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9世纪。欧洲人称之为“撒拉逊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的阿拉伯国家,占这些国家居民的大多数,少数分布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乍得、坦桑尼亚等国,估计人口约2.3亿(2006年)。属于欧罗巴地中海型。阿拉姆字母表中的阿拉伯语从6世纪开始使用。他们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大部分是逊尼派,少数是什叶派。此外,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和约旦很少有人信仰基督教。
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在亚洲和北非影响很大。在阿拉伯帝国的鼎盛时期,大量阿拉伯人外出经商或传教,将伊斯兰教传播到世界各地。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古兰经》规定的“所有穆斯林都是兄弟”的伟大理念,极大地动摇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阿拉伯氏族社会的基础,不同的穆斯林民族可以团结起来,共同发展。亿万崇尚伊斯兰教宽容、自由、平等的穆斯林真心拥护和追随伊斯兰教,甚至不惜付出鲜血和生命来维护伊斯兰教的尊严。
大多数阿拉伯妇女信仰伊斯兰教,她们受伊斯兰教规的约束。伊斯兰教的戒律认为女性充满羞耻心,男性看到陌生女性的脸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所以,女人戴面纱不仅保护男人,也保护女人。在阿拉伯国家的其他地方,教学规则更加严格。女孩六岁就要住闺房,十岁就要遮全身。要出门就得戴面纱,只能从一条僻静的巷子里闯过去。你必须在日落前到家。
许多阿拉伯妇女不参加工作,甚至一些在政府专门部门工作的妇女也不得不戴着面纱与男同事打交道。如果那些必须由女性来填补的职业,比如空的空姐,就会由其他国家的年轻小姐来填补。
当然,各个阿拉伯国家的女性戴面纱的方式不同。在一些国家的农村或牧区,女性不仅不戴面纱,还和男性一起在田间劳动。在其他地方,妇女戴草帽而不是面纱。
其他地区的女性用头巾或披肩代替面纱。如今,阿拉伯女性受到女性思想开放的影响,许多大城市的女性正逐渐抛弃面纱和长袍,穿着时尚,与男性一起参加社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