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的“发明本心”什么意思?

婉君扮演者2023-02-17  36

一、含义

陆九渊从“心即理”的学说出发,认为要作为人首先是“发明本心”,即“存心”、“养心”、“求放心”。存心就是存善心,养心就是修养身心,求放心就是找回本心,这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修养过程。

“发明本心”也称作“简易功夫”。

二、理论基础

发明本心是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认识修养方法。陆九渊的“发明本心”是继承了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的观点而来的 。

发明本心论的理论基础“发明本心”即认为主观的“心”与客观的“理”完全等同,达到心、理合一的目标。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发明本心论的理论前提是基于对人性的认识基础之上的,他们主张性善论 。

扩展资料

“陆王心学”的心学主张

陆王心学就主要强调人的本心作为道德主体,自身就决定道德法则和伦理规范,使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凸现出来。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灏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

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一、陆九渊

陆九渊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又倡“心即理”的观点,并且提倡“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他认为 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二、王阳明

阳明学,通常又称作王学、心学,是由明代大儒王阳明发展的儒家理学。元代以及明初以来流行的理学强调格物以穷理,王阳明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

王阳明的主张为其学生们继承并发扬光大,其中又以泰州学派(又被称作左派王学)将其说法推向一个极端,认为由于理存在于心中,因此“人人可以成尧舜”,“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即使不是读书人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成为圣人。

王学这种“心即理”看法的发展,也影响了明朝晚期思想中对于情欲的正面主张和看法。由于心即理,因此人欲与天理,不再如朱熹所认为的那样对立,因此是可以被正面接受的,这种主张的代表人物就是李贽,徐阶,张居正,唐顺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发明本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陆王心学

发明本心

---李颙的思想

自己在心中去发现真、善、美,达到自我完善.

此处之“发明”不是科学技术之发明,而是去蔽、开显;

“本心”或“心”,并不专指感觉、知觉、分析、综合等认识活动.而主要指的是“理”,一种广含宇宙与人的道德智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776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