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个人在一块摆谈说:“谁能够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柱,把死当作尻尾,谁能够通晓生死存亡浑为一体的启发,我们就可以跟他交朋友。”四个人都会心地相视而笑,心心相契却不说话,于是相互交往成为朋友。
“相视一笑”造句:
1、一人一猴吃饱喝足后,都是同样动作的齐齐升了个懒腰,打了个饱嗝,相视一笑莫逆于心,神经大条于斯。
2、凡稍明吾国文学史实及袭现代文人情形者,一言及此,当能相视一笑,莫逆于心也。
3、在距离短发少女十来米的地方,有一个胡子拉碴的中年人与一个短小精悍的小青年在人群中相视一笑。
4、曾经的相视一笑,曾经的妒嫉伤心,当日落月升。曾经的刻骨铭心,只不过是云淡风清。
双方互相看着,发出会心的微笑。
出处:《庄子·大宗师》——战国·庄周
原文: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译文: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个人在一块摆谈说:“谁能够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柱,把死当作尻尾,谁能够通晓生死存亡浑为一体的启发,我们就可以跟他交朋友。”四个人都会心地相视而笑,心心相契却不说话,于是相互交往成为朋友。
哲学
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他自己也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
庄子之学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字,大多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辨明老子的主张的。他把“贵生”“为我”引向“达生”“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一。《庄子》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在哲学有较高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