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地图是土地使用合同书附图及房地产登记卡附图。它反映一宗地的基本情况。包括宗地权属界线、界址点位置、宗地内建筑物位置与性质,与相邻宗地的关系等。
宗地图是一组描述氏族位置,边界关系和邻域序数的图。 地图包括地图编号,地籍编号和位置。单位的名称,地址,类别区域和面积。 例如,使用特定地块的权利属于中间六,其数量为七,其数量为44(城市土地分类和教育单位),其面积为1,165.6平方米。
宗地图的构成
以各种符号反映农业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包括农业资源的种类、特征、数量、质量,以及农业类型或农业区域的空间位置。表达某些用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区域差异,用制图手段清晰地定位、定性和定量, 反映农业资源状况及其变化。
为因地制宜指导农业生产服务, 为工程的规划设计及科学研究提供依据。内容 主要根据农业区划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制图条件, 来确定地图选题内容, 一般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图组。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农业地貌、植被、综合自然区划等单元图。
社会经济条件图组。包括人口、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交通运输条件以及与农业有关的工业等单元图。农业生产特征与分布图组。包括农、林、牧、副、渔生产部门结构,土地利用, 农业各部门地区分布与产量水平。
宗地图是土地使用合同书附图及房地产登记卡附图。它反映一宗地的基本情况。包括:宗地权属界线、界址点位置、宗地内建筑物位置与性质,与相邻宗地的关系等。宗地图定义为描述宗地空间位置关系的地图。
宗地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关系、相邻宗地编号的分宗地籍图,用来作为该宗土地产权证书和地籍档案的附图。宗地图属于地籍图的一种,是在地籍图的基础上编制的,以一宗土地为单位绘制的宗地图。基本地籍图的侧重点是土地及其地上附着物的位置权属。宗地图侧重的是权属。
宗地图样式如下:
扩展资料
宗地图绘制方法有蒙绘法、缩放绘制法、复制法、计算机输出法。
1、蒙绘法
以基本地籍图作底图,将薄膜蒙在所需宗地位置上,逐项准确地透绘所需要素,整饰后制作宗地图。
2、缩放绘制法
宗地过大或过小时,可采取按比例缩小或放大的方法,先透绘后整饰,再制作宗地图。
3、复制法
宗地的信息过多时,可采用复制法复制地籍图制作宗地图。大宗地可缩小复印,小宗地可放大复印,但复印后须加注界址边长数据、面积及图廓等要素,并删除邻宗地的部分内容。
4、计算机输出法
利用数字法测图时,宗地图生成是在数字法测图系统中自动生成,生成的宗地图须加注界址边长数据、面积及图廓等要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宗地图
在我国,宗地图的定义是什么?宗地图一般包含哪些要素?宗地图定义为:描述宗地空间位置关系的地图。(宗地:parcelOf land,土地使用权人的权属界址范围内的地块。 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历 曾称宗地为“丘”。)
编者按:宗地图的定义是什么?宗地图一般包含哪些要素?这些关于宗地图的知识,供大家参考。
宗地图定义 为:描述宗地空间位置关系的地图。(宗地:parcelOf land,土地使用权人的权属界址范围内的地块。 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历 曾称宗地为“丘”。)
宗地图 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关系、相邻宗地编号的分宗地籍图,用来作为该宗土地产权证书和地籍档案的附图。
宗地图中包括:
(1)图幅号、地籍号、坐落
(2)单位名称、宗地号、地类号和占地面积
单位名称、宗地号、地类号和占地面积标注在宗地图的中部。例如,某宗地的使用权属第六中学,宗地号为7,地类号为44(按城镇土地分类44为 单位),占地面积1 165.6㎡。
(3)界址点、点号、界址线和界址边长
界址点以直径0.8mm的小圆圈表示,包含与邻宗地公用的界址点,从宗地左上角沿顺时针方向以1开始顺序编号,连接各界址点形成界址线,两相邻界址点之间的距离即为界址边长。
(4)宗地内建筑物和构筑物
若宗地内有房屋和围墙,应注明房屋和围墙的边长。
(5)邻宗地宗地号及界址线
应在宗地图中画出与本宗地有共同界址点的邻宗地界址线,并在邻宗地范围内注明它的宗地号。
(6)相邻道路、街巷及名称
宗地图中应画出与该宗地相邻的道路及街巷,并注明道路和街巷的名称。此外,宗地图中还应标出指北针方向,注明所选比例,还应有绘图员和审核员的签名以及宗地图的绘制日期。宗地图要求必须按比例真实绘制,比例尺一般为l:500或大于1:500,通常采用32开、16开、8开大小的图纸。
宗地图的空间集合构成地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