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我国是最早使用铜器的国家之一,也是最好的纯金属之一。固体铜呈紫红色光泽,面心立方晶系。铜稍硬,极坚韧,耐磨损,还有很好的延展性,容易锻造和压延成薄片,可轧成很细的金属丝。铜具有优良的导电和导热性,仅次于银,但含有杂质时则导电性大受影响。铜和它的一些合金还有较好的耐腐蚀能力。
铜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但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的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称做铜绿。高温时铜可被氧化。铜能溶于硝酸和热的浓硫酸,容易被碱侵蚀。在一定温度下,铜也能与卤素、硫等非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或硫化物。铜的主要化合价有+1和+2价,+2价铜的化合物比较普遍,也比较稳定。水溶液中+1价铜的化合物不稳定,歧化生成单质铜和+2价铜。
铜的最大用途是广泛用于电器工业上,如制作电线、电缆和各种电器设备等,也用于制造各种合金,如黄铜(Cu-Zn合金)、青铜(Cu-Sn合金)等。铜及其合金在机械和仪器仪表等工业上用来制造各种零件。在国防工业上用来制造枪弹、炮弹等。在化学工业上用来制造热交换器、深度冷冻装置等。
铜(Cu) IB族元素,原子序数29,相对原子质量63.55。原子外围电子层排布是3d104s1。紫红色金属,密度9.92g/cm3,熔点1083.4℃、沸点2567℃。常见氧化态为+1、+2。导电性、导热性好。纯铜很软,有延展性。在常温下不跟干燥空气中的氧化合,加热时铜的表面变黑,生成氧化铜,1100℃时生成氧化亚铜。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潮湿空气里,铜表面可生成铜绿。化学反应为:
2Cu+O2+CO2+H2OCu2(OH)2CO3
在加热条件下跟氯气剧烈反应,生成氯化铜。铜不能置换稀酸中的氢,但当有空气存在时,铜可缓慢溶于稀酸中。如:
2Cu+O2+4HCl2CuCl2+2H2O
2Cu+O2+2H2SO42CuSO4+2H2O
铜易被硝酸、热浓硫酸氧化。铜可用以制合金,青铜、黄铜用作仪器零件,白铜用作刀具。铜还可用作导线、电极,也可用于电镀。自然界的铜矿有黄铜矿(CuFeS2)、斑铜矿(Cu3FeS4)、蓝铜矿[2CuSO4·Cu(OH)2]和孔雀石[CuCO3·Cu(OH)2]等。由硫化物矿石煅烧去硫后再跟少量二氧化硅和焦炭共熔即可制得粗铜。
古代人们由天然存在的自然铜而发现,人们也用木炭还原孔雀石来制取铜。埃及人约在公元前5000年开始利用红铜(自然铜),公元前3500年会制青铜。中国约在公元前3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使用红铜和青铜。西方传说古代地中海的塞浦路斯的Cyprus岛是产铜的地方,由此得到其拉丁名cuprum,英文名称copper也源出于此。铜在地壳中分布极广,总含量不算大(0.01%质量),居第22位,但天然的自然铜有相当数量。重要的铜矿有辉铜矿Cu2S,黄铜矿CuFeS2,赤铜矿Cu2O,蓝铜矿[2CuCO3·Cu(OH)2],孔雀石(CuOH)2CO3。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较好的纯金属之一,呈紫红色光泽,熔点为1083.4±0.2℃,沸点为2567℃,相对密度为8.920。铜稍硬,极坚韧,耐磨损,还有很好的延展性,导热和导电性较好,但含有杂质时则导电性大受影响,铜和它的一些合金还有较好的耐腐蚀能力。铜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但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的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称做铜绿。高温时铜可被氧化,生成一层黑色氧化铜。铜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略溶于盐酸,容易被碱侵蚀,在一定温度下,铜亦能与卤素、硫等非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或硫化物。铜主要形成+Ⅰ和+Ⅱ氧化态的化合物,Cu(Ⅱ)化合物比较普通而且较稳定。水溶液中Cu(Ⅰ)不稳定,歧化成Cu(Ⅱ)和铜。Cu(Ⅲ)仅在少数不稳定化合物中出现。氨水在空气存在下能溶解铜,生成铜氨络合物。铜的最大用途是广泛用于电器工业上,制作电线、电缆和各种电器设备,也用于制造各种合金,如黄铜Cu-Zn,青铜Cu-Sn等。铜及其合金在机械和仪器、仪表等工业上用来制造各种零件,在国防工业上用来制枪弹、炮弹,在化学工业上用来制造热交换器、深度冷冻装置等。将铜矿煅烧后,再与含少量二氧化硅的焦炭共熔可得粗炼铜,再还原成泡铜,最后电解可得精铜。一个新的提取铜的方法正在研究,就是把地下低品位铜矿用原子能爆破粉碎,以稀硫酸原地浸取,再将浸取液抽到地表,加入铁屑将铜沉析出来。
金属的颜色和状态:大部分金属大多表现出银白色的特性,而且常温下是固态。个别特殊的金属,如铜是紫红色,金是金黄色,汞是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所以,加热紫红色金属单质,通常指的是铜和氧气的反应,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 +O2 =2CuO ,反应条件是加热。