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户口属于所有户口的统称。
在以前,居民户口指的是城镇户口,泛指在城镇居住、生活的人所拥有的户籍,农村居民的是农村户口。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现在不管是城镇的还是农村的,都统称为居民户口了。改革的目的是适应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五条
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同主管人共同居住一处的立为一户,以主管人为户主。单身居住的自立一户,以本人为户主。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共立一户或者分别立户。户主负责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报户口登记。第六条
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
居民与非居民的区别有:概念不同;包含对象不同;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界定不同;在外汇管制法规中区别外汇持有者身份不同。具体内容:
1、概念不同。
居民是指:在本国长期从事生产和消费的人或法人,符合上述情况他国的公民也可能属于本国居民。
非居民指除居民以外的自然人、法人。
2、包含对象不同。
自然人居民是指那些在本国居住时间长达一年以上的个人,但官方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等一律是所在国的非居民。
法人居民是指在本国从事经济活动的各级政府机构、企业和非营利团体,但是国际性机构,诸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组织,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3、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界定不同。
作此界定的主要意义在于正确并且口径统一地反映各国的国际收支情况。根据这一界定,只有发生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才是国际经济交易。
4、在外汇管制法规中区别外汇持有者身份不同。
一般而言,由于居民的外汇收支涉及居住国的国际收支问题,管汇当局对之管制较严。
由于非居民的外汇收支与居住国的国际收支无涉,管汇当局对之管制较松。
在市域范围内取消现有的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以及由此衍生的自理口粮、稻农、菜农等户口类别,统称为“居民户口”。居民家庭户口分类居民家庭户口,严格地讲应当分为“农村居民家庭户口“和”城镇居民家庭户口”两类;现在已经没有“农业非农业”的区分,属于家庭户类型。
【法律依据】:《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三:创业人口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所以现在换户口本后农业户口都变成居民户口。目前全国已经有30个省市进行了户籍改革,不再区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已经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省区市包括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黑龙江、吉林、辽宁、重庆、云南、甘肃、青海、福建、江苏、安徽、贵州、四川、新疆、宁夏、浙江、海南、内蒙古、天津、上海。户口性质分为:农业户口(常说农村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常说城市户口)。户口本上有注明。户口类别分为:集体户和家庭户。集体户口册里户口人员之间的关系和与户主关系是“无关系”,集体户口没有户口本,集体户口成员每人持有一张集体户口卡片,相当于家庭户的户口本,具有户口本的法律效力。家庭户有户口本,家庭人员之间与户主之间都有身份关系,或父母子女夫妻婆媳爷孙等等。户别就是户口类别。是集体户还是家庭户。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