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党 是什么意思啊

元旦习俗2023-02-19  26

酱油党指那些善用网络流行语的网民。目前与中国网络八卦党、寂寞党、临时党同为09年中国网络执政党。

党的精神:打酱油

(“打酱油”这一词最初出处是广州电视台在街头采访市民时,问及“请问你对艳照门有什么看法?”某男从容应答:“关我鸟事,我出来打酱油的……”。也许是因为此酱油男的形象很抢眼,打酱油一词在网络上不胫而走。特别是近期中国事件迭起,网络敏感词汇增多。“打酱油”一词就是对敏感词的借指。打酱油一事也成为网民有话难言,借机调侃时的对象。)

同时,酱油党当也是指一些在网上聊天,表示自己存在而说一两句和甚至是不说话的人,比如,群聊时,常有人说:我是打酱油的。

所谓“酱油党”的宣言

打酱油是一个态度,所谓的沉默的大多数,所谓的“非暴力不合作”;

打酱油是一个生活,既不是简单的路过,也不是单纯的看热闹;

打酱油是一种娱乐,冷眼旁观他人的喧嚣,静静品味自己的沉默。

再议“打酱油”

“打酱油”这个词语便在网络上迅速窜红,成为一种幽默的托辞。后来,网友用“打酱油”回帖,相当于“路过”的意思。

“打酱油”成为流行网络术语,对其语义试做阐释——虽在道义上确实关注某事,对此也有明确看法,但或明哲保身,或不屑回应,遂以“打酱油”为托辞敷衍塞责。表面上无可奉告,其实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正是:“事不关己不开口,专心一意打酱油。”

现在确实是有不少的人,对社会的发展、发生在身边的事件和他人的生活活动都变得淡漠,缺少对于公众事件的参与激情,遇事总是“打打酱油”,这好像不是一个好的现象,所以目前有不少的媒体呼吁人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共担社会责任,尽可能少“打酱油”。

“打酱油”这个词据说有两个由来。

第一个由来是:贾平凹的文学作品《笑口常开》。说有一对夫妻,丈夫难得从外地回来。家里不足十个平方,夫妻俩想亲热一下,又碍于孩子在家。妻子就对宝宝说:“你去商店打些酱油,妈给你们做点好吃的。”说完给宝宝一个浅底盘子,还特别叮嘱道:“小心别洒了。”孩子走后,夫妻俩立即关门行动。宝宝担心酱油洒了,自然亦步亦趋地走得很慢。夫妻俩云雨过后,见宝宝刚到巷口,双手捧着盘子,不禁大笑起来。

第二个由来是:源于广州一次街头采访,那次采访的主题貌似“艳照门”事件,记者问路人关于娱乐圈此类事件的看法,其中一个回答引起了媒体和大众的追捧。那人说:“关我鸟事,我就是出来打酱油的。”

有些民谚俗语,由于年代久远,出处往往难以考证。或许是受到那次采访事件启发,贾平凹来了灵感,创作了这一文学作品。谁先谁后,还是留待未来的民俗学者去考证吧。从吃瓜群众的角度看,两个故事的版本都很有趣,不是吗?

打酱油的传统解释:以前的酱油都是零卖零买的,自己拿着瓶子到商店,你要多少,人家就给你称多少,这就叫打酱油。

打酱油网络用语的解释:网络上不谈政治,不谈敏感话题,与自己无关,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用此话回帖而已,相当于"路过"。“打酱油”是2008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

广州电视台采访一位市民,问他对于最近某些新闻有什么看法,这位市民说:“关我什么事,我出来买酱油的。”这句话也因此流传开来,各种PS和改编风靡一时。

“打酱油”这个词语便在网络上迅速窜红,成为一种幽默的托辞。网友虽在道义上确实关注某事,对此也有明确看法,但或明哲保身,或不屑回应,遂以“打酱油”为托辞敷衍塞责。表面上无可奉告,其实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正是:“事不关己不开口,专心一意打酱油。”经常打酱油的人被称为酱油党。

打酱油的地方方言

普通话:关我什么事,我来打酱油。

客家话:关涯脉计事哇,涯来买世(豉)油介嘛。

桂柳话:关我卵事,我是克打酱油嘀。

宿松话:关我么思斯哝,我是雷打酱油滴。

无锡话:规俄撒事体啊,俄四雷挡酱油咯。

闽南话:关挖虾米歹几,挖系来muei就清诶。

长沙话:该别关我么子路咯,我是来打酱油地。

四川话:管我锤子事,老子是来打酱油滴。

咸宁话:关我祼事,老子丝来打酱油咯。

青海话:与脑有个球相干,脑价丝管酱油来地。

打酱油的来源

来源一

广州电视台采访一位市民,问他对于一些照片很黄很暴力的看法,这位市民说:“关我鸟事,我出来买酱油的。”这句话也因此流传开来,各种PS和改编风靡一时。由此“酱油男”一词在网络成为笑谈,甚至派生出了酱油族等网络用语。

来源二

来自于贾平凹文章《笑口常开》,原文如下:

有了妻子便有了孩子,仍住在那不足十平方米的单间里。出差马上就要走了,一走又是一月,夫妻想亲热一下,孩子偏死不离家。妻说小宝,“爸爸要走了,你去商店打些酱油,给你爸爸做一顿好吃的吧!”孩子提了酱油瓶出门,我说:“拿这个去”,给了一个大口浅底盘子,“别洒了阿!”孩子走了,关门立即行动。毕,赶忙去车站,于巷口远远看见孩子双手捧盘,一步一小心地回来,不禁乐而开笑。

可见,来这里打酱油的就是父母学了贾平凹的做法,把小孩子打发出来的,因为端的是“大口浅底”的盘子,所以一时半会回不了家,小孩子嘛,可能手里还有几个买酱油剩下的余钱,于是又跑去了网吧,上q了吧,又不知老爸老妈让打酱油的真实动机,童言无忌,老老实实向家长坦白:“我是来打酱油的,关我什么事!”

来源三

源自于陈强与陈佩斯父子的喜剧《父与子》中的一个镜头:影片中陈佩斯所饰演的二子因为要考大学,刻苦

温习功课,以至于走火入魔。父母让他出去打酱油,结果他拿着瓶子,一边背书一边走,撞到一个路牌,上边写着“前方施工,请绕行”于是转了一圈,拿着空瓶子回去。空走一遭,什么也没留下,什么也没取回,等于路过。

来源四

打酱油最开始流行是抵制家乐福事件。

你想不想打酱油?不想打就可以不打。(详情不得而知)

来源五

由于以前酱油都是散称零卖的,而家里一般都唤小孩去跑腿,也算作是对小孩的一种锻炼。

一般是指小孩都很大了,都能自己一个人去买酱油了,通常都比喻一种预期的结果或时光飞逝,或指说自己已经老了或是不年轻了,如:我上大学时,我的初中同学结婚了,他就对我说:“你结婚时,我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来源六

《铁道游击队》第七章 :

王强提着一个大玻璃瓶子,眨着小眼,摇晃着膀子,装出一种很快乐的神情,到车站上去。见了鬼子的岗哨,他神情是那么自然,站上的买卖人、脚行都是老熟人,一见面就问:

“王头,多久不上站了呀!提着瓶子打酒么?”

“不,”王强笑着说,“我是来打酱油的,听说洋行里不是有新来的好酱油么?”

王强一边和站上的买卖人搭讪着,一边向洋行的那一边走去。

……

可以看出,在《铁道游击队》中,打酱油就已经是“路过,观察”的幌子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817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