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软禁皇后,杀死皇后一家人,曹操为何说你把我想干的事情全都干了呢?

阿杰鲁2023-02-04  42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回汉献帝刘协进入洛阳,从此曹操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随着曹操的势力越来越大,曹操也逐渐权势滔天。汉献帝却不能平静了,他明白自己虽然只是个傀儡,但毕竟是有着皇帝的身份。而当曹操的权势大到一定程度的话,可能会把他给废了,然后取而代之。即便汉献帝甘心做一个傀儡,他本身没有这种抗争的想法,但他身边的人为了保住荣华富贵,也会怂恿或利用汉献帝来对抗曹操。

曹操

在这个朝廷中,与曹操一心为敌的恐怕就是董承、伏完等这些外戚势力。董承在公元200年(建安五年)策划衣带诏事件,因事情泄露被曹操所杀,同时被杀的还有他的女儿董贵人。当时汉献帝的皇后伏寿看到董贵人被杀,汉献帝却无能为力,心中恐惧,于是写信给他的父亲伏完,让伏完谋划铲除曹操,但伏完不敢动手。后来,伏完去世。

建安一十九年(公元214年)十一月,伏皇后写给他父亲的这封信泄露,被曹操查获。汉献帝下了废后诏书,并让人彻查此事,负责彻查此事正是郗虑和华歆。郗虑带人进入皇宫,没收伏皇后的印绶,再从皇宫墙壁的隔墙中找到伏皇后,将伏皇后软禁在掖庭。随后郗虑又毒杀伏后生的两个皇子,将伏氏宗族一百多人杀死,把伏氏宗族的女性发配到涿郡。

落魄的汉献帝

史料明确记载,曹操只是强迫汉献帝下了废后诏书,让郗虑奉诏取回皇后印绶,并让皇后退出中宫,迁到其他宫殿。

《后汉书》:操追大怒,遂逼帝废后,假为策曰:“皇后寿,得由卑贱,登显尊极,自处椒房,二纪于兹。既无任、姒徽音之美,又乏谨身养己之福,而阴怀妒害,包藏祸心,弗可以承天命,奉祖宗。今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诏,其上皇后玺绶,退避中宫,迁于它馆。

曹操迎回汉献帝

对于郗虑对伏皇后和伏家人的处置,史料并没有明确指出是曹操指使,只是郗虑不负曹操所望,处理结果非常符合曹操的心意的。伏皇后究竟是一国之母,以曹操的权势软禁皇后、毒杀皇子也并非难事,但曹操究竟要顾及自己的名声,有些事情曹操可能也不方便动手。郗虑就是一个替曹操干脏活的人,他不需要曹操的指示,却能心领神会,替曹操完成这些事情。

在曹操看来,他只要选择对的人去处理这件事情,处理的结果也会让他满意。至于郗虑怎么处理这事,曹操就无须关心了。

汉献帝

郗虑为曹操杀了两个皇子、灭伏家满门,虽然是替曹操免除后患,但于当时的理法而言,究竟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处理完这件事情后,郗虑被免职了。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郗虑又再次被任命为太子舍人。虽然史料并没有说明郗虑被免职的原因,但肯定与他处理伏皇后和伏家人的事情有关,只是他究竟是为曹操做事,曹操迫于压力,而且也是出于

孔融让梨的故事,表达了他谦让的品德,但抛弃孔融的身份,来谈这种品德,其实很多小朋友都有,只是没人会去记录罢了

谦让,也不等于“孝顺”。

曹操在杀孔融时,给出了他不孝的三大罪:

1、不忠于国家,在国家危难之际招兵买马,还说出自己可以取代刘姓汉家天下的话;

《后汉书》: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

2、挑战纲常伦理,将父母与自己的关系,形容成欲望的产物;

《后汉书》: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3、不尊重儒家先圣,对自己祖先孔子不敬

《后汉书》: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大逆不道,宜极重诛。

孔融的三不孝,是郗虑暗中状告和曹操早已对孔融心存杀机的产物。

三国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孔融却处处与之作对。

曹操的儿子曹丕娶甄氏时,孔融便给曹操送了封信,上面写着:“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曹操很疑惑,问孔融,这是什么典故呢?

孔融回答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这个想当然耳,换言之,便是孔融在骂曹操破坏规矩,胡闹!

