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的来历

聚客2022-06-05  19

滇池又称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泽、滇海。在昆明的西南部,有盘龙江等河流。该湖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公里。它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高原明珠。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湖水从海口西南排出,叫螳螂河,是长江上游金沙江支流普渡河的源头。

滇池风景优美,是中国的国家旅游胜地。周边有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西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琼珠寺、大观楼、晋宁盘龙寺、郑和公园等景点。度假村占地18平方公里。

最初,这个湖周围的地区经常发生水灾。早在1262年,盘龙河上就修建了松花江大坝,1268年开凿了海口河,以增加滇池的流量,减少环湖洪水。自1955年以来,在湖泊上游的河流上修建了十余座大中型水库,沿湖修建了数十座电灌排涝站,以缓解洪涝灾害,保障农田灌溉和城市工业生活用水。湖里出产鲤鱼、鲫鱼、金钱鱼等。

名称来源

滇池古称滇南泽,又称昆明湖。关于滇池的起源有四种学说。据常渠《杨桦国志·南中志》记载,滇池之所以叫滇池,是因为它“浅狭如倒流”这是从地理上来说的。

另一种说法是搜音测义,说“云南人在跳。”也有的认为是彝语的“点”,意思是大把子。

第三个论据是基于民族称谓。《史记·西南夷列传》载:“滇”,是古时候这一带最大的部落名称(“夷”、“夷”或“充戎”),楚将军为庄边。

第四种说法认为“殿”是壮语的“亭”或“祠”,指祠堂所在地。

《滇池地区历史地理》载:古羌族的文化传统是“屈肢葬”,火葬。在滇池地区数百座先秦两汉墓葬的发掘过程中,只发现一座“肢弯葬”,其余均为“仰葬”。没有发现和报告火化遗体。这证明先秦两汉时期的滇池居民与氐、羌关系不大。公认的彝族先民——“昆明人”,东汉以后首次来到滇池。

西汉《史记》上说:“在楚威王,将军庄健……去了滇池”,历史上就有记载滇池的地名。

北魏李道元《水经注》说:“池,...上游源头深而宽,下游溪流浅而窄,但若倒流,则称滇池。”所以“水系倒置说”更可信。

形成和演变

滇池是地震断层沉降湖。中生代末新生代初(约7000万年前)左右,古盘龙河已经发育。由于长期的水蚀,昆明附近变成了一个又宽又浅的山谷。到新生代中新世晚期(约1200万年前),云南出现多次间歇性不平等隆升,随后出现大规模南北向断裂。

断层线以西,地壳抬升,形成陡峭的西山,仿佛从湖中升起;断层线以东的相对沉降,加上晋宁县西南与玉溪市交界处的刺桐关山的抬升,导致古盘龙江南流河道堵塞,积水,使之成为古滇池。

古滇池北起松花坝,南至晋宁宝丰,东至呈贡王佳莹,西至金马街脚下。从战国到西汉,滇池东北岸的水位已经下降到1915米左右。现在,罗索坡、龙头街、黄土坡附近的大片山头已经和平浮现。

到唐宋时期,滇池水位已降至1890米,滇池水面510平方公里;元朝的水面缩小到410平方公里,明朝是350平方公里,清朝是320平方公里。今天,它不到300平方公里。滇池的库容也随着面积不断减少,从唐宋时期的18.5亿立方米减少到清代的16亿立方米。1947年估计约为15.7亿立方米。如今,库容只有13亿立方米左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79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