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祖先的传说

聚客2022-06-05  38

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其国语为毛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东水支,汉语通用。广西毛南族自称阿南、爱南、炯南,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毛南族”。壮族人称毛南族为“布南”、“文毛南”等。,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毛南族。

“毛南”这个名字来源于地名。最早见于南宋年间周曲飞的《答岭外之辈》,其中说:“自合西南有益州。它在一群蛮夷的肚子里,包括南丹府、安化三州一镇、荔波、何英、乌东、毛坦、富水蛮夷。”

这些地方包括今天的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和相邻的南丹县,以及相邻的贵州荔波县。毛坦也被写成毛坦。当时,“三南”地区被称为毛坦,这意味着这里的人是“毛坦人”。后来的中国古籍和碑刻也用毛南语、毛南语、毛南语等谐音来记录地区及其行政单位的名称。

比如元明时期,称之为“毛坦群”、“毛坦堡”等等。乾隆年间,毛南族建立了谭佳家族族谱,碑文开始出现“毛难长在何处”、“毛难居何处”、“毛难居何处”的记载,这是毛南族人名的正式出现

1956年7月,经过国家认定,毛南族被正式确定为单一民族,称为“毛南族”。1986年6月,根据全国意见,国务院批准改为毛南族。贵州毛南族自称“艾饶”、“银屯”、“艾屯”,也有“本地人”、“自己人”的意思。还有人称他们为“罗”或“飞光”等,1990年7月27日被正式认定为“毛南族”。

据毛南族谭氏族谱记载,先祖谭于明代嘉靖年间从湖南常德地区武陵县迁居毛南土家族苗族地,与当地人民通婚,繁衍生息,形成民族共同体。

对于毛南族的起源,史书记载很少,方志碑刻的族谱记载也无从得知。一般认为毛南族与布依族、仫佬族、仡佬族等南方民族有亲缘关系,均由岭南百越支系发展而来。

殷商时期,百越人活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毛人是由秦汉以前的“洛越人”和隋唐时期的“辽人”发展而来的。宋元时期,部分辽人和东水语统称为“灵人”。

《广西通志·朱曼》载:在绍兴,“安福遣陆渊诱朱曼玲、农、廖、董投降,属31种,有27州、125县、40村、179洞”。岭、农、辽、侗等山地民族在臣服后相互交流融合。

明清时期,毛南族是由岭人的一支衣麦岭与江南三带其他民族融合而成,在贵州被称为“非诺”人。从这些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毛南族从落月、寮人、岭人、“假扮”人、苦卖乐人到最终形成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过程。

为了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毛南族人民一直在不断地斗争。宋四年,泗县西番领导的抵抗斗争一度突破等地,斗争持续了一年。清乾隆年间,贵州毛南族刘炳头、刘同老、刘阿福联合起来,反对当地阳土司的统治和剥削。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石达开回到广西,很多毛南族人加入了太平天国军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七军经毛南族地区北上,影响相当大。抗日战争时期,毛南族人民响应党的号召,与汉族、壮族等民族一起组织抗日人民游击队,迎头痛击日本侵略者,坚持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04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