长此以往,孔融处处与曹操作对,早已让曹操憋了一肚子火,所以郗虑告状时,算是给了曹操一个正当杀孔融的借口,两人一拍即合。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最近网易博客宣布关停,惆怅时代更迭之余,也在抢救自己发现的有用文章。大多内容略无参议资格,只有历史勉强可以一述。近日正学习魏晋历史,恰巧遇见网易博客有文《高平郗氏兴衰鉴》。

    高平郗氏虽在今日名声不显,可当日也是几大望族之一。其族人不多,易于整理。加之相比吴郡陆氏、龙亢桓氏只在一段时期活跃,高平郗氏贯穿魏晋时期,更能体现整个魏晋的时代特点。为此将各家观点揉于一处,间杂一己之见,当作对魏晋史研习的整理之一。

    未经查重,权当是抢救博客里将焚的书卷。侵删。

    大多引用内容极易查找,因此出处不具。

*

    首先更正一个说法,高平郗氏的郗,后人常误读为音“希”,其实音同“吃”。

黄伯思《法帖刊误》:“自太尉郗鉴后,为江左名族,其姓读如絺绣之絺,而世人以俗书“郗”作“郄”。因读为“郤诜”之郤,非也。郤诜乃晋大夫郤谷;郗鉴乃汉大夫郗虑之后。姓原既异,音读迥殊。后世因俗书相乱,郗郄二姓遂不复辨。”

    说点题外话。很多人都知道诗经第一首是《关雎》,却不知道第二首。诗经第二首名为《葛覃》,诗里有很多生僻字和通假,能否完整正确背诵此诗,是鉴别一个文青是否真的通习经传的一个小技巧。

    全文此处不具,只举其中一句:“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其中“为絺为绤”一句,两个生僻字的读音是“吃”、“习”,意思分别是细葛布和粗葛布。

    将郗姓读为郤,就是把细葛布降级为粗葛布。我们可以幻想一个文人相轻的故事,郗氏被瞧不起,因而被读作郤,不料竟误传了下来。

    当然这只是个幻想。

*

    名字可以读正确了,再来讲高平郗氏的第一代,建安时代的郗虑(字泓豫)。史书上他的前缀——也就是出生地——是山阳。

献帝建安十三年八月丁未,郗虑由光禄勋迁御史大夫。

    这句话里有很多内容。首先是光禄勋。这个职务一开始是“掌管殿掖门户”,也就是给皇宫看门的,到了汉末,逐渐演变为掌管宫内事务的九卿之一。做过光禄勋的名人还有管宁。在建安十三年,汉献帝完全被曹操当作傀儡的时候,负责宫内事的郗虑,无疑深受曹操信任。

    从现代史学的观点来看,曹魏政权的特点在于统治者的平民性,因此官员任免重能不重德。有关这一点可以读陈寅恪的《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这也是郗虑得以被任用的原因:他能办事。

    接着看他为什么会被成为丞相的曹操任为只比丞相差一点的御史大夫:

建安十三年,曹公表“温辟臣子弟,选举故不以实”。使侍中守光禄勋虑持节奉策免温官。

    也就是司徒赵温任用曹丕,曹操以此为理由罢免赵温,动手的就是郗虑。这事的结局是三公里,除曹操所任的司空外全部空置,以致同年六月,曹操废三公而设丞相、御史大夫。

    再来看另一件事:

献帝尝特见虑及少府孔融,问融曰:“鸿豫何所优长?”融曰:“可与适道,未可与权。”虑举笏曰:“融昔宰北海,政散民流,其权安在也!”遂与融互相长短,以至不睦。公以书和解之。

    这讲了郗虑和孔融的交恶。最终的结果是:

曹操既积嫌忌,而郗虑复构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曰:“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宫掖。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于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莳中,出则离矣’。既而与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荅曰:‘颜回复生。’大逆不道,宜极重诛。”

    或者我们简单点说:

山阳郗虑承望风旨,以微法奏免融官。

    也就是说,郗虑听曹操的话,构陷孔融,把他的官免了,此后的故事众人皆知:孔融被诛族,家里孩子道出“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名言。

    注意,诛族一事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八月壬子,也就是郗虑被升为御史大夫的八月丁未以后仅五天。

    从罢免赵温时只是像一个小黄门一样传令,到上书罢免孔融,郗虑始终是唯曹操马首是瞻的工具。另有一例:

(建安) 十八年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为魏公。

    此间五年,作为御史大夫的郗虑名声不显。当然这其中可能有他并无实权的缘故,因为此时的御史大夫空有其名而已,曹操并不愿自己被制衡。

    某一文章传言百官进表劝曹操为魏公时,缺了郗虑的名字,未能得证。

    尤其在次年郗虑又参与了一件大事的情况下,这更像历史发明了:

(后写书)令密图之。完不敢发。至十九年,事乃露泄。操追大怒,遂逼帝废后,假为策曰:“……今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诏,其上皇后玺绶,退避中宫,迁于它馆。……”又以尚书令华歆为郗虑副,勒兵入宫收后。闭户藏壁中,歆就牵后出。时帝在外殿,引虑于坐。后被发徒跣行泣过诀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顾谓虑曰:“郗公,天下宁有是邪?”遂将后下暴室,以幽崩。

