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儒家思想也渗透在他的孟母三迁和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中。今天我们就通过孟子休妻的故事来解读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
一、孟子不知自己的错误,反对别人的无礼
韩诗传里有一句话:“孟子的妻子独居,坐在地上(两腿伸开像簸箕,表示坐不好)。孟子去她家,对她母亲说:‘我老婆无礼。母亲:“为什么?”曰:“居。”他妈妈说:“你怎么知道的?”孟子曰:“吾亲眼所见。”母亲说:“是你没礼貌,不是你没礼貌。“李”不是云吗?会上手,问存哪个。如果你去上课,你的声音就会提高。将进入房子,取决于它。”不要遮遮掩掩,毫无准备。今天你去颜的私宅,家里一点声音都没有,让人看了。是你的无礼,不是你的无礼。"
在这个故事中,孟子只看到了妻子的无礼,却没有意识到是自己先无礼的。妻子一个人住在私宅,这是别人的隐私。孟子未出师先问,出人意料,无礼无礼,令人汗颜。他不希望妻子对别人无礼,但又不能对别人有礼貌。他怎么能要求别人呢?可见,待人接物要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
二。像你希望别人做的那样对待别人和做事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早由孔子提出,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意思是,如果你不想被这样对待,就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这样对待别人。也就是说,当你要求别人做一件事的时候,首先你自己要有能力去做,或者你要别人做什么,你的要求才能合理。
基督教也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重要体现。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对待和要求别人,在沟通中也习惯于将自己的错误归咎于对方,产生难以化解的矛盾。
在人类社会中,个体是相互依存的,每个人都应该关注除了自己以外其他人的存在。要想在社会上得到尊重和安全,就不要作恶于人,不能“利人利己”。最起码,你不应该伤害别人。富勒曾经说过,“向别人扔土的人,往往把自己弄得最脏。”那些假冒香烟、假酒、假商标、假学历,购买有毒大米、染色馒头、皮鞋胶囊、有害疫苗的无良商家,一边出卖良心,“祸国殃民”,他们有没有想过,自己和自己的亲人、孩子,有一天也会受到这些有毒、有害、假冒伪劣的东西的影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要自己毫发无伤,请放下你无形的屠刀,推己及人,利人利己。
三、仁者,谁想做人,谁想做人
所谓仁者,就是自己站着,让别人站着;自己谨慎,让别人谨慎。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认为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和发展,而不能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他人。
“三次穿过房子却没有进,废寝忘食。疏通河道洪水,灌溉农田。”新婚之初,余推己及人。为了救百姓于洪水,他毅然告别妻子,三进家门,疏浚九河,消除洪水,长生不老。
同样的情况下,战国时期白圭治水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邻为壑,任洪水流向邻国。可想而知,他这种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的错误思想,必然会害了别人。
千百年来,人类在人际交往中一直遵循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法则。孟子和白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后被批判。大禹治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成就,千古流芳。短短的几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谛,以自己的行为来对待他人,进而形成一个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水关儿,原名张平,山西灵石人。硕士,现为灵石一中高二语文老师。从教以来,多次指导学生在全国和省市作文比赛中获奖。我喜欢阅读和写作,我希望我在教学中从阅读中所学到的东西可以写在笔中来表达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