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六艺”指什么?

上海几个区2023-01-31  27

风,雅,颂,赋,比,兴。赋,比,兴”是表现手法。“比”是“比喻”,“比较”的意思,“兴”则是在“比”的基础上将话题渐渐引入主题,使诗的开头温和而含蓄,不显突兀。

“比”和“兴”往往是分不开的,所以又合称为“比兴”。另外,“诗经六艺”中“风”指西周末年到春秋各诸侯国的民歌;“雅”指贵族中流行的音乐;“颂”是祭祀时用的音乐。“赋”指的是铺排,铺陈的写法。

扩展资料:

《诗经》所收集的诗,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根据音乐及诗歌形式、内容、语言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而划分的。风即十五国风,是各地的音乐曲调,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桧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豳风、陈风、曹风十五部分,共一百六十篇。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是朝廷正乐,共一百零五篇,其中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个部分,分别有三十一篇、四篇、五篇,为郊庙祭祀之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诗经六义

六艺经传中六艺指什么

六艺经传中六艺指什么,有时候我们教导一个人会说到,你会诗书礼仪吗?你懂琴棋书画吗?这里我们提到的诗书礼仪,其实就是六艺经传里面的六经,六艺经传传承数千年,它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来解读六艺经传中六艺指什么?

六艺经传中六艺指什么1

“六艺经传”一词源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引其父司马谈之言:“夫儒者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六艺经传中六艺指什么六艺在古代是指六种经书,即《易》、《诗》、《书》、《礼》、《乐》和《春秋》。这种合称始见于《庄子·天运篇》,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六艺简介

1,《易》一般指的是《周易》,《周易》是群经之首,是一部渊源邃古、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把它看作一本迷信书是片面的。

2,《诗》即《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3。《书》又称《尚书》,这是周王室外史所藏的政治文件。《尚书》从内容上可分为两类,祭祀类和战争类。从文体形式上,也可以分两大类,即上行的奏议和下行的诏令。

4,《礼》又称《周礼》、《周官》,是周王室的宗伯管理的典章制度。

5,《乐》是隶属周王室司乐的音乐作品,《乐》集夏、商两代音乐精华之大成,由周公在洛邑整理而成,周王室历代乐官修订。

6,《春秋》是先秦人们对史书的通称,除周王室外,各国也都设有史官。秦焚书后,各国国史皆亡。西汉时,学者们借口耳相传,整理成《左传》、《公羊传》等,汉儒以为以上各书是解释孔子所作的《春秋》的'。

六艺经传中六艺指什么2

“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此处是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指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注意:“六艺”有时是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通五经贯六艺)传,是解释经书的书。如:《春秋左氏传》、《诗经毛氏传》等。“六艺经传”一词源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引其父司马谈之言:“夫儒者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定义:

“六经”的经文和传文。

传的定义

传,是解释经书的书。

六书

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目录

1,释义

2,出处

释义

六艺:①古代指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科目。②古代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书。

经传:原指经典和古人解释经文的传。泛指比较重要的古书:不见~。

出处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唐·韩愈《师说》

最早的“六艺”出现在夏朝,是指六种技能。从中国最古代的朝代开始,许多王侯贵族必须要学习“六艺”。到了后来,掌握“六艺”几乎是对每个人最基本的要求。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六艺之首,也就是第一门课“礼”。这个“礼”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思想品德课,政治课,日常行为规范课。“礼”包括五礼,五礼分别有: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吉礼学的就是祭天祭地祭祖先的礼仪。在古代祭祀的规矩是很有一套说辞的。这就就是古代的文化。凶礼,就是丧事,有人去世,古代的人去安慰离世者亲属所用到的话语,比如节哀顺变,祝令堂跟着佛光走,通往往生,这一类的用语。宾礼学的就是去别人家做客该懂的礼仪。在比如说军礼,就好像我们今天看升国旗行的注目礼,也是一种军礼。那个时候的军礼比起现在要复杂不少。嘉礼也就是学习如何表扬赞美别人,如果赞美,当时也是有一套文化说辞。所以当时的“礼”也相当于今天的德育教育,通俗的说就是要学做事先要学做人。

中国古代的文明,乐教文明可谓是有着非常重的文化地位。孔子反复强调过礼乐的重要性,他说:一个国家兴衰的标志就是礼乐。用音乐来教育人,这在古代中国有专门的名字就叫乐教,史书上记载,从商周开始,古人就非常非常重视音乐的熏陶。

“古者射以观德”,“射”作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不仅是一种体育竞技,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活动。“御”,简单的说就是骑马,还包括驾驶马车的技术,和现在的考驾驶证很像,当时考骑马不多,往往会考驾驶马车的技术。

“书”,指的就是书法,能写一首好字和好的文章,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语文课。

“数”,顾名思义就是数学,数学这个东西大约从三百万年前有人类的时候就开始使用和实践了吧。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时代的结绳计数。所以这个“数”也是一门很久远的学科,这一科也是古代学子必考的一门科目。

简单地归纳为: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矣;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矣;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矣;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矣;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矣;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矣。

白话翻译:

孔子说:“进入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教化情况就可以知道了。如果那里的人们温和、柔顺、敦朴、忠厚,就是以《诗》教化的结果;博古通今而有远见,就是以《书》教化的结果;豁达、平易而又善良,就是以《乐》教化的结果;内心洁净、精查隐微,就是以《易》教化的结果;恭敬、节俭而又端庄,就是以《礼》教化的结果;善于连缀文辞、排比史实,就是以《春秋》教化的结果。

说到这里,大家对古人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古代学子的学习其实一点也不轻松,不是像电视剧里面对着书本摇头晃脑这么简单。自古学子也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447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