    也就是郗虑和华歆为首的官兵闯入皇宫强行捉拿想要“谋反”的皇后。

    现代学者用春秋笔法的解读,认为郗虑被献帝拉着坐在一边,没有像华歆一样冲进去捉皇后,是他心中尚留有对东汉忠心的表现。献帝感慨“天下宁有是邪”,是对郗虑讲,并不因为郗虑身为仅次丞相的御史大夫,而是他心怀汉室。

    个人持保留意见。

    郗虑的人生几乎就此在史书里结束。刘劭传中有“ 御史大夫郗虑辟劭,会虑免 ”,相当于他的结局。心怀汉室论里,认为郗虑被曹操找了一个借口罢免,他当初掌管宫内事务,是曹操对汉王室拥护势力的妥协,似乎可以自圆其说,也能解释为何郗虑结局不表。

    当然其中同样存在疑点,比如郗虑为何会如此急切下作地构陷同为保皇派的孔融。从这个角度出发,郗虑可以被定位为没有谋士才华的曹魏鹰犬。

    荀彧曾将郗虑与华歆、王朗等并称“当世知名”,相比王朗和被三国杀玩家千呼万唤的华歆,郗虑虽名为御史大夫,可却没能在历史上与两人有同等地位。但他对高平郗氏的贡献举足轻重:一是他师从郑玄,郗氏因此世代习儒,在接下来郗隆的人生里可以得到印证;其二是他当过御史大夫,让郗氏得以成为望族。

    最后,河南许昌市附近有郄虑墓,其墓主生平与郗虑相符,但无论山阳还是高平都在山西省,又郄字如前文所示,系误读,此恐为附会。

*

    郗氏的第二位名叫郗隆,字弘治。这人有点不明不白,因为资治通鉴里说他是郗虑玄孙,可晋书却说他侄子郗鉴才是玄孙,所以他是郗虑曾孙。

    这不重要。

    郗隆历任尚书郎、左丞、吏部郎,补东郡太守。他从左丞退至吏部郎,是因为“ 为百官所惮,坐漏泄事免 ”——被泄密的事连累,被下面的官员忌惮,借机弹劾。

    这是他的官品。再说他人品:

    晋书称其“ 蹇亮,有匪躬之节。 ”翻译过来就是:迟钝、心胸开阔、忠诚。

    按下不表。世说新语又记载,王衍以为郗隆与阎丘冲、满奋“ 三人并是高才 ”,不过“ 冲最先达 ”。最先达的阎丘冲在历史上只记载了死因:永嘉五年,怀帝欲奔长安,为汉兵追获,随行众人均为汉兵所杀,包括太子诠,也包括阎丘冲。可见阎丘冲大致身份上限。而王衍此人被桓温视为神州陆沉的祸首之一,最终还被石勒推杀,识人能力恐不过平庸而已。

    真正与郗隆有关的历史事件,是资治通鉴和晋书上有且只有的同一条。原文过长,这里简单陈述:

    郗隆任扬州太守,逢八王之乱,赵王伦已入主洛阳,齐王囧发檄文讨之。郗隆以为二者均非正统,“ 唯欲守州而已 ”。他作出这个选择的本质原因是“ 兄子鉴为赵王掾,诸子悉在洛阳 ”。时赵王伦受天下各方征讨,不见希望,虽封给他宁东将军,郗隆仍不敢投效。但加入齐王一方,又担心自家子侄安危。他犹豫的六天(“ 停檄六日 ”),手下的士卒大都投靠了石头城的宁远将军王邃。此时郗隆贪念兵权,想要镇压士卒,被倒戈相向,最终“ 父子皆死 ”。

    后人以为其忠君。这就是晋书中评语的由来,非常贴切:迟钝、忠诚。

    为什么郗隆不得军心?晋书有载: 僚属有犯,辄依台阁峻制绳之 。最后导致“ 远近咸怨 ”。这也是他儒家思想的表现,在当时环境下,对比信奉玄学的统治者,人民对儒学统治者的严苛自然多有怨言。但这反应了郗虑以来郗家的儒家家教的延续。

    最后,郗隆还信教。陈寅恪考证认为郗氏于西晋已信奉天师道,晋书称“ 郗鉴奉天师道 ”。事实上郗隆也有这一倾向。范乔为范粲长子,两人在历史上均名声不显,可却合有一传。其中范乔传有“ 又吏部侍郎郗隆亦思求海内幽遁之士 ”,可见郗隆的同样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这是魏晋时期的又一重要现象,即儒学主要用于谋官,真正被广大士人接受的还是玄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921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