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译文:父母有过失,当子女的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态度一定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应做到和颜悦色地把道理讲清楚、讲明白。
理解:孝顺不等于对父母百依百顺,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处事准则,既使至亲骨肉也不例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有过错时子女要及时、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劝谏。如果对其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反而是一种不孝的表现。在劝谏的过程中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说话的方式。如果对父母多次进行劝谏后,父母仍然不肯接受的话,那就只好随他们去了,但做子女的仍然还是要恭敬他们,孝敬他们。
简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弟子”规”就是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就是规律。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自己的父母有什么过错,应该指出来告诉他们哪里错了,让他们改正,但在告诉他们的时候要注意态度问题,劝导时应该和颜悦色、态度诚恳,说话的时候语气要轻柔。
出自: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弟子规》。
这句话是《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篇,从来教育孩子,父母也会犯错,犯了错当孩子的要告诉他们,不让他们一直错下去,但是在告诉他们的时候还要注意方式方法。毕竟是自己的父母,要有儿女应该有的尊敬,应该和颜悦色,语气轻柔。
扩展资料: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
其内容依据《论语》之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纲领,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 《弟子规》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影响深远,在清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弟子规》首先明确强调了做人的各项准则,教育我们孝顺父母、恭敬兄长,继而教育人民把对父兄的顺从扩大到社会各个阶级,进而教育广泛服从,凡是人,都要爱去,通篇以爱心、父母对子女倾注了无私的爱、子女应该以无私的爱回报父母。
弟子规原文讲: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要劝说父母改变总共分几步,这句话讲的非常详细。
先从理解字句的含义开始。
“亲”是父母亲;
“有”与“无”相对,这里是发生、产生的意思,
“过”过分的意思,过的含义是说超出正常的应该遵守的原则和规则。
“过”的含义不等于“错”,两者是不同的,过的意思是偏离或者超出了某种界限,而错是不对的结果,比如有时我们会讲说:“这件事你做的有些过了”,就是说这件事做的超出了正常的范围。
“谏”是劝说;
“使”:是使得、令的意思;
“更”是改正、改变,;
“怡”是和悦的意思;
“吾”是我、我的;
“色”是脸色,也就是脸上表现出来的表情、神态;
“柔”柔和;
“声”说话的声音;
“谏不入”就是说你去劝说的时候,不接受你的意见;
“悦复谏”的“悦”是指使得高兴的意思;
“复”是重来、重复;
“悦复谏”的意思是说不要因为不接受你的意见就不高兴,依然要高高兴兴的再次去劝说;
“号”是哀嚎、大声的哭;
“泣”留眼泪;
“随”是伴随、跟着的意思;
“挞”的意思是用鞭子抽打,在这句话中是指被鞭子抽打;
“怨”是不满意、埋怨的意思。
整句话意思是说:当父母做事情过分的时候,要劝说父母改变,请注意,劝说父母的时候要和颜悦色,说话要柔和,神态要喜悦,不能有批评指责的意味;如果你的劝说,父母听不进去,那么依然保持轻松愉快的态度继续的去劝说,如果父母还是听不进去,甚至开始反感,那么你劝说时要伴随大声哭泣和眼泪继续劝说,为了让父母改变过分的做法,即便是父母鞭打你,也是无怨无悔的。
总结起来这句话实际上是我们说明了劝说父母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基本步骤是,一,劝说,二,继续劝说,三哭着劝说;注意事项:感情真挚。为什么要会这样呢?
因为劝说父母与劝说别人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必须要和父母的行为有共同的担当,这叫亲疏有别。
并且父母做的事情如果是过分的事情,那么造成的后果是对整个家庭都有影响的,不会说只影响父母本身。比如说,你楼下的邻居上楼向你反应情况,说噪音影响到他和家人的休息,希望能轻一点,结果你家人非但不听,还试图要跟邻居吵架,邻居下楼后噪音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
邻居会怎么想呢?他会想这一家人真的太过分,素质太低了,邻居不会说楼上一家人的某某个人太过分了。
所以父母如果有过的行为,其实也就是一家人的事儿。
另外这句话也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就是:劝说父母时请务必排除负面的情绪,不要做情绪的可以表达。
与这个道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很多劝说父母的情形,都是带着带着自己好恶的情绪在劝说父母,很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对抗,结果劝说不成,反而大家都很生气。
不过保持良好的情绪去劝说过分的行为,是需要平时去特别注意和时刻提醒自己的,也是一种锻炼,不要被情绪左右非常重要。
我有一个朋友烟瘾挺厉害,妻子让他平时少吸烟,在家里不要吸烟。他也是满口答应,但却时常犯规。特别是有其他朋友到家里做客时,烟抽的更多。
这时他的女儿和儿子的就会劝他少吸烟,朋友的儿子上初中了,劝说时就带有明显的个人情绪,并且是一脸的嫌弃,说了几句不耐烦的话,转身回到自己的屋里了,他儿子的劝说,有用吗?其实是有用的,但是做为父亲心理会比较难受,甚至会感叹,孩子一大,父亲在孩子心理没有了尊严和地位,可以随意训斥了。
但正在上幼儿园的小女儿走到他的身边,说:“爸爸,你就别抽烟了,我都要被你呛的晕过去了。”小女儿短短的几句话,朋友愉快的把烟灭掉了。
这个例子其实就是“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在生活中具体例子的体现。
但朋友儿子的态度和情绪是我们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有的了。这种情绪是容易传染的,这是一方面,父母当然不会过于计较孩子的情绪表达,毕竟上初中时年龄并不大,但是做为子女却顾及不到父母的感受。这是我们在这个年龄段需要十分注意并时刻要警醒自己的。
另外仔细分析这一整句话“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描述的很详细的, 因为有很多父母确实会非常的固执,对于子女的劝说根本听不进去。而且加上子女的阅历经验肯定比父母浅,所有很多时候,父母是很难听子女的。
因此子女如果要劝说父母改正过的行为,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只能是号泣随,挞无怨,除了摆事实,讲道理,还在情绪上做到感染父母,让父母更正。
那么有的同学说有没有可能通过讲解知识来劝告父母改正呢?其实是不太可能的,因为生活中事情并非都是题目,题目有答案,题目靠知识点就可以解决。而生活当中的事情是不行的。并且一个人能改变他的只有他自己,父母更是这样,你的劝说改变不了父母的行为,即使父母通过你的劝说改变了做法,那么你的劝说也只是诱因而已。所以弟子规才说号泣随,挞无怨。没办法了只有这样,大声哭泣,影响父母去改变。
“挞无怨”是鞭子抽打也没有埋怨的意思,可为什么劝说父母,父母还有可能打你呢。有人说是因为不耐烦,其实不是,而是因为父母本不打算做出改变,而你恰恰又非要苦苦相劝,于是父母不得不决定做出改变,打你算是一种无奈的心理宣泄。
做为子女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做的事情不为过,其实就是爱护父母,爱护家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