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南,北直隶分别管理哪些地方

卧底归来第二部2023-02-13  35

中国明朝时期称直接隶属于京师的地区为直隶,明洪武初年建都南京应天府,以应天府、苏州府、凤阳府等14个府级单位(注:明朝时期的直隶州与府平级,有别于低一级的散州)为直隶,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永乐初年移都北京(今北京市)后,又称直隶于北京的地区为北直隶,简称北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的小部地区;直隶于南京的地区被称为南直隶,简称南直。

河北省位于中国北方,简称“冀”。自古有“英雄之乡”之称。有“燕赵之乡”之称。自金朝在北京建都以来,河北一直是北京的首都。元代称北直里,明朝称北直里,清朝改称河北。

清初,赵州至州、河北省之州分为七级:赵州之州、河北省之州为衡水市辖区。

冀州,古九州之首,原为地理名词,指今河北、山西、辽宁、内蒙古和河南部分地区。自汉代设立十三州史馆以来,冀州已成为一个行政区划。从那时起,梧州在汉代成为了集新的都城。

明朝时,冀州是三州,隶属于镇定府。清初,冀州继承明朝制度,1724年升任直隶州,先后有南宫、枣强、新河、武义等县。同年,原属正定地区的衡水县升格为直隶州。民国初年,蓟州被蓟县取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蓟县改为县级吉州市,现为衡水市吉州区。

定州是中山的古都和历史名城。始建于西汉初年。它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国家。北魏称定州。明朝为镇定府所属。清朝雍正二年升任直隶州,并由此产生曲阳、深泽两县。民国初年,定州被撤销为定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州设县级特区,后隶属于保定。1986年升格为定州市县级,现为省直。

赵州是西汉时期的一个县,后来是赵军和赵国。南北朝时期,赵州建立,是著名的赵州桥所在地。明朝时,赵州属镇定政府管辖,辖白乡、隆平、宁津、赞皇、高邑、临城6县。清初,雍正二年,赵州升任直隶州,辖百象县、隆平县、宁津县、高邑县、临城县等5个县。民国初年,赵州被撤销为赵县,现在赵县划归石家庄市管辖。

神州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汉初设,隋设神州。明朝时属镇定府,仅管辖衡水县。清初,它继承了明朝的制度。雍正二年,神州升格为直隶府。武平、饶阳、安平三县先后来到县城。先属衡水县,后属衡水县。民国初年,神州被撤销为神县,现隶属于衡水县神州市。

宜州历史悠久。始建于隋朝,因易水而得名。明代隶属于涞水县,隶属于保定府。清初,它继承了明朝的制度。雍正十一年升直隶府。同时

直隶是现在的河北省。

直隶,简称“直”,中国旧省名,特指今河北省。“直隶”地区,在封建时代往往特指天子脚下的心腹之地。“直隶”二字最早见于宋朝,宋朝以州领县,其直属京师者被称为“直隶”。

直隶,就是直接隶属的意思。在明、清时期,“直隶”一词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地名,代表着京师周边府、州、县等地,在明代更是直接隶属于中央朝廷的一大片区域。清廷入关不久,直接成立直隶省,成为现今北京郊区县、河北、天津等地的一个统称。

明显不同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名之处在于,“直隶”并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地名,而是一种以“官称”代替地名的称法,它是明、清时期中央对地方实行行政统辖的一部分,是一种行政制度。

扩展资料

中华民国成立后,当时国民政府建都南京,今河北境域主要属直隶省,后因直隶省名不符实,以地在黄河以北,于1928年改为河北省。

1930年11月,河北省省会迁至天津。1935年6月,河北省省会迁往保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为河北省。

1952年,撤销察哈尔省,将其原察南专区、察北专区划归河北省。

1956年,撤销热河省,将其原大部分辖区划归河北省。

1958年,将河北省的顺义、延庆、平谷、通县、房山、密云、怀柔、大兴等县划归北京市。

1958年2月,天津划归河北省,1967年1月,天津恢复直辖市。

1968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河北省的省会从保定市迁往石家庄市。

1973年,将河北省的蓟县、宝坻、武清、静海、宁河等五县划入天津市,自此形成河北省现辖区规模。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直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北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506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