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实验室生物安全

宁波大学商学院2023-02-02  23

广义上,实验室生物安全包括操作人员自身的安全,实验室内其他人员的安全、对环境的安全和对实验动物的安全几个方面。其中对环境的安全影响最广泛,实验室内生物安全问题容易产生突发性传染病事件,这种突发性传染病事件在100多年来时有发生。1886年,科霍发表的霍乱病实验室感染报告可能是最早的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报告;而2007年3月,我国某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工作人员发生的1例流行性出血热事件则是本书完稿前最新的事件;2003年以来相继在新加坡、中国台湾和北京发生的实验室SARS冠状病毒泄漏事件,可能是近10年来影响最为严重的生物安全实例。临床检验和卫生防疫人员一般是在未知病原体的条件下工作,经常处于感染烈性传染病的风险之中;在医院,院内感染事件时有发生,我国有的医院院内感染率达到5%;交通运输过程中化学毒物泄漏事件和实验室中化学毒物对环境的污染时有发生;基因释放及其遗传毒性则可能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最大隐患。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级别共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即P1实验室、P2实验室、P3实验室、P4实验室。

1、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P1实验室属于基础实验室,其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已知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如用于教学的普通微生物实验室等。

2、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P2实验室属于基础实验室,其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3、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P3实验室属于防护实验室,其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疫苗。艾滋病病毒的研究(血清学实验除外)应在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

4、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P4实验室属于最高级别的防护实验室,其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744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