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元年是公元1862年,当朝皇帝是爱新觉罗·载淳。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二十六日两宫太后和幼帝载淳启程回京,肃顺护送咸丰帝灵柩后行。十一月一日两宫太后抵京,即召见奕欣等王大臣,安排政变事宜。
次日,将载垣、端华、肃顺等革职拿问,罢景寿等军机大臣职。三日命奕欣为议政王,入军机处,并以桂良等五人为军机大臣。七日改年号“祺祥”为“同治”。八日诏赐载垣、端华自尽,肃顺处斩,景寿、匡源、杜瀚、焦祐瀛褫职,穆荫遣戍军台。
扩展资料
同治帝载淳的即位是清朝帝王中最顺理成章,最没有争议的一个,咸丰皇帝共有两个儿子,载淳是他的长子,次子出生之后未命名就夭折了(同治帝即位后追封为悯郡王),所以载淳成了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
同治帝即位时,只有六岁,由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辅政。这一年,载淳的生母慈禧太后不满八位大臣专权,联合东宫慈安皇太后和恭亲王奕欣合谋发动辛酉政变,在护送咸丰帝梓宫回京之际,慈安、慈禧和小皇帝先行到达,采纳恭亲王建议,将载垣、端华、肃顺处死。
其他五人革职或遣戍,实行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自己掌握实权,废除八名顾命大臣所拟定的年号“祺祥”,改年号为“同治”,以第二年为同治元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淳
同治元年是公元1862年。同治是清朝第十位、清军入关后第八位皇帝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的年号,共使用十三年。自1862年1月30日开始使用,至1875年1月12日,同治帝驾崩为止。
同治年的简介
同治帝为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和清文宗咸丰帝之子,在慈禧太后联合慈安太后和恭亲王奕欣等人发动辛酉政变以后,慈禧太后采纳了大学士周祖培的奏议,废止原八位顾命大臣拟定的祺祥年号,改用同治年号。同治表示两宫太后临朝同治之意或者说两宫太后与众大臣共理朝政之意,同治也有同于顺治之意。慈禧太后一听十分高兴,特颁谕旨,以第二年为同治元年,并命停铸祺祥钱,改铸同治钱币。所以祺祥年号历史上并未真正使用。
160年。同治元年是1862年,距今公元2022壬寅己过去了160年历史。2022-1862=160年。同治是清朝第十位、清军入关后第八位皇帝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的年号。
年号“同治”,表示两宫太后临朝同治之意或者说两宫太后与众大臣共理朝政之意(同治也有同于顺治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