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作为一个产生于150多年前的理论,今天为什么还要坚持呢?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它是科学真理,它把严格的科学性和高度的革命性有机结合起来,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综观当今世界,各种理论思潮、流派纷呈林立,但不容否认,马克思主义仍然处于人类社会思想史的高峰,仍然是指引人类前进的一盏明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始终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吸收、借鉴和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实践中不断前进、不断发展。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勃勃生机。正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这一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回顾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追求和梦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改革开放29年来,社会主义制度又在除弊创新中自我完善和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更加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同理想的信念。
理想是灯塔,是风帆,引领着社会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它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不论哪个社会阶层、哪个利益群体的人们,都能认同和接受这个共同理想,并愿意为之共同奋斗。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年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千百年来,无论面对多少困难挫折,面临多少艰难险阻,中华民族都始终高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火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发进取,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由贫穷走向富强,靠的也是这样的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要靠这样的精神。只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传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饱经风霜而弥坚的精神实质,不断拓展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内涵,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各族人民始终凝聚在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旗帜下。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的目标和追求,既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需要倡导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需要确立起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刻,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它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有机融合在一起,鲜明地指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以何为荣、以何为耻,为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规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成员都能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有所依托、有所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构严谨,定位明确,层次清晰,是完整的、系统的,它坚持了社会主义又有中国特色,总结了成功经验又有新的提升概括,反映了现实的迫切需要又是能够通过努力实现的,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和形成全社会的共识。
价值这个概念到价值体系这个概念,有一个演变过程。在人们思考价值体系之前,经济学家们所研究的是商品的价值。商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被人需要,它能满足人的需要。关于价值的定义,可以很容易地从《政治经济学辞典》查到:“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后来又有经济学家把市场因素引入商品价值,提出了边际价值。但不管怎样,商品的价值是与人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商品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价值产生于人的劳动,服务于人的需要。因而“价值”一词就与“需要”一词密切联系,后来有心理学家进一步研究人的需要,他们发现,人的需要是一个体系,如马斯洛就有一个需要层系理论,他把人们所自觉追求的目标体系称为价值体系,我最早看到的价值体系这个词,就是从马斯洛的著作中看到的。从经济学到心理学,人们的研究对象经历了一个从价值到价值体系的深化,是人类精神进化过程中的关键的一步,实现了一个从客体到主体的转换。
可在实际上,马克思很早就超越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完成了从价值向价值体系的这个转换。他说:“实际上价值只不过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在物上的表现,它的物的表现,____人们同他们的相互生产活动的关系。”[1]从这个高度来看社会生活过程,“财物世界的幻影消逝了,这个世界不过表现为不断消失又不断重新产生的人类劳动的客体化。任何持久的财富都只是这个社会劳动的转瞬即逝的物化,是生产过程的结晶化,生产过程的尺度是时间,即运动本身的尺度。”[2]这样一来,马克思就从研究外部世界深入到研究人类自身,完成了从价值到价值体系的转换,这同时也就是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换,其意义不亚于天文学上的从地心说向日心说的转换。
正因为马克思能够深入到这个深度,所以才能够分析商品拜物教,揭示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质。这种认识上的深化便意味着精神领域里的一场革命,开辟了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新领域。价值体系这个东西并不是以前不存在,而是早已有之,但它处在我们的认识之外。就像地球引力一样,即使人们没有认识它,它也仍然存在着,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作用。在研究的商品价值时,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客体身上,其实物质财富不过是人类劳动的不断产生而又不断消失的载体而已,人类的活动才是商品价值的内在核心。当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类活动本身的时候,便会进一步发现,在人类活动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价值体系,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着的东西,马克思曾说:“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借用他的这个说法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来说: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价值体系的不断进化过程而已。对价值体系的研究将把人类的目光投向一个辽阔深远的领域,并将给人类历史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变革。
由于人成了关注的中心,而人的价值体系在人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所以它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关注的中心,价值体系是被人们意识到的需要的体系。这种被意识到的需要就是目标,“人需要有一个目标,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3]这是因为,人的根本特征就是人是有意识的,他的需要不管合理与否,都要经过他的头脑进行整理,成为他的自觉意识,经济的自然必然性、文化传统、个性发展的需要,甚至于本能,都要经过其大脑的加工,成为他的目标。这些被他意识到的目标所形成的体系便是价值体系,其中那个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目标便是这个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历史的进步过程,也即是人们逐步深入认识自身的需要、实践新的核心价值的过程。由低阶的基本需要到最高阶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们对核心价值的认识的逐步深入使整个价值体系日益丰富完善,在此过程中便出现了一个以由低到高的价值为核心价值的价值体系系列。
还必须特别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价值体系与通常所说的价值观不同,它有着深厚的内涵。人们在谈论价值观时,所指的总是存在于人类个体头脑中的东西,而价值体系则与之不同,它不仅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同时还与社会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时代精神潮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一个社会集体中占支配地位。它内容复杂、包罗万象,控制着每一个人的行为。与个体价值体系的灵活变化不同,社会价值体系就像是一位步履蹒跚的古稀老人,艰难地缓慢前行。为了区别这两者,有时我们特意把它们分别称为个人价值体系与社会价值体系。
在个人价值体系与社会价值体系之间有一个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超循环”。个体价值体系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它在社会价值体系的大环境中形成,受其制约。社会价值体系形成于无数个体的价值体系的作用,获得了独立的生命,反过来控制着个体价值体系的成长过程,把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个性稳定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个体的充分发展必须借助于充分发展了的社会价值体系的托举,只有在社会集体的进步过程中才能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
理解了个人价值体系与社会价值体系之间的有机联系,我们便可深入理解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支配着社会运行过程。它有一套政治经济制度支撑着它。它产生于人的生活过程,但却又比个体强大,控制着人的行为。人类个体生生死死,来了又去了,而那一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却一直持续下去,反过来支配着人们的生命过程,单个人的力量在它的面前是微不足道的。比如说腐败现象,人们都知道那是坏东西,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为什么仍然存在并发展着?这就是因为有那么一个东西很强大,驱迫着人们按它的要求行动。再比如公款消费现象,公车私用、公费旅游、公款吃喝等“三公”现象的费用,据说是每年九千亿。为什么这种“三公”现象屡禁不止,就是因为在公务员队伍中有一个自发地形成的支撑着“三公”现象的价值体系,人们称之为“潜规则”,如果不能改变这个“潜规则”,而是企图采用一些行政措施来制止它,那就不过是扬汤止沸,不能扭转其愈演愈烈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