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区别?

约炮什么意思2023-02-09  14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意思不同:

民族认同是指该民族人民对自己民族特有文化风俗的认同;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于该国家的国家制度等的认同。

2、对象不同:

民族认同的对象是整个民族,国家认同的对象是整个国家。

扩展资料:

在历史上,国家认同与民族凝聚的正能量就是促进民族融合,其表现之一是“文化民族”的出现。如果说部族是一种血缘特征鲜明的小民族,那么,先秦时期的华夏民族已突破血缘局限而成为“文化民族”。

在夏、商、周三代王朝国家中,包含有夏人、商人、周人等众多部族,而它们又具有以王朝国家为框架的文化上的一致性。所以,到了春秋时期,即使复合制大国家结构和王权都已名存实亡,但在华夏诸国中,依然由衣冠服饰、礼仪规范、

典章制度等所表现出的共同心理和文化层面的一致性,证明当时的华夏民族是一种文化民族。而在秦汉至明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一方面是作为国家主体民族的汉民族是一种文化民族,另一方面是作为正在形成中的中华民族更是一种文化民族。

认同的归结点常常指向血统渊源。民族的要素中不一定存在血缘关系,尤其现代民族,但人们却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民族与血缘联系起来。有意思的是,近代、甚至现代社会形成的一些民族,原本没有任何血缘上的联系,却也在自己的民族认同教育中大量加入血缘的成分,

形成所谓的“拟制”血缘关系。民族认同的这种血缘溯源倾向源于早期民族的血缘性:氏族、部落及其他早期民族都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现代民族的血缘溯源指向是对血缘民族时代的一种歪曲性记忆。但也正是有这一特点,民族认同也比其他认同有了更强固的聚合性。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说民族认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大家手笔:强化国家认同与民族凝聚

1民族认同感也是民族认同意识,即民族认同性。它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同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

也有学者认为:“民族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不但包括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而且还包括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积极评价,以及个体对群体活动的卷入情况等。”

当然,他们所提出的民族认同只是一种狭义的民族认同。

其实,广义的民族认同不仅包括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和行为卷入,而且还包括个体对他民族的信念、态度和行为卷入情况。

在单一民族国家,民族认同往往与国家认同是重叠的,但是在多民族国家,国家认同是较民族认同更高层次的认同。

民族认同感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民族自我认同、民族归属感、民族态度和民族社会参与和文化实践等。

在当代,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共同的民族渊源,二是共同的民族文化,三是共同的国家——中国,这三个层面共同构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2 认同感在保持民族共同体中的作用

斯大林在他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这一著作中,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民族问题理论,完整地、系统地对民族下了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有了这个民族定义作为基础,有关民族问题的研究就有所依据了。例如50年代初期中国进行民族识别时,就是以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为参照标准的,虽然当时中国各民族都还没有达到现代民族的程度。

斯大林民族定义中的前三个“共同”基本上比较容易理解,而唯有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却令人难以捉摸。直到90年代,费孝通先生将这一“共同心理素质”解释为“民族认同感”或“民族自觉的认同意识”后,我们才理解了其要旨。斯大林的民族定义的四个“共同”中,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是最重要的。各民族之所以不同,不仅因为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同,而且还在于表现在他们民族文化特点上的精神形态的不同。“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要素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共同文化,一是共同心理素质。共同文化是产生共同心理素质的基础,共同心理素质则是共同文化在思想意识领域的集中体现,因而也是整个要素的核心内容。所谓共同心理素质,通俗地说,就是同一民族的人之间存在着一种族属亲近感、文化认同感。这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生活经验而体验到。世界上许多丧失了共同地域、语言的民族就是用认同感来维系其文化的。例如,大多数犹太人虽然已改操英语(犹太复国后又曾一度复兴希伯莱语),但犹太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通过表现在共同的犹太民族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即犹太民族文化认同感来获得和增强的。中国历史上的契丹、匈奴、女真等由于丧失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也就丧失了表现在其文化上的心理素质,逐渐被其他民族同化,这些族群也就从此消失了。大多数满族在语言、习俗、生活方式上都与汉族相同了,但他们依旧认为自己是满人而不是汉人。又如“苗族,散布在以湘西、黔东南为中心的南方7省、区200多个县的广大地区,各地苗族操着不同的方言,居住在不相连接的、甚至相距千里的村寨,但自认是一个民族的心理非常强烈。解放前,特别是清末苗民起义时,鸡毛信所到之处,千里赴义的苗民常常达几万乃至几十万人。”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少数民族身上比比皆是。

人们相互接触时,往往会有一种“求同”或“求异”的定势心理。一个民族和其他民族交往的时候,通过生理上的相貌特征和语言、宗教等精神层面异同的观察就会形成不同程度的“认同”或“认异”,于是,很自然地产生民族意识,其表现形式也就是文化的“认同”或“认异”。正因为如此,在长期的交往中,把这种群体意识符号化就产生了稳定的民族称谓。为了加强本民族的团结,增强其民族凝聚力,该民族内部总要想方设法巩固其共同心理,即认同感。比如,它总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而自己独有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上的特点,赋予它们强烈的民族感情,把它们升华为该民族的文化标志。他们还常常把从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风格,加以渲染、宣扬,提高成为民族形式和风格,使人极易辨别其民族属性,这也就是所谓的民族个性和风格。这些实际上都是共同心理的表现,起着维护和巩固其成为一个独立群体的作用。随着民族语言、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的逐渐消失,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将是最有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明显的标志,甚至可以将其视为该民族名副其实的“族徽”。

民族认同和华夏认同区别如下:

1、民族认同是指该民族人民对自己民族特有文化风俗的认同。华夏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于该国家的国家制度等的认同。

2、民族认同的对象是整个民族,华夏认同的对象是整个国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277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