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洪区是河道两侧堤防或河岸之间用以宣泄洪水的区域。河道包括河槽和滩地两部分。筑有堤防的河流或河段,洪水在两堤之间宣泄,在一些江河行洪区内仍有居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有些还有群众居住。行洪区在小洪水时不过水,仍可垦殖。但当河道流量超过一定数值,行供区是淮河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洪水时可分泄河道流量的20%~30%,大洪水时可分泄河道流量的50%~75%。在多沙河流,宽的行洪区可减缓河床淤高速度。
扩展资料:
行洪区的宽、窄,直接影响河道洪水位的高低。宽的行洪区滞蓄洪量大,相应削减洪峰亦大,而洪水位涨率小相反,窄的行洪区,滞洪量小,削减洪峰亦小,水位涨率大。黄河下游两岸大堤之间,河道上宽下窄,1958年花园口站发生22300立方米/秒的大洪水,经宽的行洪区的调蓄至孙口站削减了洪峰流量6400立方米/秒。艾山站至洛口站又削减洪峰1000立方米米/秒。
行洪区削减洪峰和降低洪水位的作用是很明显的。由于滩槽水流不断进行交换,一般行洪区流速较小,洪水挟带大量有机质和泥沙,沉积在行洪区的地表,使行洪区的地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农业生产。
1、行洪区:主河槽与两岸主要堤防之间的洼地,历史上是洪水走廊,现有低标准堤防保护的区域。遇较大洪水时,必须按规定的地点和宽度开口门或按规定漫堤作为泄洪通道,此区域称行洪区。
2、分洪区:利用湖泊、洼地及修筑围堤或利用老的圩垸加高加固,以滞蓄洪水的区域。一般分洪区兼有滞洪和蓄洪两种作用。到达设计蓄洪水位之前,分洪运用为蓄洪;当超过设计蓄水位时,采用“上吞下吐”的运用方式,为滞洪或行洪的运用方式。
3、蓄洪区:是指利用低洼地区分蓄超过河道安全泄量的超额洪水的地区,叫做分蓄洪区。建立分蓄洪区,是牺牲局部利益,保证重点城市、重点地区安全的一项迫不得已的措施。
4、滞洪区:平原河湖洼地、滩地或低矮圩区,随河流水位上涨至一定水位时自然地或人为地滞蓄洪水的地方。用于水利科技(一级学科),防洪、治河(二级学科)。
扩展资料
洪水应对措施
洪水之前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 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4、 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5、 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6、 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洪水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