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就是关于经的学术。狭义的经学,一般指的是汉代的经学;广义的经学,是指研究经的就算,不论是在哪个时期。那么由此就可以知道,经学大致来说就是研究经。既然想要知道经学指的是什么,那就先得知道什么是“经”。
“经”的范围大致来说,是从五经、七经、九经到十三经。在章炳麟的《国故论衡》中说到:“世人以‘经’为常,以‘传’为转,以‘论’为伦,此皆后儒说,非必睹其本真。”由此可知,“经”指的是儒家经典,也指大型典籍,因为这些大型典籍是经过儒家整理而流传下来的。当然除了儒家,其他诸家都有这样的典籍,但现在所流传的都是经过儒家整理,其内容与各家传习的有所不同。汉代以来,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所以儒家传习的典籍尊称为经典。
那么经学就可以说是研究大型典籍的学说,也有人说其为,研究儒家经典,阐释义理的学问。在前面也有说到广义的经学是不分时代的,所以经学泛指研究子学和顺应时代的史学。在周代以前对诗书礼乐的学习,就是经学的雏形。但在汉代独尊儒术之后,经学就专指研究儒家经典了。时间再往后,被称为经学的就是对儒家经典的研究、注解和发挥。
其实经学还有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之分,关于这个问题在网上也有讨论。但我们简单来说,古文经学是类似于思想学说,而今文经学是更加接近一种意识形态,这两者分开来说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在这里我就不多加阐述。至于什么样的书籍可被称作经学,由上文所说就可了解。
经学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其所包含的精神已成为深入中国人心的精神,对于我们当代社会也具有极大的影响。
分类: 资源共享 >>文档/报告共享解析:
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全书》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万零四百二十七卷。经学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
经学的产生
所谓儒家经典,现在一般是指儒学十三经,亦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但早期的儒家经典并不是这十三经。 春秋末年(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长期的政治活动失败后,返回故乡鲁国,编订和整理了一些传统文献,形成了六经。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指出,孔子编辑了《书》,删定了《诗》,编订了《礼》和《乐》,作了《易》的一部分,并根据鲁国的史料创作了《春秋》。(关于六经是否是孔子所作,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议。)自此以后,儒生们就以六经为课本学习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六经就已被人们公认为宝典。 经学产生于西汉。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以致大量先秦典籍丢失,六经除了《易经》以外也未能幸免于难,所以汉初儒生们即以传习、解释五经(《乐经》完全散佚)为主业。汉武帝即位后,为了适应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从此儒学独尊,《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神圣的法定经典,也成为广大读书人必读的经典。
经学的发展
这些经书产生于先秦时代,最早都是以古代文字所写,而秦始皇焚书以及统一文字的结果,虽然没有让这些书借完全消失,但造成自汉代后,这些经书的保存、版本,以及其中意义的解释,出现了很大的争议,其中最著名的是今古文经之争,今文经是由老经师口传写出的,古文经是在孔子的家的墙壁挖出来的,二者对经书的解释有所差异因而产生争议。汉以下各代,经学各有其不同的发展特色,如魏晋南北朝的人重视礼的研究,唐代则以国家的力量来推行经学,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是这时代的代表著作。宋代理学兴起,理学家们以重新诠释古代经典的方式,以阐发他们的主张。清代经学特别发达,尤其重视以大量的古代典借以及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等方式来研究经书,甚至进一步考证某些经书的真伪。到民国时代以后,由于古代经书的权威性下降,经学也就逐渐示微。
经学的内容
经学研究的工作,主要就是注疏经书。所谓注,就是直接对经典的文字的意义、意义等等加以解释说明,但有些注因为太简要或年代也久远了,因此后代人为注再作解释,称作疏。除了注疏之外,其他如“解”“考证”“集解”“正义”等等,名虽不同,但作法大多类似,都是对于经书的一字一句详加研究,希望能了解它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经书的内容难以理解充满争议,但却又是包括解释宇宙秩序、政治、道德规范、甚至日常生活等等一切的准则以及正当性来源,所以研究经书便成为汉代以来最重要的学术活动。加上汉武帝对于经学的奖励推行,使通晓经书的人获得礼遇,使投入经学研究的人更多。在东汉时因此有“遗子金满盈,不如教子一经”的说法。《汉书经籍志》中,把当时的学术区分为“经、史、子、集”四种,即以经学为首,这种分类方式,一直到清代仍为人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