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话,泛指广东的方言。广州话、客家话和闽方言被认为是广东省最有影响力的汉语方言。人口较少的汉语方言有粤语、军话、粤北老正统话等。
广东只有不到1%的人口还在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比如苗瑶语系瑶(绵)支的瑶语,壮侗语系的壮语。在怀集县和封开县,大约有20万人使用一种叫做“标准方言”的语言。虽受汉语影响较深,但主要特点与壮侗语相似。
广东畲族人口不到一万。除了博罗地区的畲族语属于苗瑶语外,其他地方的畲族语基本都是汉语,以客家话为主,夹杂着其他方言成分和部分畲族语成分。
广东话是四大方言中最著名的,即粤语、潮汕话、客家话、雅语。粤语:珠江三角洲的语言;汕头话:粤东方言,即潮汕话;客家话:流传较广,但正宗的客家话在梅州梅县一带;雅方言:茂名、阳江、阳春、湛江等地的主要方言。
粤语源于古代中原的雅语,九音六调齐全,完美保留了古代汉语的特点。
以珠江三角洲为集散中心,粤语在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北美、英国、欧洲、澳洲、新西兰、圣诞岛以及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地区的华人社区广泛使用。粤语的核心区广东省本地近8000万人口中,有近4000万讲粤语的人,全世界讲粤语的人约有7000万。
潮州话又称潮州话、潮汕话、潮州话,属于汉藏语系——闽方言——闽方言——潮汕话的分支。分布于广东省东部沿海(潮州、揭阳、汕头、丰顺)的潮汕地区,大致包括汕尾和海外东南亚。
客家话是客家人特有的语言。保留了部分畲语和古汉语语音,但它是民族多语种融合的产物。
客家话简称客家,非正式场合也称客家。在部分地区还称雅语、新民话、粤语(或本土粤语)、怀远话、徽州话(广西等地)等。它是汉藏语系汉语语系中的一种声调语言(国际语码:ISO 639-3哈克)。
它们集中在广东东部、福建西部和江西南部,在中国南方(包括台湾省)和马来西亚等国的一些华人社区广泛使用。历史上,客家话曾是多丽丝统治的共和国主要流通语言之一。曾是太平天国的“国语”,在其官方文件中被广泛使用。
雅方言是粤西、广西南部的一种客家话。粤西和广西南部使用雅方言的人口超过500万。
但由于一般不分布在县城或市中心(博白、陆川等少数地区除外),雅方言长期受周边强势语言影响,没有形成较强的代表音;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粤东等地的客家话分歧越来越大,逐渐被粤语取代,亟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