些特征:

1.换算操作

美国的养殖以前是数量优势,现在改成规模经营了。根据不同特点采取农产品生产模式,既能合理利用资源,又能节约经营成本。

2.生产区域的划分

美国目前规划了十个“农业生产区”,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是一两个会倾向于规定的品种。这样可以更好地避免单一产品结构的不利影响,实现农业生产的多元化发展。

3.农业生产合作

促进生产分工的商业化,从而促进服务专业化。在这个过程中,机构应运而生。通过合作,农民赋予相关农业服务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的权利,起到了转移风险、提前锁定利润的作用,可以主动规避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损失。

美国的农机化程度很高,农业机械化装备种类很多,相应的配套设施也比较齐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基本实现了从耕作、播种、灌溉、施肥、喷药到收获、脱粒、加工、运输、精选、烘干、储藏的机械化作业。

以色列农业

以色列资源匮乏,土地资源紧缺。一半的土地是沙漠,这说明水资源特别匮乏。但是不要低估以色列。其农业发展非常发达,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日本的3倍,中国的12倍。不仅耕地生产率世界第一,接近美国的5倍。这是怎么做到的?

1.把沙漠绿化成耕地,发展“滴灌”方法灌溉农作物。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品质量,还大大节约了用水和生产成本。这种滴灌方法甚至可以使作物在不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良好。

2.设计一个谷仓。这种仓房与传统仓库有本质区别。粮仓除了保证粮食的新鲜度,还可以保持仓内的湿度,排出仓内的空气体,从而大大增加粮食可以保鲜的时间长度。

3.以色列的奶牛管理系统世界闻名,许多国际知名的乳业公司都先后从以色列购买了这套系统。

" 农业大国 " 已经转变为农业强国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不是农业强国。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道路是坎坷的。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农业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1.粮食总产量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虽然粮食总产量常年位居世界第一,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有14亿人口。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已经从“吃饱”转变为“吃好”。我国粮食供应仍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仍存在一些隐患。

2.农产品质量效益低。

40年来,我国农民的增长基本上是产量效益型,优质农产品供给短缺。农业产业整体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3.不合理,农产品依赖进口。

中国的主粮基本可以实现自给,但大豆仍然主要依靠国际市场。从2015年进口的粮食来看,大豆约占国内产量的7倍,可见国内大豆产量明显供不应求;而进口大豆与国内粮食供需的总缺口在2倍以上,说明其他粮食品种存在一定的供过于求。

我国粮食产量从2003年的8614亿斤增加到2015年的12429亿斤,增加了3815亿斤,已经连续12年增加,年均增加318亿斤。就我国粮食供求总量而言,需要进口弥补这一缺口的粮食只有500亿斤左右。但中国2015年粮食进口总量达到2495.5亿斤。

4.增长方式主要是资源消耗。

中国的土地资源正在逐年减少。在粮食种植过程中,我们主要依靠化肥和农药来提高产量。化肥的使用逐渐增多,有机肥的施用几乎降到零。缺少有机肥会导致化肥增加,农产品减少,土地肥力下降,污染严重。我国每年农药用量约180万吨,受农药污染的耕地有1300-1600万公顷,占全国耕地的10%以上。

化学农药的过量使用会造成土壤的严重有机污染和食品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残留。虽然中国的粮食产量占世界的24%,但化肥的使用量更高,占世界的31%,每公顷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多。

5.生产方式落后,现代化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一家一户分散的小农生产方式无法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是发展高效安全的现代生态农业。在中国农业现代化中,土壤、种子、肥料、药物和水是影响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是促进我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毛主席早就说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农村发展的理论方向。并指出了一条农村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现实方向。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个理念应该在于机械化、集团化、信息化、科学化的全方位应用。

" 农业大国""农业强国[

1.农业总产值和重要指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对全球农业有重大影响。

2.农产品出口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的前列,尤其是粮食和大宗农产品中心影响着国际市场。

3.农业现代化程度需要达到或超过世界水平。

4.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要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农业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农业发展水平,中国已经在国家层面进行了布局。在《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1)——面向2035年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报告中提到,中国最有可能在2040年左右跨过农业大国的门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014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