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的意思

云南个旧市2023-02-06  40

沁的意思如下:

古籍解释

编辑 播报

说文解字

水。出上党羊头山,东南入河。从水心声。七鸩切 [12]

说文解字注

(沁)沁水。出上党榖远羊头山。东南入河。

上党郡榖远,二志同。今山西沁州沁源县县城南故榖远城,汉县也。前志榖远下曰:“羊头山世靡谷。沁水所出。东南至荧阳入河。过郡三。行九百七十里。”三郡:上党、河内、河南也。《水经》曰:“沁水出上党涅县谒戾山。南过榖远县东。

至荧阳县北。东入于河。”按,《水经》及注皆云至荧阳入河,师古据唐时在怀䩤武陟入河,疑转写错误,非也,古水道与唐时不同耳。

《山海经》、《水经》举涅谒戾山,班、许举榖远羊头山者,羊头卽谒戾也。戴先生曰:“山在今武乡县西百二十里,西北接祁县平遥县,西南接沁源县,一名麓台山,迤逦而西为绵山。

其北为介休县,西为灵石县,皆谒戾山也。”今沁水出沁州沁源县西北百里之绵山东谷,西南流经平阳府岳阳县东,又折而东南经泽州府沁水县东,又南经阳城县东而入河南怀庆府畍,历济源县东北,又南经府城北,又东南经武陟县东、修武县西,而入于河。与唐时入河处同。

从水,心声。

七鸩切。七部。《经典释文》引郭朴《三苍解诂》曰:“音狗吣之吣。吣今譌作沁。” [11]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鸩切,音鈊。水名。《说文》:水出上党羊头山。《水经》:沁水出上党沮县谒戾山,南过谷远县,东至荥阳县北,东入于河。注:卽洎水。《郡县释名》:沁河源出沁源县,有二,一自县西北绵山东谷南流,一自县东北马圈沟南流,俱至交口村合流入黄河。

又州名。《广韵》:本汉谷远县,後魏置沁源县,武德初置州,因沁水以名。《广舆记》:沁源县属沁州,沁水县属泽州。

又《集韵》:所锦切,音㾕。又斯荏切,音襂。又所禁切,音渗。义同。

又以物探水也。韩愈诗: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沁。注:北人以物探水为沁。

又思林切,音心。水名。 [10]

1、沁【qìn 】 可做名词

(1)从水,心声。本义:沁水

出处:沁水,出上党谷远羊头山,东南入河。——《说文》

(2)县名。即出今山西省沁源县东北绵山东谷,南流至河南省武陟县南入黄河,在山西省中部偏南

2、沁 【qìn】,可做动词

渗入、透出,如:沁绿(透出绿色);沁溢(渗透漫溢) 

出处: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沁。——唐·韩愈孟郊《同宿联句》

1、沁凉 【qìn liáng 】[方言]∶凉得透人肌肤清凉

2、沁人心脾 【qìn rén xīn pí 】:原指吸入芳香气味、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等时,感到舒适和愉快,也用来形容文艺作品的美好与感人所给予人的清新爽朗的感受

3、沁入肺腑 【qìn rù fèi fǔ 】:渗入人的内脏,喻指感受极深 

出处:吹气胜兰,沁入肺腑。——明末清初·张岱《陶庵梦忆·乳酪》

4、沁绿[qìn lǜ]:透出绿色。

5、沁润[qìn rùn]:渗透浸润。

6、沁园春 [qìn yuán chūn]:   ①词牌名。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诗咏其事,因此得名。双调,一百十四字,押平声韵。 

②曲牌名。南曲中吕宫、北曲黄钟宫都有。属南曲中吕宫的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相同,也有与词牌全阕相同的。用作引子。

7、绿沁沁[lǜ qìn qìn]:形容绿色植物清香沁人。

8、沁沁涀涀[qìn qìn xiàn xiàn]:拘束、谨慎貌。

9、啮血沁骨[niè xuè qìn gǔ]:形容极端诚信。

10、撒沁 [sā qìn] :放泼;撒赖 。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097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