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髈,是江南和西南地区的称呼,也是北方所说的肘子。
猪肘子、雪山大豆 辅料:葱节、绍酒、姜、川盐 做法:
东坡肘子
做法:
1、猪肘刮洗干净。
2、放入汤锅烧开打去浮沫煮透。
3、放入葱节,姜,大量绍酒在旺火上烧开,再加入糖色。
4、雪豆洗净,下入开沸的砂锅中盖严。
5、然后移到微火上煨炖约 2小时,抽出猪骨然后把肘子放正再炖,直至用筷轻轻一戳肉皮即烂为止。
6、吃时放川盐连汤带豆舀入碗中。
7、也可蘸酱油味汁食用。
食用时有两种形式: 一是清汤式。即将蒸熟的肘子取出,放碗内,灌以炖鸡的汤,若无鸡汤,白开水也 行。加少量盐、少许葱,即可。最好另碗盛酱油,食时蘸点酱油,其味更鲜。 二是佐料式。即 将蒸熟的肘子取出庭 碗内,将配好的佐料浇上,即可食用。眉山的东坡肘子佐料十分讲究,由17种原料组成,具有鲜明的特点,且适合东、南、西、北的客人和海外友人的口味。 [1]
相关典故:
酱肘子
配料:
猪后肘2只、酱油35克、料酒20克、盐10克、糖5克、葱30克、姜20克、八角5克、桂皮5克、花椒3克。
做法:
1、将猪肘洗净,拔去剩余的毛后备用。
2、锅中做清水,凉水将猪肘下锅紧一下捞出控水备用。
3、葱切大段、姜切大片备用。
4、将八角、桂皮、花椒用纱布包好制成香料包备用。
5、锅中再次做清水(量大一些),将猪肘放入锅中大火煮开。
6、放入葱段、姜片、香料包、料酒、酱油后继续做开。
酱肘子
7、变小火,焖50分钟左右。
8、下入盐、糖调味后继续焖煮至筷子可以轻松扎进猪肘中。
9、大火收汤至汤浓后将猪肘捞出放凉。
10、将凉透的猪肘切成1厘米厚的片,蘸三合油食用。
注意:
1、煮猪肘的水要一次放足。
2、后放盐糖调味,这样可以使肘子更容易松软。
3、要在肘子凉透后再切片。否则肘子易碎,影响装盘的美观。
蹄膀是肘子,紧挨爪子的部分,就像人的腿部和胳膊。
蹄膀是江南和西南地区的称呼,分为前、后两种,前蹄膀(前肘)肉多,后蹄膀(后肘)骨大,以前蹄膀为佳。猪肘皮厚、筋多、胶质重。适宜凉拌、烧、制汤、炖、卤、煨等。因为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特别鲜美。
猪的其他部位名称:
1、前槽(前夹肉)、后丘肉
前槽后丘肉质相似,都是一层瘦一层肥的简单结构,后丘肉要韧一点儿,老一点儿,都可以做饺子馅和做不是肉为主料的炒菜,但前槽肉更嫩一些,后丘肉可以做腌腊肉,
2、里脊和外脊
里脊在背部最中心的位置,很小一条,因为运动量少非常嫩,外脊更大更长,一般来说排酸后颜色更淡,呈浅砖色,也很嫩但是没有内脊嫩,外脊也叫通脊,也就是我们吃牛排常说的“菲力”和“西冷”的区别,适合炒要求肉嫩精瘦的菜,比如各种肉丝,木须肉,滑溜肉片等等
3、五花
顾名思义就是五层花的肉,两层瘦两层肥一层皮,分为腹五花和背五花,腹五花肥润,背五花整齐,东北开猪把背五花纵切,所以也叫腰条,而其他地区一般腰条指外脊肉。
4、大腿肉、后臀尖
分解猪后臀的传统刀法是卸下大腿后最后一块大腿肉先切下去,然后第二刀往前上方切后臀尖,也就是臀大肌。里面那大块就是二刀肉,所谓丰乳肥臀,臀大肌的肉质致密鲜嫩,回锅肉、煸白肉中如果更喜欢口感弹滑的,用后臀尖要比五花肉吃着更有劲儿,火腿中的“上方”也是类似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