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时期是北魏的君主魏宣武帝元恪的第二个年号。
正始(504年正月—508年八月),共计4年余。
简介:
景明四年,东荆州(今河南泌阳县)蛮族领导樊素安反抗北魏被消除。正始元年,素安弟樊秀英恢复反抗被消除。叶维庚的《纪元通考》和李兆洛《纪元编》的内容被认为将没有提及年号的《北史》内容“……僭帝号。正始元年……”误读成“……僭帝,号正始。元年……”,做成樊素安的正始年号。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天监(502年四月—519年十二月):南朝梁梁武帝萧衍的年号。
建明(506年正月-七月):北魏时期吕苟儿、王法智年号。
圣明(506年正月-七月):北魏时期陈瞻年号。
建平(508年八月—九月):北魏京兆王元愉年号。
太安(492年-505年):柔然政权候其伏代库者可汗郁久闾那盖年号。
始平(506年-507年):柔然政权佗汗可汗郁久闾伏图年号。
建昌(508年-520年):柔然政权豆罗伏跋豆伐可汗郁久闾丑奴年号。
承平:高昌政权麴嘉年号。
导语:正始是魏理宗曹芳的年号(240-248),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正始时期,玄学开始盛行。玄学中包涵着一种穷究事理的精神,导致了对于社会现象的富有理性的清醒态度,破除了拘执、迷信的思想方法。同时,庄子所强调的精神自由,也为玄学家所重视。当时,有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一派,即崇奉发自内心的真诚的'道德,而反对人为的外在的行为准则也有主张名教与自然相统一的一派,即要求个性自由不超越和破坏社会规范。但至少“自然”这个前提是人所公认的。
然而这一时期的政治现实却极其严酷。从司马懿用政变手段诛杀曹爽而实际控制政权开始,到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续执政,十多年间,酝酿着一场朝代更替的巨变。他们大量杀戮异己分子,造成极为恐怖的政治气氛。“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文人死在这一场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另一方面,司马氏集团为了掩饰自己的行为,并为夺取政权制造舆论,又竭力提倡儒家礼法,造成严重的道德虚位现象。以清醒和理智的思维,面对恐怖和虚伪的现实,知识阶层的精神痛苦,也就显得尤其尖锐、深刻。
文学风格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发生了重大变化。建安文学的昂扬的基调是对于建立不朽功业的渴望和自信。但是,也存在另外一方面,就是对于个体生命能否实现其应有的价值的怀疑。阮瑀的诗已有这样的内容,曹植后期的某些作品更为突出。正始文人面对远为严酷的现实,很自然的发展了建安文学中表现“忧生之嗟”的一面,集中抒发了个人在外部力量强大压迫下的悲哀。换言之,建安文学中占主导地位的、高扬奋发、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正始文学中已经基本消失了。
由于周围环境危机四伏,动辄得咎,也由于哲学思考的盛行,正始文人很少直接针对政治现状发表意见,而是避开现实,以哲学的眼光,从广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来观察事物,讨论问题。也可以说,他们把从现实生活中所得到的感受,推广为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的思考。这就使正始文学呈现出浓厚的哲理色彩。
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
代表文人
正始时期著名的文人,有所谓“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前者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夏侯玄。他们主要成就在哲学方面。后者又称“竹林七贤”,指阮籍、嵇康、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七人。其中阮籍、嵇康的文学成就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